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充分了解学生.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27182583
  • 上传时间:2022-11-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充分了解学生,放手学生学习【摘要】懂得放手,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开启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充分的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入,准确把握知识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给予学习的信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探究,强调优化方案; 留足学生作业、思考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基础训练关键词】数学思维 有效性 数学思想 认知水平 鼓励 【正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课程改革的根本在于要带给学生充实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懂得放手,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开启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充分的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入,准确把握知识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给予学习的信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探究,强调优化方案; 留足学生作业、思考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基础训练一、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入,准确把握知识的起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之心数学课堂中常常出现两种情景:使大部分学生陷入困境,思维受到阻碍,表现出沉默不语,课堂顿时出现冷场,不得已,教师只有亲自出马,使课堂变成教师的“讲堂”;要么将学生看得太弱,总觉得他(她)们是孩子,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较低,容易将简单的学习内容考虑得过于繁琐,学生觉得老师太罗嗦了,“我早就知道的东西还要讲来讲去”,使课堂变成学生的“休闲地”。

      这样的尴尬局面,需要我们反思对学生认知的了解程度,反思教学时对知识起点的把握是否准确、科学正确、科学地把握教学起点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一堂成功数学课的执教者,应该充分估计或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尤其在课堂动态生成过程中,要不断地去了解学生的探索需求,让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下在讲授“分数、小数互化”的知识时,我先让学生回顾解决0.7、7/10的意义入手,让学生说出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去探究、交流如何将小数化为分数、或把分数化为小数的方法就容易得多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给予学习的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要想打好基石,就要从小把自信的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美国新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老师要了解并给予学生每个阶段最需要的,从而有助于孩子提升自我价值,建立自信1、课堂上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作为名教师,我们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精神需求,实时给予鼓励或鼓励性评价,“你真行!”、“能做到这样真不容易!”、“你的思维已超过xx”等帮学生给自己定位对于留守生、学困生还要定期给予关心谈话,让他们能感觉到自己没有“被遗弃”,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的目标,培养属于他们的成就感,找回学习的信心。

      2、搭建互帮互助、自主学习的平台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的带着问题去探索,去交流,经历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并给他们展示自己发现成果的机会,这样可以极大的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能力学生在学完最大公因数后,我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现在小组交流,讨论激烈,到了在黑板上展示时,学生争先恐后,各个小组都不甘落后,方法多样,学生一共找了五种方法:画线段图法、几何图法、先列举各自的倍数在画公倍数法、质因数分解法、复式短除法后来经练习检验,学生的这一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学生对这一知识很自信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能给予合理的引导,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三、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数学思想方法伴随学生的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

      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将之转化为创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上面的“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学生在学习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推理、交流、讨论,从而转化成新的知识,是在数学活动中运用数学方法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四、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的探究,强调优化方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同时还提出算法要优化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教学中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还有责任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使他们最终能够掌握一些更好的、更适合的算法,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真正体现教学是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如找出3个1/7与1/8之间的最简真分数时,学生可能将他们化为分子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4/28与4/32之间有分数4/29、2/15、4/31;学生还可以通过求公倍数的方法写出36/252与28/252之间有37/252、19/126、13/84.但后者明显较复杂,计算量大,,费时长,容易出错五、留足学生作业思考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基础训练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的时间,更是学生学的时间。

      在当今的教育形式下,教师总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了,总担心学生没有吃饱,所以课堂容量大,课后作业多可过量的作业及任务,极易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会为作业而作业,难以保证布置作业的初衷在洋思课堂模式,主张彻底改变“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或者“满堂牵”的模式,有效调控课堂各环节时间,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适度紧张;留足时间给学生自学,留足时间当堂训练,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实现问题“当堂清”这样就不会遗留问题,不会把问题带到家庭作业里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作业的时间、增强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做作业对家长的依赖程度洋思课堂即完成了任务,学生学习效率较高留足作业时间,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给学生基本计算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交流、释放作业完成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总之,教师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乐与忧,及时调整学生的情绪,放手教学,让学生大胆尝试创新活动,交流体会,展示成果,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就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