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个案研究6710.pdf
19页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个案研究 上海市育才中学 沈伟 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教育是困扰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的一个难题做好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相当关心的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个案调查,描述并分析造成这类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进而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通常将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定义为: 学习成绩较差,屡‚教‛不改,难以取得学业进步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是教师和家长放弃的对象,而他们自己也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容易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在本文中谈到的学业成绩不良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较差,并且在学习上难以取得进步的学生在这里的‚学业成绩较差‛ ,一方面是指学生各门功课总分远远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另一方面也指在学生每个学期学习的主要课程中,有一门以上科目不及格需要补考现有的研究表明,造成学业成绩不良的因素,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笔者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关对策,所以研究中定性部分只放在分析影响学习停滞不前的原因。
对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研究是—个重要课题当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呼声,但对于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而言,减负可能只是一个口号、一种理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为了能让这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改变现状,不断地给他们补课,让他们做练习,从各方面施加压力这不仅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造成恶性循环这类情况时下相当普遍,值得我们关注造成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仅仅通过增加学习强度来解决这一问题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对造成学业成绩不良原因进行描述和分析,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的家长提供帮助,同时也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的个案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抽样 此次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purposive sampling),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调查选择上海市普陀区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俞立作为研究的对象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以下原因:这是一所普通中学,教师层次差异较大,其中有教龄二三十年的老教师,也有教龄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师;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在竞赛中取得名次的优秀生,也有考试成绩仅十几分、二十几分的学生。
该学校又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相对较复杂,影响后进生的因素也相对复杂这些都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个案的主角名叫俞立,该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进入初中以后,起初他的成绩也还可以,但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后,俞立的成绩明显下降,由原来的各科平均 75 分到现在的各科 60 分左右,个别科目甚至不及格类似的情况在这所学校中较普遍因此此次研究决定选取俞立作为调查的对象 (二)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的方法采用的是开放式的访谈、 非正式的交谈、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笔者和俞立本人访谈了两次,和他的母亲、他的班主任各进行了一次访谈访谈时间每次大约 1 小时, 在征得了被访者的同意后,我们对访谈录了音,在访谈之后,立即对录音内容进行了整理此外,还在下课以及午间休息时通过聊天的形式从同班同学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 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类型有很多种,造成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外因致差型、缺少内驱力型和认知策略不当型根据这样的划分,我们制定了访谈提纲,分别对俞立本人、他的家长和老师进行了访谈访谈提纲主要从学校同辈群体的影响、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学生认识方式、归因风格、自我效能等几个维度进行编制。
三、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背景介绍 俞立是一个 14 岁的男孩,现就读于上海市普陀区某所中学初二年级某班他生长在一个工人家庭,家里有 4 口人,父母都是在职工人,初中文化水平俞立的父亲单位的效益不好,他整天为下岗的事担忧; 俞立的母亲在一家小型国有企业工作, 收入一般俞立的爷爷和他们住在一起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在学习上很少帮助俞立平时,俞立基本上都是由爷爷来管的俞立的爷爷以前读过私塾,后来在扫盲时又念过两年小学他在学习上也帮不上俞立的忙,只是负责俞立的一日三餐在小学里,俞立的成绩是比较好的当时,俞立的父母对他的期望也是相当高的他们希望俞立将来能考上大学可是,自从进入初中以后,俞立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他的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老师和家长曾多次找俞立谈话,俞立也挨了父亲不少顿打,算得上是软硬兼施,但都不见成效俞立的家长对此十分失望,但也没有办法 在俞立 13 岁那年,他们全家从杨浦区迁到普陀区,俞立也转校到现在就读的这所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有七年的历史 全校共有教师 53 人, 学生 1238 人,4 个年级 24 个班,俞立所在的班级有 42 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比较齐全,今年校方还为电脑房新增了几台 PⅢ电脑。
学校的教师教龄相差较大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从事工作的年轻教师俞立的班主任杨老师是一位有 5 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她教的科目是数学去年,她获得了校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俞立所在班级这次期中考试的总成绩在全年级排在 6 个班级中的第 4 位与班上其他同学相比,俞立的家庭经济水平比较差,但俞立的父母还是尽力为他创造学习条件在班上俞立的功课不太好,尤其是英语和语文比较差 (二)访谈内容的整理 在访谈之前,根据手头的资料,我们大致对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作为访谈问题提纲编制的依据从外部原因的角度分析,造成俞立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从内部原因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认知方式的差异、学习动机与归因风格、学生的自我效能等具体的访谈结果如下 1.学校同辈群体对俞立的影响 学生入学必然臵身于由众多同学与教师组成的集体环境中,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必然会发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集体,俞立是这样看的, ‚我们班的同学还是很重视学习的,大家都在为考上一个好的高中而努力 ‛但是, ‚这并不代表这个班级有一个很好的学风‛ ,俞立的班主任杨老师告诉我们, ‚虽然这个班的孩子很聪明,但是更多的是精明,大家只顾搞好自己的学习,对周围同学的学习困难很少过问,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与其有时间帮助别人,不如自己多学些时间。
这样就很难形成积极向上、共同进步的班风和学风 ‛对此,俞立的一些同学也直言不讳地说: ‚现在,我们的压力也相当大,别的同学有困难我们应该帮助,但是,首先自己的功课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连自己的功课都搞不好,哪有空帮别的同学呢?‛对于俞立这一类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他们受到同学们的帮助就更少了,俞立的同桌告诉我们: ‚我不是不肯帮助俞立,实在是他的理解能力太差了上次,有一道数学题我给他讲解了半天,可他还是搞不懂,上课的时候又不专心听讲,所以,大家都说这种人是无可救药的 ‛其他同学也有类似的观点对此,俞立认为: ‚就是这样,大家都不太愿意帮助我有时,我有题目不会做,问他们,他们都不肯告诉我,所以我就很少问他们了 ‛ 不仅在学习上是这样,俞立的同学们似乎将这种在学习上对俞立的排斥的情绪带到了平时的生活中,‚他们这些后进生经常在班上捣乱,影响其他同学听课,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理他们 ‛由此,我们不难想像,由于俞立学习成绩不好,造成了他在班级中的后进生印象,使他难以得到同学们的帮助;由于长期学习跟不上其他同学,使俞立思维发展差,难以理解教师新教的知识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学习难以提高的状态,使俞立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就算我再努力也是没用的,没有人愿意帮助我,我就是学不好的了。
‛ 研究表明,学生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往往导致其问题行为的产生,学业的压力以及交往的失败,会使他们产生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平时俞立只是和其他几个学习成绩不良学生在一起,而与其他同学交往已经丧失了信心, ‚我们几个人经常在一起玩,老师说我们是难兄难弟 ‛然而,和这些学生相处久了,他们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又会影响俞立对学习的看法他们中有些人认为, ‚没有学历也能挣大钱、读不好书还有其他的办法……‛经常与这些学生在一起,对俞立的进步显然是不利的 2.家庭教育对俞立的影响 在和俞立家长的访谈中,我们对俞立的学习和家庭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进入初中以后,俞立的学习成绩就一直不好为此,家长也非常着急, ‚俞立这孩子以前学习还挺好的,可是自从进了初中就不行了我们家长努力工作,为他提供学习条件,可他越来越不争气,就是不长进 ‛对于俞立学习成绩的滑坡,俞立的母亲认为, ‚我真拿这个孩子没办法,我们一直说,只要你能保持每门成绩 80 分,要什么就给什么以前这孩子学习还挺好的,可现在……‛俞立的父亲则认为, ‚小孩子学习不好就需要管教,不好好管教就没有长进……他妈妈跟他说尽了好话,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整天只知道玩,看电视,学习怎么能进步?像这样的孩子就要打到他觉悟 ‛ 对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俞立的感受是: ‚我很害怕每次考试成绩不好,我不敢让他们知道,连考卷也不敢带回家,因为他们会翻我的书包由于学习不好,爸爸经常打我, 他们说这是为我好, 可我不这么认为老师说体罚是不对的 ‛在俞立的学习出现危机时,俞立的家长没有真正去找原因,帮俞立一把相反,他们采取了他们认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斥责与体罚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导致俞立将惩罚和学习不好联系起来,容易造成学生本人的消极情绪 与一般学生的家庭相比较,俞立家在问题解决、沟通、行为控制各维度上存在着更多的问题俞立的爷爷告诉我们: ‚以前,俞立的父母对俞立的学习管得相当严,每天都要检查作业,给他功课现在,单位的效益不好,工作又忙,所以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关心俞立的学习 ‛事实上,由于俞立父母工作比较忙,俞立的学习、生活基本上是由他的爷爷来照顾的俞立的爷爷十分喜欢自己的孙子,就如许多‚隔代抚养‛的例子一样,溺爱孩子、没有能力孩子功课,是俞立学习不良的—个重要原因此外,在情感方面,俞立在学校里受到挫折,回到家里不仅得不到理解、鼓励和支持,反而遭受斥责,这使俞立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使他感觉到‚丧气、对学习失去信心,再怎么努力也不行‛ 。
3.教师们对俞立的看法 在对俞立的几位任课老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校老师对俞立学习问题的看法语文课任课教师认为, ‚这个孩子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写作也不行主要原因是他上课不认真听,经常做小动作,要不就和别的同学讲话布臵的作业回家后没有认真完成,甚至连背诵的作业也不肯做这样的学生怎么学得好?‛教英语的老师认为, ‚这个孩子很难教其他的同学在上课时要比他专注得多在我教新课时,大家都认真地听,可他的心思却不知放在哪里本身已经是后进生了,还不知道要努力老师们为他的学习费尽心思,可他自己却不长进,有时真不知拿这些后进生怎么办才好 ‛ 其他几位老师对俞立的问题基本上持相似的看法,‚其实,老师们都很关心俞立,经常和他谈心,我们还利用空余时间为俞立和其他后进生补课,但是后进生就是后进生, 他们自己不努力, 你再帮他们也没用,教好俞立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我们已经尽力了 何况,我们不能为了这些学生而放弃对其他学生的教育,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再说,我们老师的压力也很大,现在校方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为了提高全班的成绩,我们也不可能只照顾这些后进生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俞立的老师们似乎已经为俞立贴上了某种‚标签‛ ,认为像俞立这样的学生是教不好的。
此外,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不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像俞立这样的学业成绩不良学生身上似乎这也是造成俞立学习不良的原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老师们都不太喜欢俞立这样的学生,班主任杨老师仍对他们抱有期望, ‚虽然这些学生学习都不好,但他们终究是我的学生,我只有尽自己的努力去教育他们 ‛ 在对俞立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俞立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我的学习成绩不好,老师们都不太喜欢我,只有杨老师经常鼓励我可是,在其他老师看来我就是个后进生他们常到杨老师那里告状,说我学习拖大家的后腿听了他们的话,我觉得很不是滋味我希望能和别的同学一样,我讨厌被别人瞧不起……‛教师对待俞立的消极态度,多多少少使得俞立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迟交作业相对而言,俞立的数学成绩比其他几门功课要好些,俞立对数学课也表现了一定的兴趣 ‚我觉得杨老师上的数学课容易听得懂有时,我遇到问题去问杨老师,杨老师也能细心地为我讲解,不像其他的老师所以我对数学课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 ‚我对语文和外语课不太感兴趣,这些课很乏味,整天都是背书、背单词,没意思 ‛除了学校、家庭的原因以外,我们认为俞立自身的认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小学到初中,学习的内容以及教师教学的方式都有所改变对此,俞立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 ‚自从进入初中后,我觉得老师讲课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有时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作业又做得很慢,感到学得很累 ‛俞立的老师也说,俞立的理解能力较差,同样—个问题,对他要讲好几遍他才能听懂从俞立的作业情况看,他平时的作业也是不尽如人意的,杨老师说‚俞立经常迟交或不交作业,还常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 其他任课老师也认为, ‚在班里,俞立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差的完成同样的问题,他可能要比其他同学花更多的时间 ‛对此,俞立的母亲在访谈中提到, ‚以前,我们经常陪俞立读书,学习上有什么问题,我们都能帮助他解决可是,现在我们的工作都比较忙,没有时间去督促他,这一点我们作为家长是做得不够的进入初中以后,俞立的功课也比以前难了,比方说外语我们两个都不懂,平时叫他背书,他就在瞎背,问他有什么问题他总是说, ‘你们不懂的,别来烦我 ’所以,我们也只好由他去‛ 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相比,俞立表现出较差的自我管理能力他母亲告诉我们, ‚俞立平时做功课一点也不专心,喜欢做小动作,回家作业要拖到很晚才做完学习缺乏自觉性,非要我们逼着他,他才肯复习功课。
否则,他一有空就看电视,甚至连作业也不去做 ‛ 当我们问及俞立对今后有什么打算时, 俞立的表情显得有些沮丧: ‚还没什么打算,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也许读个技校什么的就算了 ‛我问他父母是什么态度,他们说, ‚现在他们很为我的学习担心,他们希望我能好好念书,将来考个好一些的学校 ‛俞立的父母也意识到俞立的问题, ‚这个孩子原来在小学时的成绩还是可以的,进了初中就不行了,可能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对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现在就业难,不上大学工作不好找可就他目前的状况考个职校就不错了 ‛ (三)课堂行为观察的描述 在对俞立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 我们听了几节课, 对他的课堂行为进行了观察 相对别的同学而言,在课堂里,俞立很少发言发言的时候有一点紧张,看来是平时较少发言的缘故老师也很少会提问俞立在课堂里,俞立表现的有些不耐烦,有时他会翻一些其他课的书出来看课后据他的同桌反映,平时上课俞立都是这样无所事事的,今天是因为有人听课,他的表现还好些俞立上课时很少做笔记,只有在其他同学都在写字的时候,才会在自己的书上乱涂几笔,写的也只是些让人看不懂的字迹和符号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很少顾及俞立的意见,俞立也很少发言。
英语课上,当老师要求学生就新学的知识做表演的时候,大家也很少让俞立担任角色虽然由于我们的在场, 俞立的课堂表现可能受到了影响 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信,在多数时候,俞立在课堂里是被大家忽视 四、讨论 综合以上的材料, 我们将俞立学习困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由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产生的问题、课堂集体动力对俞立的影响、教师期望的影响以及俞立自身认识方式和自我监控学习的影响 1.家庭教育与学生的认知方式 进入初中以后,俞立的学习成绩就一直不太好,这与俞立自身认知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俞立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没有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自我监控学习的能力较差进入初中,俞立的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不能像以前那样督促俞立学习,这使得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俞立在放学回家之后没有抓紧时间学习,将时间都荒废在看电视上此外,在小学里,学习主要以听课及做练习为主,对课后的预复习工作要求不多小学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合初中了,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所差异而俞立仍以以前的方式学习,这当然是行不通的在学习方式上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造成俞立的学习效率较低这些都是最初造成俞立学习问题的重要原因 作为俞立的家长,在孩子出现学习问题时,他们没有帮助俞立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没有鼓励孩子改正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通过体罚这种方式以期改变孩子学习的现状是行不通的。
对于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业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而言,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相当重要的每个家庭都需要有解决所面临各种问题的能力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沟通的能力在中国家庭中,孩子似乎是家庭的‚中心‛ ,孩子的教育问题由此也成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但可悲的是,有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或教育方式不一致,使得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对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家长应该戒骄戒躁学业成绩不良学生本身就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作为学生家长,应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需要,和他共渡难关 2.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习动机 除了家庭教育因素, 学校老师也应该帮助这些学业成绩不良学生改进学习教师作为—个专职的教育者,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丰富经验,有责任帮助学业成绩不良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就俞立这个学生而言,要改变他学习落后的现状,教师应该运用心理指导技术来改进他的学习俞立学习停滞不前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归因风格而归因对习得性失助感(1earnedhelplessness)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往往经受着比一般学生更多的失败体验,他们的愿望也常常难以得到满足,因而会产生挫折感和抵触情绪,把学习上的失败归结到一些内部的、稳定的因素,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最终放弃进取。
教师应该在乎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后进生体验成功,为其制订一个可以达到的阶段目标,帮助他获得成功感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进生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应该是掌握学习策略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灌输的过程,教师结合某门学科的知识教学,帮助学业成绩不良学生掌握控制自己直觉、 注意、 记忆和思维活动的普通认知策略、解决学科问题的特殊策略、反省认知策略等,对于改进他们的学习肯定是有益的 此外, 教师还有必要帮助学业成绩不良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在和俞立的访谈中,当我们问到他为什么难以取得学业上的进步时,他说, ‚我已经努力了,可是就是学不好,也许是我的能力不行 ‛可以看出,俞立已经放弃了努力,这正是由于他将学业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能力不足这一类因素上所以,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学业失败的原因,启发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对学习作出恰当的归因,尽量将任何一点学习的进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避免将学习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和机遇等个人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和能力差等个人无法控制的内部因素良好的归因倾向,也有助于学生自我有效感的形成研究表明,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有效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好;对于学业成败更倾向于做出内部归因,注重从能力、努力等主观因素上寻找成败的原因。
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有比较低的自我有效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学习的自信,表现出一种习得性失助感 学业成绩不良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 自我判断,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有效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集体动力 在这里我们还应该意识到, 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社会‛里发生的,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必然会发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们将这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现象称为课堂集体动力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在同辈群体中往往处于一种被排斥的地位这对他们的进步是相当不利的学业成绩不良学生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与其他人交往的需要,但他们往往被排斥在人群之外,正如在访谈中俞立提到的,他平时只和几个与自己相仿的学业成绩不良学生交往 在交往的需要不能被满足时, 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行为‛ ,而这些问题行为又对学生本人的学习以及交往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事实上,俞立的班主任也反映了这一问题:在课堂里, 俞立经常不专心听讲, 有时还会在下面起哄,喜欢出风头,这些可能是他为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而故意表现自己。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参加班集体活动,使他感觉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鼓励同学们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力求促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班风和学风总的来说,造成俞立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俞立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和家庭等外部环境造成的原因解决俞立学习困难的当务之急在于,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合作,帮助俞立的学习尽快走上正轨俞立的家长应该多抽出时间来帮助俞立的学习改变以往通过体罚来教育孩子的方式,应该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需要对于俞立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遭受的挫折应予以理解,并更多地给予鼓励而不是呵斥培养孩子自我监控学习的能力,督促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将俞立的学习的问题反映给教师,配合教师的工作从教师的角度看,俞立的老师应该对俞立表现出更多的耐心与信心在课堂里,他们应该给俞立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问题的难度不宜过高在他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更多地提供暗示和指导,帮助他建立学习的信心还要引导他形成良好的归因习惯,努力使他将学习的成败归因于个人的努力程度教师还应该让俞立多参加集体活动,使他多与同学们接触,解决他在同伴交往上存在的问题,减轻他的压力以及焦虑的心理状态 五、小结 本次研究发现影响学业成绩不良学生俞立学习进步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当、学校中同辈群体对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排斥、以及教师期望不足这些原因。
尽管我们对影响俞立学习因素的调查分析还不够透彻,但我们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影响学业成绩不良学生的这些因素,在中小学教育中有较大的普遍性某些学业成绩不良学生在学业上难以取得进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因此,帮助学业成绩不良学生走出困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此次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向定量研究那样推广到抽样的人群中但是,定性研究的目的不是将研究结果推广到有关人群,而是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本次调查只是调查一个个案,其真实性可能只限于该学生本身,但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个个案的深入分析,可以使许多处于类似情形的人得到一种认同,希望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指导教师:郑金洲) (资料来源:郑金洲, 《校本研究指导》 ,北京: 教育科学学出版社,2002:185—1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