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幼儿一日生活中德育教育的渗透.doc
3页浅谈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的渗透赤峰市宁城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张东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多半是在六岁前形成的,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获得优秀的品质,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可见,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同时,在幼儿阶段的德育教育将与智力开发也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则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幼儿园的教育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里都有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适时的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一日生活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呢?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渗透:一 、德育教育渗透于生活活动中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祖辈父辈都将自己的小宝贝加倍的呵护着,宠爱着,使得大多数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空前疲软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制定了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刻苦耐劳的品质和自我服务能力如在小班,培养幼儿自己吃饭、洗脸、刷牙、穿衣、收拾摆放玩具等。
在中班:自己吃饭、洗脸、刷牙、穿衣、穿鞋、叠被,另外,每天可以安排2名值日生,轮流帮助老师收拾餐具、打扫教室,摆放玩具等在大班:幼儿自己洗脸、刷牙,整齐叠放衣服、被子、布置室内外环境,每天安排2、3名值日生收拾餐具,打扫教室、收拾玩具等这些活动目标都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从中使幼儿得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儿童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中通过承担和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关系,从而习得某些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学会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推理,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乃至对世界的认识由此可见,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亲身的体会,将有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而陈鹤琴教育理论中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教学原则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其含义是要重视学习直接经验,强调以“做”为中心,主张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由此我们感到“做中学”的思想是符合幼儿道德形成规律的,是能够运用于幼儿园德育的实施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原则能充分发挥幼儿在德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幼儿德育教育,渗透于生活活动中的实效性是有价值的。
二 、德育教育渗透于主题活动中我们在预设主题活动时不仅注重教学环节,更重视如何在活动中把握良好的教学时机去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我们在九月的主题中预设了《老师,我爱您》的综合活动幼儿不但了解9月10日是老师的节日,更是了解了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了幼儿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热爱之情又如:孩子们在探索植物的过程中,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了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些以前总爱摘花拔草的孩子说:以后我再也不摘花了,让花草使我们的空气变得更清新班上的植物角也成了孩子们最关心的活动区,他们主动地为花草浇水、除草,许多孩子还从家里带来花草,要把幼儿园装扮得更漂亮老师们把德育教育巧妙地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索,得到深刻地体验,同时这些体验又转化成约束和指导幼儿行为的指引相信幼儿获得的这些体验将对他们终身受益再如:在纸的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对纸的种类、特性、作用、来源都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在模仿造纸的过程中深刻的体验到就是这么一张薄薄的纸也是来之不易于是孩子们主动地提出要节约用纸,怎样节约呢?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一是要爱护书,轻拿轻放,不在书上乱写乱画二是利用废纸画画、折纸,让纸得到充分地利用。
三是不乱扔纸屑,把废纸收集起来,让工人叔叔用废纸造纸于是孩子们都遵照自己的决定行动起来,看书时再也没有象以前那样乱翻乱扔,画画时他们都挑一些以前画过的背面来作画孩子们还利用以前的破旧图书制作了一本新图书他们把图书摆在书架上让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而且他们的道德品质也不断地得到培养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成为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三、 德育教育渗透于游戏运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时,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游戏结束,要提醒幼儿整理好玩具,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另外,要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使游戏活动在宽松、友好、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通过自由、自主、开放的游戏活动,既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其次,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手脑并用,亲自感受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团结友爱,相互合作,有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都是实施幼儿园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实施德育教育主要特点,即德育教育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在开展幼儿的各种活动时,我们不是通过灌输让幼儿掌握道德知识而在于幼儿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我们通常采用日常渗透在游戏、情境表演、幼儿主体参与的方式进行,鼓励幼儿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人实践表明:“做中学”,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能使幼儿德育教育活动不枯燥乏味,能使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幼儿将外在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使幼儿的德育效益得到提高总之,德育教育要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之中,从幼儿抓起,持之以恒,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才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