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现金收支循环审计.docx
3页第十五章现金收支循环审计1.在现金收支循环中常见的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有哪些?答:(1)违反现金管理规定,超限额保管现金、坐支现金、扩大现金开支范围;(2)现金收入不入账,形成账外账、“小金库”;(3)贪污、挪用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4)从银行提取的现金用途不合法、不合理;(5)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以收取好处费;(6)多头开立银行账户,对账户缺乏监管,导致资金管理分散、银行记录与 企业记录存在不一致等;(7)虚构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8)混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9)混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2.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现金收支循环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主要从哪些方面进 行?答:(1)是否建立了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分工责任制?(2)是否配备了合格的人员并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岗位轮换?(3)对货币资金业务是否建立了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4)审批人是否超越审批权限进行审批?(5)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货币资金支付业务?(6)对于重要的货币资金支付业务是否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 究制度?(7)对于货币资金是否有接触性控制?(8)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是否及时存入银行?是否有现金坐支现象?(9)是否存在超越现金开支范围支付现金的情况?(10)货币资金收入是否及时准确入账?(11)企业是否根据不同的银行账号分别开设银行存款日记账?(12)企业除零星支付外的支出是否通过银行结算?(13)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是否每月末核对相符?(14)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认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15)是否按月与银行对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做到账实相符?(16)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否逐笔序时登记?(17)现金是否做到日清月结并建立和实行定期盘点制度?(18)现金收入、支出是否有合理、合法的凭据?(19)现金收付款凭证是否符合制单、复核、主管终审的三审纵横检控原那么?(20)现金支票及现金收付款凭证是否由专人管理?(21)现金支票和银行预留印鉴是否做到分管及签盖分工负责制?(22)支票是否按序签发?开出支票是否使用支票登记簿?(23)作废支票是否加盖“作废”戳记,并与存根一并保存?(24)有无现金收支业务的内部审计制度?3.如何对库存现金账户进行审计?答:(1)取得或编制当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余额明细表,并进 行必要的复核,获取货币资金的总体情况;(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验证现金收支及其余额的总体合理性;(3)监盘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监盘表”,验证库存现金的真实性;(4)抽查大额库存现金收支,验证其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5)检查库存现金收支的截止,验证其截止正确性;(6)检查外币资金的折算,验证其折算的正确性;(7)检查库存现金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
4.如何对银行存款账户进行审计?答:(1)取得或编制当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余额明细表,并进行必要的复核,获取货币资金的总体情况;(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验证银行存款收支及其余额的总体合理性;(3)检查银行存单,验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4)函证银行存款余额,验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5)取得并检查银行对账单和银行余额调节表,验证银行存款收支及其余额 的真实性和准确性;(6)查银行存款账户存款人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假设存款人非被审计单位,应获取该账户户主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声明,确认资产负债表日是否需要调整;(7)关注是否存在质押、冻结等对变现有限制或存在境外的款项是否已做必要的调整和披露;(8)抽查大额银行存款收支的原始凭证,验证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真实性和 合规性;(9)检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截止,验证其截止的正确性;(10)检查外币资金的折算,验证其折算的正确性;(11)检查银行存款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5.如何对应交税费账户进行审计?答:(1)取得或编制应交税费明细表,获取应缴税费的总体情况;(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验证其总体合理性;(3)查阅被审计单位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核对,验证其合规性;(4)审查应交税费计算的正确性和会计处理的合规性;(5)确定本年度应缴纳的税款,检查有关会计记录和缴税凭证,确认本年度 已缴税款和年末未缴税款;(6)查验应缴税费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和披露,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
6.如何对管理费用账户进行审计?答:(1)取得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获取管理费用的总体情况;(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验证其总体合理性;(3)抽查管理费用凭证,验证其发生的真实性和合规性;(4)查验管理费用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和披露,验证其恰当性和充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