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沧州市苏基镇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河北省沧州市苏基镇中学2021年高二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21-22题 2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B.<400,>25 C.>400,<25 D.<400,<252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参考答案:C A2. 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如图所示读图完成20~21题20.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21.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机械化水平低 B.市场适应性强 C.对环境破坏严重 D.加重农民生产负担参考答案:C B3.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问题7. 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A. ③④ B. ①② C. ⑤⑥ D. ③⑦8. 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参考答案:7. B 8. A7.根据自转方向,左图呈逆时针方向,位于北半球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①②③④,其它位于南半球,C、D错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位于西半球的是①②,B对③④位于东半球,A错8.图中④点的坐标约是10°E、30°N⑧点坐标约是10°W、30°S,根据经纬网,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A对B、C、D错4. 下表表示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判断下列小题 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位置、交通及信息①●●●●●●●●●●②●●●●●●●●●●③●●●●●●●●●●④●●●●●●●●●●●35. 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A. ①黑龙江 ②上海 ③香港 ④四川 B. ①四川 ②香港 ③上海 ④黑龙江C. ①上海 ②香港 ③四川 ④黑龙江 D. ①香港 ②四川 ③黑龙江 ④上海36. 如果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①可能是埃及 B. ②与③肯定是发达国家C. ④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 D. ①可能是新加坡参考答案:35. D 36. D【35题详解】黑龙江省的资源丰富,且依靠资源发展重工业,排除A。
香港是依靠特殊地理位置发展转口贸易,自然资源条件不好,排除BC四川油气资源丰富,上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短缺,故④对,答案选D36题详解】A.埃及自然资源丰富,①不是埃及,A不对B.②③依靠资源发展经济,社会经济条件较差,一般不是发达国家,B不对C.中国、加拿大国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④不会是中国和加拿大,C不对D.新加坡依靠特殊的交通位置发展经济,本身自然资源较少,D对故答案为D5.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回答图中河流①②③④各河段雨水补给量最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B6. 右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参考答案:D7. 从甲地(80oE,70oN)到乙地(150oE,70oN),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A、 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参考答案:C8. 下列三图分别示意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8. 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C. 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 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9. 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 )A. 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 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10. 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③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分界线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线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参考答案:8. B 9. A 10. D试题分析:【8题详解】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甲区是东北平原,丙区是山东丘陵,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B对甲区位于东部季风区,不是深居内陆, A错 丙区是丘陵地区,海拔不高,气温较高,C错两区年降水量相似,不是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D错9题详解】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都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A对。
甲区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乙地面积小,丙地地形起伏较大,B错甲区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甜菜,乙、丙区是冬小麦,C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只在甲区分布,D错10题详解】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①对不是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②错半干旱和干旱分界,③对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是秦岭-淮河一线,④错9. 下列地区中盛产锡砂矿的是( )A.东亚B.东南亚C.西亚D.中亚参考答案:B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盛产滨海锡砂矿10. 能够防治农业污染的措施有 ①水体富营养化 ②生物防治 ③发展有机农业 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11. 地理科学广泛运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6. 南昌市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个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GPS和GIS17. 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①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②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8. 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A. 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 B. 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C. 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D. 计算城市绿地面积参考答案:16. D 17. C 18. A【16题详解】GPS起定位的功能, GIS起分析查询的功能,D对。
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其余选项可排除17题详解】用GI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①错;②GPS可定速度和高度,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②对;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③错;④用GIS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④错;故选C18题详解】居民区和公园附近的交通流量都很大,将三者叠加可以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12. 读我国某区域图,判断回答1~2题1.图1中MN一线东西两侧的城市密度差异显著,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历史 D.交通2.图2中两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点对比图,符合图1省区西部地区最主要运输方式特点的组合是A.甲 ① B.乙 ④ C.丙 ② D.丁 ③参考答案:1.A 2.C13. 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 B.冰川侵蚀作用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 D.海浪堆积作用的结果参考答案:A14. 读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8. 按成因分类,图中岩石属于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9. 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力侵蚀 B. 流水沉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参考答案:8. C 9. C本题组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沉积岩不同于岩浆岩和变质岩,它是外力作用形成的,具有层理性石灰岩主要物质是碳酸钙,具有可溶性特征,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地表水下渗,侵蚀地下岩石形成溶洞、暗河等,经漫长地质作用,其上覆岩层会变薄,最终坍塌形成天坑8题: 图示石灰岩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选C正确9题: 石灰岩具有可溶性,且具有垂直解理,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地下的石灰岩易被流水侵蚀,形成溶洞,地表覆层会变薄,最终塌陷形成开坑选C正确点晴】岩浆岩和变质岩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形成;岩浆岩又按其特征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区别主要是沉积岩有层理构造判断岩石类别时,层理构造是判断沉积的重要特征石灰岩最大的特点是石灰岩具有可溶性,且具有垂直解理,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容易被水侵蚀、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天坑是其一表现。
15. 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单位:米)示意图回答7~8题7.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P点向左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A.4条 B.5条 C.6条 D.7条8.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参考答案:7.C 8.B16. 在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大洋东岸寒流分布示意图的是参考答案:D17.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5.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 乙的比例尺最小参考答案:4. B 5. D【4题详解】纬线长度不等,由赤道向两极长度减小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 180°经线,而且同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