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物质性质的探究.doc
4页准旗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教案课题: 1.4物质性质的探究科目化学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主备杜晓霞 授课时间______ 年 ____ 月 _____ 日教学地位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性质探究”,要求学生理解探究的思维方法和步骤,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 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容 3.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4.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5.感受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及内容教学难点如何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和性质的区别学情分析学法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点拨、引导、板书设计1.4物质性质的探究一、 物理性质1、 概念:物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2、 物理性质的内容: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溶解性二、 化学性质1、 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2、 化学性质的内容: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毒性。
注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性质是否通过化学性质才能表现出来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在语言表述中常用“能”、“会”、“可以”“是”等词语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联系:物质的性质是变化的内因,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决定反映 性质 变化教学流程及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修改意见 二次备课一、导入【教师】复习提问: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并举例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和区别【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我们上节课在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提到的物质的颜色状态等属于物质的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性质通过复习引课二 、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学生】阅读课本20页的内容及表格【教师】通过阅读回答1物质的固有性质可分为几种?2根据什么进行的分类?怎么分的?3.表格中列举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学生】小组代表回答问题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变现出来.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3.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溶解性教师】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用人的感觉器官去感知或用物理方法去测定确定而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板书】化学性质的内容: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补充】化学性质则必须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学生】课本21页讨论与交流【教师】根据9幅图片回答问题1.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体现了什么性质?【教师】提问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学生】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主要区别是:性质是否通过化学性质才能表现出来 【教师】 本节课学习的物质的性质和上节课学习的物质的变化有何区别和联系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板书】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在语言表述中常用“能”、“会”、“可以”“是”等词语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联系:物质的性质是变化的内因,变化时性质的具体表现决定反映性质 变化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并展示带着问题阅读提高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教师同时板书通过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分为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测定,而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实验去观察和确定下节课我们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一下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来体验一下科学探究的过程布置作业导学案习题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