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选择题及答案.pdf

15页
  • 卖家[上传人]:lsj5****2131
  • 文档编号:192903809
  • 上传时间:2021-08-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8.9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文赏析选择题及答案解析 班级:姓名: 期中前古诗词 12唐诗五首 1、野望 /王绩 2、黄鹤楼 /崔颢 3、使至塞上 /王维 4、渡荆门送别 /李白 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课外古诗词诵读 6、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7、龟虽寿曹操 8、赠从弟(其二)刘桢 9、梁甫行曹植 期中后古诗词 24诗词五首 10、饮酒(其五) /陶渊明 11、春望/杜甫 12、雁门太守行 /李贺 13、赤壁/杜牧 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课外古诗词诵读 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 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 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1、野望 /王绩 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 望” 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 、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徙倚”, 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 月明星稀,乌鹊 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 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 “ 望” 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写远景、动态 ,侧重细致刻画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 写人,写 静态、近景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所描绘的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 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 呈现出忧郁、孤独、冷清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与外物的反映 D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 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 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 齐 2. 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 自号“东皋子” B王绩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 世做出来重要贡献野望是其代表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五言绝句 C诗人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对田园生活,也 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 现 D全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 怅、孤寂的情怀。

      【答案】 1、D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静态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动 态 2、B 是五言律诗,不是绝句 2、黄鹤楼唐崔颢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答案】 1、B 颔联没有描绘高耸的雄姿,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也为下文写乡 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使至塞上 王维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 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 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 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 路途之远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 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 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 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 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3、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 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 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 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 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答案】 1、B【解析】 “ 雄奇壮美 ” 而非“ 明媚秀丽 ” 2、B【解析】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 蓬”“ 雁” 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 的孤寂、飘零之感 3、D【解析】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 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 4、渡荆门送别李白 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 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 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 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 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答案】 1、C C 项第一幅画应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画应是“天边云霞图” 5 、钱塘湖春行 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 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 乱” 、“ 迷” 、“ 没” 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 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 孤寺” 起,以 “ 白沙堤” 终,从点到面,又由面 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冬日沉睡中苏 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诗人用 “ 乱” 字勾画了百花竞放、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用“ 没马蹄 ” 写 出了西子湖畔春草 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这首诗能紧紧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把西湖描绘得生机 盎然,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答案】 1、C 不是暮春,而是初春的景象 2、C 不是深密,而是浅密 6、庭中有奇树 1、下列对庭中有奇树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奇树”奇而无人观赏,繁茂而无法馈赠,主人公内心的空虚、 寂寞,感情的没有寄托、没有慰藉 B 、“馨香盈怀袖”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路远莫致之”使一 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这是心灵长期的创伤,也是表达技巧的艺术曲折 C 、诗歌的结尾“此物何足贵”,自嘲自讽起来,最后才点题,不足贵的花儿 连同女主人公自己的感情, 之所以仍然要 “贵”,是因为离别太久 不再思念 了 D、这首诗在用词造句上很讲究馨香盈怀袖”,一个“盈”字,表面意义是 花香充满,四处漫散;实际上,女主人公的感情也太丰富了,洋溢出来了,“怀 袖”已盛不下了 此时的女主人公, 面对繁茂的鲜花, 想到远方的心上人, 用“馨 香盈怀袖”来加以表达深层的隐蔽的感情 【答案】 1、C 、诗歌的结尾“此物何足贵”,之所以仍然要“贵”,是因为离别太久, 相思太久,只能折花寄怀了 7、龟虽寿曹操 1、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

      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 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 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 要求自 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 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 人常用以 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 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答案】 1、B 全诗的核心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赠从弟 1、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 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 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 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答案】 1. C 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错误,正好反了 9、梁甫行曹植 1、下列对 ,梁甫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梁甫行中,以白描的手法,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现了诗 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B、“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是说天下的自然环境不一样,所遭受的风雨 灾害也不一样言外之意是说,海边气候潮湿,风雨狂暴,海啸龙卷风也时有发 生,是不适合人生存的地方这两句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 C、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痛苦啊,海边的人民,他们生活在荒野草丛 林木中,多么荒凉,多么凄惨 D 、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反映出 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答案】 1、D 是侧面描写,反衬 10、饮酒(其五)陶渊明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饮酒是陶渊明归隐后陆续写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 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B.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 适。

      D. 本诗在客观事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 境深邃 2下列理解有误的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 我合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 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3、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建造房屋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4、关于饮酒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抒 发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B“悠然”二字用得很妙,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境诗人“悠然” 所见南山之景,也是有意所见 C诗中巧妙运用顶针修辞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即指自然之趣,又指人生真谛。

      5、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