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工程施工一般规定.doc
14页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工程施工一般规定1.1 说明1.1.1 工程概况1.1.1.1 工程枢纽布置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湖南省望城县桥驿镇境内,上水库位于黑麋峰森林公园内,下水库位于杨桥东侧湖溪冲冲沟内,电站距长沙市区公路里程 30km, 距望城县城公路里程20km工程建成后承担湖南省电网的调峰、填谷、调频、 调相和事故备用等任务, 既能有效解决省会长沙无支撑电源、 电网运行安全稳定 性不高的问题, 也能有效地缓解湖南电网突出的汛期调峰矛盾, 提高电网供电质 量,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工程枢纽主要由上水库、输水发电系统和下水库三大建筑物组成,装 4台单 机容量为300MW的可逆式水轮水泵机组,总装机1200MW,为一等大(1)型工程 工程计划 2005年4月1日开工, 2008年6月底第一台机组发电, 2009年3月底工程竣 工,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为 3年3个月,工程建设总工期为 4年电站下水库距京广铁路杨桥站仅 2km,距长沙新港(霞凝港)公路里程23km 新建成的长沙至湘阴高等级公路从电站附近经过, 至上水库已有等外级的混凝土 路面公路与之连接, 至下水库的工程对外交通公路目前已建成通车, 对外交通条 件较好。
1.1.1.2 主体土建工程施工分标主体土建工程施工共分为 2 个标段,各标段主要工作范围如下:主体土建工程I标:为输水发电系统标,包括上水库进(出)水口(土石方开挖 及边坡支护除外 )、上游输水主洞、上游输水支洞、地下厂房、母线洞、主变洞、 下游输水洞、其它辅助洞室、下水库进出水口(高程69.50m以上土石方开挖及边 坡支护除外 )地面副厂房、开关站等工程的施工主体土建工程U标:为上、下水库工程标,本标采用一个大标,分 2个子包 的承包方式,上水库工程和下水库工程各为 1 个子包1.1.1.3 本标工程概况本标为输水发电系统工程标包括上水库进 (出)水口(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 护除外 )、上游输水主洞、上游输水支洞、地下厂房、母线洞、主变洞、下游输 水洞、其它辅助洞室、 下水库进出水口 (高程 69.50m 以上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 除外)等工程的施工输水发电系统由输水系统及厂房系统组成 输水系统上游输水主洞采用一洞两机、下游输水隧洞为一洞一机的布置方 案上游输水高压钢支管垂直厂房纵轴线,尾水隧洞轴线与厂房纵轴线夹角为 55°输水系统主要建筑物包括:上水库进 /出水口、上游输水主洞、钢筋混凝 土岔管、高压钢支管、下游输水隧洞和下水库出 /进水口等。
上水库竖井式进/出水口布置在易家冲北侧约 80m的山体处,2条上游输水 洞的进 /出口的布置型式完全相同,均由整流段、渐缩段、矩形埋管段、闸门竖 井段和闸门后渐变段组成,单个进口宽度为30.5m整流段和渐缩段均采用明洞, 置于上水库库内, 其后接闸门竖井段, 竖井内设一道事故检修闸门, 闸门孔口尺 寸7.00mX 9.029m(宽X高),由设在启闭机室内的固定式卷扬机启闭,启闭机室 和环库公路相接上水库进 /出水口长度为 118.156m上游输水主洞共有两条,主洞中心间距 46m,洞径D=8.50m,洞轴线方位角 90°,由上平段、斜井段和下平段组成上平段纵向底坡设为 8%;后接倾角为50°的斜井段,中心高程由343.514m降至16.85m,垂直高差325.664m;上游输 水主洞高压下平段长度为193.865m,轴线高程16.85m上游输水主洞后接两个 对称“ 丫 ”型高压岔洞,高压岔洞的分岔角度为 30长度均为18.311m,斜锥收缩,顶收缩角为10.116°,底板高程为13.6m岔洞段末端经半径16.50m、 角度为 30°的平面弯道与钢衬高压上游输水支洞相接, 上游输水支洞与地下厂 房正交。
高压钢衬上游输水支洞总长度为 108.734m,在厂房上游侧27m处洞径 由© 5.30m渐缩至© 2.78m,后与球阀及蜗壳进口断面衔接从上水库进 /出水口 至厂房上游边墙上游输水管道总长度为 1067.529m机组尾水管水平长度16.00m,其后接洞径D=6.00m的下游输水隧洞下游 输水隧洞平行布置4条,中心间距为18.840m下游输水隧洞由下平段、下弯段、 斜井段和上弯段组成,隧洞轴线与机组中心线在平面上呈 55°斜交,除下平段 长度有所不同外, 4 条下游输水隧洞的布置均相同,从尾水管出口至下水库出 / 进水口渐变段始端的轴线长为 288.112m~327.689m下游输水隧洞下弯段后接倾 角为 50°的斜井段,经上弯段和下水库出 /进水口相接下游输水隧洞下平段中 心高程5.70m,上弯段中心高程为55.00m下水库出 /进水口布置在杨桥电站下游约 200m 处, 4 条下游输水洞的出 /进 口的布置形式完全相同,中心间距均为 18.840m,由渐变段、闸门竖井段、矩形 埋管段、 渐扩段和整流段组成, 各设一道事故门和一道检修门, 事故门和检修门 的孔口尺寸均为5.0mx 7.0m(宽X高);闸门竖井段后接54.5m长的矩形埋管段, 其后接35m长的三向矩形渐扩段。
下水库出/进水口长度为125m矩形渐扩段和 整流段均置于下水库库内,渐扩段顶部用石渣回填到高程 70.00m 后作为拦污栅 检修平台,该检修平台通过永久公路与下水库环库公路相接从尾水管出口至下水库出 /进水口输水管道的轴线总长度为 413.112m~452.689m,上、下水库进/出水口之间整个输水系统的轴线长度为 1479.709m ~1519.286m地下厂房系统主要包括主厂房、主变洞、母线洞、厂用设备洞、高压电缆 及排风洞后期改造、电缆竖井、进厂交通洞后期改造、送风洞、排水廊道、自流 排水洞等洞室及地面副厂房、开关站等建筑物主厂房包括主机间和安装间机组间距 23m,安装场长41m,总开挖长度 136.00m,岩壁吊车梁以上开挖跨度 27.00m,以下为25.50m,尾水管底板至厂房 顶拱开挖高度为52.70m,集水井处最大开挖高度为59.90m主机间安装4台单 机容量为300MW的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00MW主厂房下游 侧每台机组各布置一条母线洞,母线洞内净空尺寸7.50mx9.50m(宽X高),水平 长度 35.00m主变洞内安装四台容量为 360000kVA 的主变压器,洞室开挖尺寸 131.00m x 20.00m x 19.50m(长 X 宽 X 高)。
厂用设备洞与母线洞平行布置,其一端与主变洞相联,另一端与主厂房安装场相通厂用设备洞净空尺寸为 6.40m x 7.60m(宽X高)进厂交通洞洞口设在电站永久生活区西南角上坝公路旁经主变洞从主厂 房下游侧进入安装场,洞口高程 88.50m进厂交通洞开挖断面尺寸 8.4m X7.8m(宽X高),全长996.47m,最大纵向坡度7%,综合纵坡5.8%高压电缆及 排风洞布置在主厂房和主变洞右端, 通过电缆竖井与地面副厂房相连 其开挖断 面尺寸为7.16mx 7.88m(宽X高),洞长240m,平均坡度5.8%电缆竖井开挖断 面尺寸11.0mX 7.7m(长X宽),高49m地面副厂房、 500kV GIS 开关站集中布置在下水库出 /进水口平台上游侧上 下水库连接公路旁出线平台布置在开关站屋顶,共布置 2 回 500kV 出线本合同需完成的主要土建工程量约为:土石方明挖 14.63万m3,石方洞挖 58.54万m3,混凝土 20.18万m3,喷混凝土 1.38万m3,固结灌浆0.54万m,回 填灌浆3.61万m2,锚杆及锚筋7.37万根,钢筋及钢材19475t,锚索186根本合同承包人 2005年4月1日进场, 2008年12月 31日完工。
1.1.1.4 施工导流工程上水库进出水口位于上水库工程库内,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369.00m上水库工程初期导流标准为全年10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8.75m3/s;坝体施工期临 时度汛标准选择为全年50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12.5m3/s采用一次拦断河 床水泵抽水的导流方式,上游围堰结合上水库大坝施工道路布置,堰顶高程为 360.00m下水库进出水口位于下水库工程库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56.50m下水库工程采用全年围堰挡水、 隧洞导流的方式, 初期导流标准为全年 10年一遇洪水, 相应流量为45.6m3/s;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标准为全年 50年一遇洪水,相应流 量为70.3m3/s导流隧洞布置在左岸,与永久泄洪洞结合,进、出口底板高程分 别为53.80m和50.50m,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 58.10m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上、下水库蓄水时间为 2007年2月底1.1.1.5 施工控制性进度根据工程总进度安排,工程于 2005 年 4 月 1 日正式开工, 2007 年 3 月初 上下水库开始蓄水,上下水库工程于 2007 年 6 月底完工输水发电系统土建工 程于 2008年12月底完工,第 1 台机组发电时间为 2008年6月底,第 4台机组 发电时间为 2009年3月底,施工总工期 4年,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 3年3个月。
1.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1.2.1 水文气象条件1) 径流工程区位于湘东北的长沙市与岳阳市交界带,处于大陆性特色较浓的中亚 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集中降水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根据流域周边气象站资料统计,本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 1387.8mm, 4~8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8.8%~70.8%, 9 月~次年 3 月份各月降水量明显小于汛期各月降水量本流域汛期为 4~8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 70%以上沙河流域距湘东北的暴雨中心较远,无雨量站,邻近流域捞刀河的罗汉庄 雨量站1972~2001年实测最大日雨量为219.8mm,暴雨历时一般为1d左右,最 长为5d马坡岭气象站1961~2001年实测最大日雨量为246.1mm上水库集雨面积1.12km2,沟长1.145km,平均坡降47.5%多年平均流量 为0.026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82.68万m3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1-1下水库集水面积11.2km?(其中含上水库1.12km2),河长9.14km,平均坡降 52.9瑞多年平均流量为0.262m/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826.8万m3。
下水库设 计洪水计算成果见表1.1-2表1.1-1上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频率0.02%0.05%0.1%0.2%0.5%1%5%10%20%洪峰流量Qm(m3/s)24.220.99.68.116.413.88.48.756.83洪水总量W(104m3)41.437.524.611.7227.8224.7616.6414.4911.27表1.1-2下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频率0.02%0.05%0.1%0.2%0.5%1%5%10%20%洪峰流量Qm (m 3/s)14312211310593.578.556.345.635.5洪水总量W (10 4m3)409.7370.8342.5313.6274.5244.8174.5143.2111.32) 泥沙上水库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19t,下水库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190t3) 气象沙河流域内无气象站,周边地区各气象站中距坝址相对较近的为马坡岭气 象站,该站属国家基本站,观测年限长,资料较全,各气象要素的代表性较好, 其地面气象要素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