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制度实施的方案》.docx
15页管理制度实施的方案 管理制度实施的方案1 学校要发展,教学质量要提高,靠的是教师的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发展学校在硬件设施堪称一流的条件下,开始把重心转向了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软件建设,即师资队伍建设上来,旨在通过“榜样垂范、管理约束、自省提升”崇尚教师师德修炼;通过“同伴互助、專家指导、课堂锤炼”立足教师能力提高;通过“文化熏陶、科研引领、铸造名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开学初,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出台了分层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半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 一、制定方案 确定培养对象 在3月底和4月初学校相继出台了《学校“青梅工程”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和《学校“红梅工程”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并先后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青梅工程”的主要培养对象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新鲜血液,也是学校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共30人; “红梅工程”的主要培养对象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是未来的各级名师培养对象——五年教龄以上,且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科研水平的骨干教师,共29人,其中,已被评为区教学能手的有10人 两个培养方案目标明确,分别从教师的师德、理论素养、教学技能、教科研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青梅工程”方案中,学校将青年教师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见习期(工作第一年)、提高期(第二至第三年)、成长期(第四至第五年),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管理,分级培养,采取了相应的培养措施和考核办法。
实施方案****别突出了“做好‘七个一’”:写一篇教育教学随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一篇读书随笔,上好一堂精品汇报课,参加一次教师基本功竞赛,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或主持一个区级以上课题并针对三个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量化要求为了加大对“红梅工程”的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还专门聘请了区教研室主任和各科中学教研员担任该工程的專家指导组成员,并正式向他们颁发了聘书 二、搭建平台 提高业务水平 学校根据“青梅工程”、“红梅工程”两大教师培养方案,扎实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校本培训和业务评比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成效比较显著如针对青梅工程培养对象,学校先后开展了“我的一堂遗憾的课”案例评比、“教坛新秀”课堂选拔赛、参加当堂设计教案评比、“汇报课”、“精品课”评比、撰写教学随笔等活动;针对红梅工程培养对象,先后开展了校级“教学能手”课堂选拔赛、参加中考二模测试、撰写教学随笔、课题申报等活动等学校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活动,并组织相应的评委进行评价 教师注重学习,勇于实践,积极争优的良好氛围日趋渐浓,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内驱力,促进了教师实现自我成长:20xx年4月,通过校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的评选,5位老师被评为校级“教坛新秀”, 6位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能手”,4位老师被评为市第十批“教学能手”,4位被评为市第九批“学科带头人”。
三、科研引领 促进专业成长 20xx年,学校引导“青梅工程“、“红梅工程”的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为他们请来了專家作了关于课题研究的.讲座,学校分管^领`导和教科室主任也对老师申报的课题进行详细的指导和修改,20xx年学校申报区级以上课题超额完成指标,一般规划课题申报了9个(名额分配8个),个人专项课题申报了5个(名额5个),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去年有大幅度的提高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的积极性高,成绩好:在20xx年市教科研论文评选中,我校送审26篇论文,得奖22篇,其中区一等奖1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6篇;另外,还有十多篇论文送交省教育学会参评 学校现有109名任课教师中有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5名,高学历比率达67%; “青梅”、“红梅”两大工程的分层管理制度的实施,促进了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成为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坚队伍这两批教师的成长必将带动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也必将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 管理制度实施的方案2 一、经费的审批报销 学校的一切经费支出,由校长把关,总务主任负责实施,全体师生员工应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支持财会人员履行职责。
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经费开支中的重大问题 1、学校实行“一支笔”审核财务开支的制度,凡学校的一切经费支出都由校长签予以报销购置贵重物品价1000元以上须经校务会讨论决定 2、凡上级有关部门通知校领导,教职工参加的会议,外出听课,学术讨论会,参观考察,函授学习等的开支,必须经校长同意,在通知单上批文,附在报销单据上,经总务部门审核,校长签,按财务管理规定及时报销 3、学校同意购买的教学用品、办公用品、卫生用品、实验仪器及药品的报销,原则上应持有国家统一正式票,由购物人,财物保管员验收人签,总务主任签,校长审核签,及时报销手续不齐全者出纳和会计应予以拒报,否则,当事人和财会人员以作差错事故处理 4、财会人员发现在经费使用中,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或违反财经纪律的,应履行职责,向主任和校长汇报,及时处理,否则,作失职论处 5、学校的基建项目校长全权负责把关,预、结算签后予以支出 二、财物(校产)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公物采购、审批、管理做到计划购置,妥善保管,合理使用,责任明确,据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加强学校财产管理,是保证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本着勤俭办学的原则,全校师生员工必须人人爱惜学校财物,人人参与财物管理,上下一心,形成共识,切实加强财物的常规管理。
1、学校财产、物资的管理和使用,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的原则,实行管理人员责任制 2、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按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负责人和使用管理人员双重责任制根据校产分布情况,按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落实到处、室、班、组、人,谁用谁管,有奖有罚 3、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符合审核、采购、验收、报销手续,经会计和财物管理员按发票登记后,方可使用 4、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帐、册制度,做到帐册记录齐全、帐物相符,物价一致 5、总务处每学期对校产全面清查一次 6、各科室校产清册一式三份,总务处和有关处室财务管理员各执一张贴在本办公室内办公物品的使用情况作为评比先进办公室的一项指标,办公室内公物的遗失或损坏,各科室负责人应予及时查处 7、固定资产的减少,包括调出及报废、损、丢失、变价等都必须经过部门负责人,校产管理员的鉴定,填报“申报单”报校长室审批,总务处备案 8、班级课桌凳,卫生用具,教学用品,电器,设备等公物由班主任落实到人保管使用 管理制度实施的方案3 一、经费的审批报销 学校的一切经费支出,由校长把关,总务主任负责实施,全体师生员工应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支持财会人员履行职责。
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经费开支中的重大问题 1、学校实行“一支笔”审批财务开支的制度,凡学校的一切经费支出都由校长签予以报销购置贵重物品价1000元以上须经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2、凡上级有关部门通知校领导,教职工参加的会议,外出听课,学术讨论会,参观考察,函授学习等开支,必须经校长同意,在通知单上批文,附在报销单据上,经总务部门审核,校长签,按财务管理规定及时报销 3、学校同意购买的教学用品、办公用品、卫生用品、实验仪器及药品的报销,原则上应持有国家统一政工发票,由购物人,财物保管员验收人签,总务主任签,校长审批签,及时报销手续不齐全者出纳和会计应予以拒报,否则,当事人和财会以作差错事故处理 4、财会人员发现在经费使用中,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或违反财务纪律的,应履行职责,向主任和校长汇报,及时处理,否则,作失职论处 二、财物(校厂)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公物采购、审批、管理做到计划购置,妥善保管,合理使用,责任明确,据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加强学校财产管理,是保证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本着勤俭办学的原则,全体师生员工必须人人爱惜学校财物,人人参与财物管理,上下一心,形成共识,切实加强财物的常规管理。
1、学校财产、物资的管理和使用,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的原则,实行管理人员责任制 2、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按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行政负责人和使用管理人员双重责任制根据校产分布情况,按使用单位和存放地点,落实到处、室、班、组、人,谁用谁管,有奖有罚 3、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符合审批、采购、验收、报销手续,经会计和财物管理员按发票登记后,方可使用 4、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帐、册制度,做到账册记录齐全、帐物相符,物价一致 5、总务处每学期对校产全面清查一次学期结束前) 6、各科室校长清册一式三份,总务处和有关处室财务管理员各执一张贴在本办公室内,办公室的办公用 品、卫生用品、电器等分别采用包干使用的方法,办公物品的使用情况,作为评比先进办公室的一项指标,办公室内公物的遗失或损坏,各科室负责人应予及时查处 7、固定资产的减少,包括调出及报废、报损、丢失、变价等都必须经过部门负责人、校产管理员的鉴定,填报“审报单”报校长室审批,总务处备案 8、班级课桌凳,卫生用具,教学用品,电器,设备等公物由班主任落实到人保管使用 管理制度实施的方案4 为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要求和精神,结合我校岗位设置方案及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学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设岗,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坚持按岗位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平稳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设置岗位情况 学校设置岗位总量1386个,其中:管理岗位243个,专业技术岗位1046个,工勤技能岗位97个.主体岗位是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75.5%.专业技术岗位主系列是教师系列,教师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是776个,占岗位设置总量的56%.辅系列岗位为工程技术,教学科研实验,图书资料,档案资料,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其他专业技术系列,辅系列岗位最高级为三级. 管理岗位名称,等级,数量 管理岗位总数243个,占学校岗位总量的17.5%.其中:五级以上46个,六级39个,七级78个,八级51个,九级29个,十级0个. 1,学校领导岗位8个.其中:三级职员2个,名称分别是院党委书记,院长;四级职员6个,名称分别是院党委副书记,院纪委书记,副院长; 2,内设机构领导岗位77个.其中:五级职员38个,名称分别是机关各职能部门处长,系党委书记等;六级职员39个,名称分别是机关各职能部门副处长,系行政副院长等; 3,其他管理岗位158个.其中:七级职员78个,八级职员51个,九级职员29个,十级职员0个.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数量及结构比例 学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按15:30:47:8设置;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中的二级,三级,四级之间的比例为1:3:6;副高级岗位中的五级,六级,七级之间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中的八级,九级,十级之间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中的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高级岗位的数量适当向教师岗位倾斜,其他专业技术适当压缩.教师岗位的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和初级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