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女研究报告.docx
5页妇女研究报告 家庭――女性工作的主要羁绊摘要:当今社会中,女性工作中性别歧视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在私营企业中,这个现象更是突出虽然从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男女就业比例正在趋近,但仔细去深究数据来历,结合社会现实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还是可以找到很多性别不平等的现象本文就女性在企业工作中遭到的性别歧视现状,分析产生性别歧视的原因,并提出家庭是是女性在企业工作中的最大羁绊,深入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关键字:性别歧视;女性主义;自从十九世纪末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的到来,关于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的不平等待遇问题一直以来就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在二十一世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大国,也渐渐开始关注女性在社会中潜在的不平等问题虽然从每年的官方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男女比例大致相等,但细致分析男女就业情况、职业分布及待遇分布后,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男女在就业比例及工资待遇方面明显存在差距1.女性在私营企业遭受性别歧视的现状吉登斯在其著作《社会学》(第四版)中深入分析了女性在工作中的不平等问题,笔者将此与中国女性在私营企业遭受的性别不平等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到一下特点:1.1职业种类及权力分布差异很多女性集中在没有多少权力和晋升机会的工作上,而男性拥有更有权力和影响力的职位上。
比如,08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14名委员长里女性人数只有3名,只占总数的21.4&,而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男女人口比例为51.5/48.5这种现象在私营企业更为严重很多女性在私营企业应聘时会因为潜在的性别歧视而失去竞争机会另外,存在男性和女性从事的工作类型分化趋势很多女性只能从事那些被认为是“女性更合适去做的工作”比如,全国清洁工大部分为女性更多的女性会在办事员、秘书、个人服务及“其他类型的简单工作"中就业Crompton1997)1.2女性更倾向于兼职工作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家庭外从事全职工作,但是很多女性还是更倾向于兼职工作这一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吉登斯2001)为什么女性更容易从事兼职工作呢?主要在于兼职工作的灵活性女性要更多地考虑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兼职工作有利于她们随时可以推出就业市场而专心从事家庭活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家庭已经成为很多女性就业的羁绊1.3工资待遇差别中国就业女性的平均工资依然低于男性,尽管同工同酬这一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相关法律也出台保障女性在工资待遇上的权力,但工资待遇差别依然很严重。
见表1-1)表1-1职业女性及其配偶收入差距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事报酬较高的专业性职位,这和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有密切关系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但在职业上层发生的进步会迅速被服务业中从事低薪酬工作女性数量的巨大而抵消随着中国服务业的发展(见表1-1),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服务行业,而大部分服务行业属于无需高级技能的行业,酒店餐厅里大部分服务员都是女性,正是这种类型的服务行业薪酬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表1-2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全国人口数量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内的变化2.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分析2.1历史原因谈到性别歧视,就不得不从历史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私有制的出现,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男性在生产方面比女性要更有能力,并且在掠夺战争中,男性也更具有战斗力,这是人类从母系氏族走向父系氏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后随着私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忽视了女性原来的地位和权力归根结底,这是女性在身体体制方面与男性差异造成的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历史选择男性作为生产力的主导是一种社会的自然选择结果而在男女生理差异的背后,是一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去决定性影响人天生有欲求,不知满足是人的天性。
在看到男性的生理机能带给人类的贡献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淘汰了原来处于被人尊重地位的女性2.2文化及政治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人类发展到以男性为主导的父系社会时,兼并和扩张成立合理的事实于是产生了一个更大的人类团体,这是国家的雏形,并形成了一个政治体系为了维护政治体系的稳定,人们开始利用思想来控制国家中国的“三纲五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夫为妻纲的主要作用是稳固政权统治,从思想上控制整个国家民众说到底,女性在这一时期无非是政治的牺牲品从政治需求衍生出的文化开始在人们心里蔓延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深刻印在了民众心里女性一出生就开始受到这种文化氛围影响,并接受这种氛围下的社会化,继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不断巩固这样一个理念:男女不平等是一个既定事实,也是一个合理的事实这种理念指导现在还在影响着中国人2.3家庭因素因为文化的影响,女性在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并被认为是只适合在家里来做全职太太在经济上,男性是一家之主,从社会立场看,男性代表家庭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今天的婚姻,大都仍沿袭这种传感的形式,首先,婚姻对女孩子的压力,远较对男子的压力为大在许多社会阶层中,女子除了结婚之外,实无其他出路。
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女性更加重视自己的婚姻,这也在心理上让女性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并被视为是理所应当的很多男性在思想上仍有:女性只有家务劳动和生育的作用虽然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但因为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影响,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都不会特别重视女性,认为她们随时都有可能怀孕回家待产,这样就不得不支付更多的劳动报酬,提高生产成本,从而降低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3.家庭是企业女性的主要工作羁绊3.1家庭分工女性主义社会学家已经对男女之间诸如育儿和家务等食物的分担做了研究,认为尽管较之以往更多的妇女走出家庭进行有偿工作,但妇女依然继续承担着家庭事务的主要责任,闲暇时间较少甚至有社会学家认为,妇女在家中的无偿家务劳动为总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女性作为家务的主要承担者,在面对家庭及公司事务时总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个先私后公的行为模式社会学家AnneOakley做过调查,她把家务劳动看作是一种工作形式调查表明:全天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可能会有被孤立,并缺乏内在满足感,在她的研究中,家庭主妇发现家务劳动非常单调,而且她们会给自己的工作设立某种标准。
当难以达到此标准时,她们会感到压力很大吉登斯2001)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女性在工作时不能够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她们总是会挂念着家里的事务,因为如果她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内心会有更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来自她们的一种非理性观念,即女性一定要承担起家务劳动,否则她就是不称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走出家庭就业的女性要比那些全职家庭主妇在晚上承担更多的家务,并在周末工作更长的时间吉登斯2001)为什么在女性走出家庭工作之后依然要承担起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其实,还是一个文化氛围的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纲常伦理已经如同基因一般深深沁入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在这些看似里所应当的事情后面,很少有人会去具体的反思,为什么会存在女性一定会承担成多的家务这一事实正如刚才所分析的那样,因为种种原因,女性在社会中会受到更多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对待,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从家庭观念开始的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早期社会化的作用当人们在家中受到此种社会化影响之后,会很自觉的将其推广到社会中去,于是女性家庭照顾者、温柔、体贴等刻板印象就形成了,继而,这些刻板印象继续在每个家庭中的社会化过程中起作用因为家庭社会化及对女性的刻板印象,私营企业更多的会将女性看作弱者,认为他们并不适合本公司的工作,即使是胜任,也只是将一些无关紧要的、没有太多晋升机会的工作交给女性,以此来堵住那些女性主义者的批判,敷衍国家法律的规定。
另外,因为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务,不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以至于给私营企业主一种得不偿失的感觉企业主认为,他们付给员工薪水就应该购买到员工尽量全心全意的工作,而不是那种一天到晚想着晚上给老公做什么菜,孩子最近是否认真读书之类事情的人3.2家庭的照顾者角色――女性家庭权利问题笔者在此所谈到家庭权利主要是指经济支配及家庭重大事情的参与讨论权利,而像其他诸如家庭暴力等权利问题,在此不作过多分析下表是家庭事务权利调查表表3-1)表3-1家庭权利分配调查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女性在家庭生活的权利更多的集中于日常生活、孩子教育、家庭联系这几个方面而在关键的住房问题上,只有四分之一的女性可以在住房财产登记中填写自己的名字,值得欣慰的是,在个人存款方面,女性有个更大的权利,数据表明,男女在存款控制比例大致相当从上面对数据的简单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女性拥有更多权利的家庭领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家庭照顾角色的扮演女性不知是承担诸如情节和抚养孩子这类的家庭事务,她们还要抽出大量的精力去应对家庭照顾中的情感劳动比如,家庭成员若是生病,女性会不自觉的承担起照料的角色,而家庭成员对此也司空见惯,觉得这样理所应当正因为如此,女性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照顾中。
很多企业主都不会将女性安排在权利较高的工作岗位上加上中国法律规定:女性产假,除国家规定产假外,增加30天产假,并给予男方护理假15天婚假、产假、护理假期间,工资、奖金照发这更加大了私营企业的人力成本,公司在女性产假期间需要付出双倍的工资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而企业本身是以盈利为目的机构,它的主要宗旨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招聘女性员工,对于她们以后的产假及女性对于工作的“不尽心”与企业本身的文化相违背,加上社会大背景下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及千年来的文化影响,更是造成了企业主对于女性员工的不放心于是,女性在私营企业中遇到的性别歧视也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而对于女性来说,造成这种情况最大的因素则是她们尽力去维护的家庭二、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推进中国妇女社会工作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只有帮助社会中弱势的妇女群体与其他人群一样,获得公正和平等,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妇女社会工作要求妇女工作者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到最需要帮助的妇女人群中,就像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