
201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开卷).doc
4页12010 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把每小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列表格内1.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现于 19 世纪前期 B.过群居生活 C.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D.会使用天然火2.山顶洞人掌握的技术不包括A.打制石器 B.磨光钻孔 C.人工取火 D.开矿冶铁3.半坡原始居民的特点不包括A.使用磨制石器 B.主食是粟 C.建造干栏式房屋 D.制造彩陶4.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的出现和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人都有私心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人类历史出现退步 D.分配制度不健全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统治 B.满足诸侯的要求 C.进攻商朝 D.吸取“国人暴动”的教训6.我国出现青铜器是在A.原始社会晚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7.夏、商、西周的共同点不包括A.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B.都种植“五谷” C.陶瓷业发达 D.玉器制造业兴盛8.春秋时期的大国不包括A.赵国 B.齐国 C.晋国 D.楚国9.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A.原始社会 B.西周 C.春秋 D.战国10.都江堰修建在A.长江中游 B.澜沧江下游 C.汉江中游 D.岷江中游11.目前已释读的甲骨文单字有A.100 多个 B.1000 多个 C.2000 多个 D.3000 多个12.湖北随州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A.整套编钟 B.编磬 C.鼓 D.瑟13.“百家争鸣”的历史大背景是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2A.社会急剧变化 B.国家统一 C.战争遭到全面反对 D.历史在倒退14.下列对商朝经济的发展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农业生产的规模已相当大 B.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粟、黍、麦、稻和玉米C.畜牧业发达,饲养有马、牛、羊、猪等 D.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业发达15.人们都说“故土难离”但是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却几次迁都,你认为到哪一年迁都后,才稳定下来?A.约公元前 2070 年 B.约公元前 1600 年 C.约公元前 1300 年 D.约公元前 1046 年16.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王宫中摆放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17.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8.下面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兵马俑 D.敦煌莫高窟19.构成我国灿烂青铜文明的有①农业的繁荣 ②手工业的繁荣 ③畜牧业的繁荣 ④ 商业的繁荣 ⑤青铜铸造业的繁荣 ⑥陶瓷业、玉器制造业的繁荣A.①②③④⑤⑥ B.⑤ C.①②③⑤ D.⑤⑥20.历史典故“卧薪尝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反映的史实是A.武王伐纣 B.分封诸侯 C.诸侯争霸 D.秦并六国21. “商君虽死,秦法末败”。
秦法末败的根本因素在于A.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符合贵族争霸的根本利益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22.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23.以下是小明同学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24.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大变革的时代” ,是指A.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B.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C.奴隶主贵族统治代替了地主阶级统治 D.“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2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学说是A.兵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3二、列举题(共 17 分)1.列举与下列描述相关的历史人物。
(5 分)(1)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 )(2)修建闻名世界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 )(3)我国历史上的名医,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 )(4)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 )(5)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爱国诗人,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 )2.列举与下列成语相关的战役和主要人物 (6 分)(1)退避三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围魏救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纸上谈兵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列举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家的代表人物 (2 分)4.请写出先秦时期任用贤才治理国家的史实 (4 分)三、活动与探究 (共 33 分)1.春秋战国是诸侯纷争、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本题 8 分)(1)请说出“春秋” “战国”名称的由来及起止时间 (2 分)(2)造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先后有哪些人成为有名的霸主?(4 分)(3)春秋战国纷争给中国历史带来了哪些影响?(2 分)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革,各国变法蔚然成风。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题 18 分)(1)促使各诸侯国展开变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 分)4(2)在这些变法中,最成功的是哪国变法?变法取得了什么成效?(3 分)(3)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是谁的话?是什么意思?(2 分)(4)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哪一项内容对社会性质影响最大?对秦灭亡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8 分)(5)战国时期的变法对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 分)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阅读上述材料后,请回答:(本题 7 分)(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做出了哪些贡献?(4 分)(2)阅读上面材料,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2 分)(3)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1 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