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官庄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官庄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大河遗梦李存葆①豪雨倾泼过的盛夏,我故地重游,为的是重温大河的神秘但大河的“河府”里仍空空如也,一览无余神秘与威严同在,神秘与大美共存神秘是诱发人类不断追求的因子,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也是我们这些困在水泥方块中的现代人那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黄河,断流的黄河,你失却了神秘便失却了威严,失却了大美,从而也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②黄河,面对断流的你,我深信,在你干涸的河床下面,仍有我们民族不竭的心泉你那滞重的赭黄色的波涛,曾拉弯了多少纤夫的脊背,曾洗白了多少舵工的须发,曾嘶哑了多少舟子的喉头……黄河,你分娩一切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因了你的存在,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潮流与你不息的波涛一起翻卷,流过商周秦汉,流过唐宋明清,直灌注入今人的心田你使圣者垂思,你使圣者彻悟③黄河,老子从你怀抱里走出,这位睿智无比的老翁,仅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便诠释了宇宙万物的演变,道出了多少“道法自然”的真谛……黄河,庄子从你臂弯里脱出,这位枕石梦蝶的先哲,用外星人一样的耳朵,去闻听我们这颗星球上的天籁地音,用心灵去感受神秘的自然,那灿若云锦的辞章,那汪洋恣肆的著述,令今人读来扑朔迷离……黄河,孔子从你的波涛中荡来,这位生前四处碰壁的老头儿,当今已被世界推为十大哲人之首,一部《论语》,曾被多少代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圭臬……黄河,孟子从你黄土上站起,这位首先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大儒,把儒家学说推上极致,使孔孟之道,历两千年誉毁而不衰……④黄河,我知道,只有你那气贯长虹的肺活量,才能让冼星海谱出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滂然沛然的乐意……⑤黄河,当今我们这个民族正处在历史大转型的紧要关口,我们需要黄河大米,需要黄河绒螯蟹,需要你三角洲上那素衣缟服的天鹅……但我们更需要思想,需要智慧,需要精神王国的两大骄子――哲学与诗。
黄河,当我们的物质大厦遍地耸立时,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巍峨齐高黄河,面对这个七色迷目、五声乱耳、连空气中也飘散着物化的浮嚣之气的世界,我不希望因了你的断流,而使我们这个民族的忧患意识消弥,让哲人停止思索;也不希望因了你的干涸,而使诗人关闭了那能催人奋袂而起的激情的闸门……⑥黄河,我还知道,是你的黄涛黄浪黄泥黄土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你横向流淌北方的大野,你纵向雕刻了中国的性格那带剑的燕客,那抱琵琶的汉姬,是你真正的儿女你既能使“挑灯看剑”的赳赳武夫,高歌“梦回吹角连营”;也能使低吟“绿肥红瘦”的纤纤弱女,赋一曲“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唱……黄河,你用黄水养育出青海高原那会唱花儿的娇娃,你用黄风抽打出内蒙草原那剽悍的骑手,你用黄浪冲刷出陕北那满脸都是鱼纹皱的坚韧农夫,你用惊涛铸成山东大汉那青铜色的胸膛,你狮子般的气概,赋予我军营士兵那钢铁般的神经;你一泻千里的奔放,注入我油田铁人那地火般喷突的豪情……⑦哦,黄河,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我心灵的河!当我们这个黄皮肤的民族正把握命运的缰绳,紧攥时代的流速,去际会新世纪的大波时,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16、作者为什么说黄河断流“使我们失去了一块偌大的慰藉心灵的栖息地”?(5分)答: 。
17、整合全文信息,分条陈述“历史的河”、“文化的河”、“心灵的河”的具体内涵6分)答:(1)历史的河: (2)文化的河: (3)心灵的河: 18、作者认为黄河塑造的“民族风骨”与雕刻的“中国性格”有哪些?请概括说明6分)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本文以“断流”开篇,随即转入对已经失落的“民族不竭心泉”的追寻,结尾又反复诘问“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失落之情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B、“那带剑的燕客,那抱琵琶的汉姬,是你真正的儿女”以慷慨悲歌、为民族大义不惜舍弃生命的燕客、远走异域的汉姬,形象地表现了黄河所塑造的“民族风骨”,有强烈的赞颂和自豪之情。
C、全文以第一称为叙述主体,以第二人称呼告的形式展示抒情,叙述、论证、抒怀相融,拟人、排比、比喻交织,铺张扬厉,舒展自如,文字华美,情辞并茂,感人深切D、最后一段的“断流”含义深刻,既指黄河本身的干涸、断流,也暗喻处于历史大转型时期的中华民族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开放搞活的同时,万万不可失落民族精神E、“你分娩一世又湮没一切,你哺育一切又撕碎一切,你包容一切又排斥一切”,是说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又曾频发水患而毁掉在这里发展起来的灿烂文明,因此作者对黄河有着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情参考答案:16、因为黄河断流便失去了神秘、威严和大美,而失去的这些又正是现代人浮躁灵魂能得以小憩的最后一隅17、(1)历史的河:黄河分娩、哺育、包容一切,激发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各种丰富的感情,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2)文化的河:黄河造就了老比、庄子、孔子、孟子等圣者贤人,促生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磅礴的诗歌与乐意,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归纳出基本要点即可给分)(3)心灵的河:黄河是现代人心灵的栖息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不竭心泉,能激发忧患意识,促人思考,催人奋起18、粗犷与细腻,阳刚与阴柔,剽悍与坚韧,豪迈而奔波。
语意相近即可)19、B、D(A、“失落之情”说法不妥;C、本文是散文,“论证”说无理;E、“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情”曲解了原文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5分)酸玛丽 (法)彼特盖①她的名字是玛丽亚·罗莎,但是在贝叶拉阿尔塔省那偏僻山村中,人人都叫她酸玛丽她尖酸粗鲁,平胸驼背,满脸皱纹已经70岁了,仍靠装送松针为生她每天在她那荒芜的菜园子里采一颗甘蓝和两个土豆做汤,再加一点橄榄油,就是一顿晚餐饮水要到远处小径旁的抽水井去汲取②我是15年前在山村行医时认识酸玛丽的那时我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医生,看不惯她那粗鲁无礼的样子她有时不先打招呼就闯入我屋里,伸出一只伤肿的手,不客气地说:“替我治好!”我知道她非常穷,便把药品的样品给她她拉起黑色寡妇裙,把药品放在腰间系的小布袋里,再把头上的结子系紧,掉头就走,连一声“谢谢”或“再见”都不说我的朋友尼科说:“她是个畜牲接着向地上吐口水,表示轻蔑③星期日做弥撒时,酸玛丽喃喃背诵祷文,口齿不清,没人听得懂,只是时时用手指画十字我心想:她有点精神病④她开始像蚂蝗似的盯着我不是说有风湿病,就是说搬木柴把背扭痛了朋友们告诉我,酸玛丽年轻时赶骡,也替人跑腿送信,搬运东西,挣钱糊口。
她很早就结婚,那时长得一定很好看,她有一双淡绿色的杏眼,眸子有玛瑙色斑点她丈夫是个酒鬼,一星期醉七天,不久就死了她孤寡无依,独居山村里,成了怪人⑤有时,我替她看病时想叫她说说自己的过去:“告诉我……”她立刻把我的话打断: “我不是来闲聊的你做你该做的事,快点我只好闷声不响地替她看病⑥那时是8月,天气酷热黄昏时蟋蟀争鸣,四周一片安闲宁静只有我心里有点不好受我和农人汗索、拉巴斯神甫,还有大宅邸里的那位贵族大少爷,站在教堂门前闲谈其他的人围着我们站着,形成一个人圈酸玛丽来了,两眼望着前面,丝毫不向两旁顾盼,她的木屐走在鹅卵石路上,嗒嗒作响她一路寂然无声,仿佛走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有人说:“她连个招呼都不打,真该死!”另一个人喝道:“不要你的钱,至少可以打打招呼!”不知道是真聋还是装聋,她拉拉那块皱巴巴的脏头巾,擦擦眼睛,根本不理我们那位贵族说:“她越来越糟了神甫说:“可怜的女人⑦秋去冬来我和山村订的合约在初春满期我也得到通知,应召到非洲去服兵役不过衙门里的事处处耽搁,直到次年10月我才开始准备动身我的小汽车中塞满了箱笼包裹一大早就有人来送行大家都来了,只不见乖戾的酸玛丽车里堆满了东西:香肠、 火腿、刚从园子里摘来的鲜果。
小引擎吃力地转动,车子爬上最后一道山坡,村中最后一幢房子也在松林后消失了下坡后一路向南,那是未来的开始,过去的结束山风清凉,带着令人心醉的草香转过弯,路中央站着一个人,伸手叫我停车原来是粗糙瘦弱的酸玛丽⑧她的眼睛比芳馨的山风还要清甜她说:“我从早上6点钟就站在这里,冷得要死,等着向你说声再见她弯腰从一块山石后拿起5个鸡蛋,她养的那只母鸡——她唯一的财产——下的5个蛋她伸手把蛋送来:“医生,我没有别的东西好送给你她微笑着这是我一年多来初次看见她笑她自己5天没有吃,省下这些鸡蛋在她的艰苦境遇中,5个鸡蛋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这比阔地主送给我的肥美熏肉贵重得多⑨我想谢绝:“车里连一颗松子也放不下了她一定不肯收回:“我可不拿回去我拿出一只火腿,把鸡蛋放在车里,我原想和她握手,但情不能自已,我们互相拥抱她流着泪轻声说:“我喜欢你,我喜欢你!”为掩饰我的情感,我挥舞火腿,笑道:“我如果把这肥重的火腿放在鸡蛋上,就要压碎了你拿去吃吧,念着我这老太婆的眼睛深沉明亮,满是智慧,不以我送她的火腿为施舍她轻柔而羞怯地用手摸着我的脸:“医生,我爱你像爱我的儿子她拿着火腿走了⑩我行医至今,从来没有得到一份像酸玛丽在那个充满爱意的早晨送给我的那样美好而珍贵的礼物。
10.请从两个角度阐释“酸玛丽”中“酸”的涵义各不超过两个词)(2分) (1) (2)11.分析文中划线句对玛丽眼睛的描写,请说明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1)她有一双淡绿色的杏眼,眸子有玛瑙色斑点 (2)她的眼睛比芳馨的山风还要清甜 12.文中多处写到其他村民对酸玛丽的厌恶,简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13.有人认为最后“我行医至今”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10.答案:(1)寒酸 贫穷(2)尖酸 乖戾(或粗鲁 无礼)(每一空写出一个即可。
得1分,两空角度不能重复)解析:本文以“酸玛丽”为题,为了体现她的“酸”,文章从两个方面去写联系文章主旨,层对点答题,紧扣原文11.答案:(1)细节再现玛丽年轻时的美,与现在的老丑形成反差(对比),突出了玛丽人生的不幸和生活的艰辛2)描写玛丽见到“我”流露出的欣喜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