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政和工夫由来的传说故事.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13668119
  • 上传时间:2021-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54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政和工夫由来的传说故事相传南宋,遂应场银矿的工地上来了一位年迈的老头,他衣衫褴褛,卫生脏乱,只见 他一只手拿着打狗棍,一只手拿着一块粗碗一边走一边吆喝:谁家有茶喝啊!谁家有茶 喝啊……遂应村的人和工地上的人懒得搭理他,就是回答他两个字:“没有! 老头子 依旧不停吆喝老头摇着头往东走到村头的一棵大樟树下,不走了,抡起手中的铁锤,叮叮当当地凿 村后那块见不到土壤的岩石傍晚,天空下起瓢泼大雨正好,王大娘路过见他非常可怜, 便领他到家里住下,乂端水给他喝老头生气道:“遂应村的人实在是太小气了,连一碗 茶都舍不得给我喝王大娘非但不生气,却返身进屋,拿来水壶,掀起壶盖说:“兄弟, 您看,我们也是这么喝的呀,我们这里没有茶哩! " 老者这才罢休,就此在王大娘用茅草盖的房子住下王大娘每天招待他,住了整整一 年,依旧不停地凿那块岩石一天早晨,他对王大娘说:“今天我要走了,你是好心人, 你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为了报答你这几棵茶树苗送给你,并传授种茶制茶的方法 随后,便驾驾往南而去了王大娘根据老者的话照做,这几棵茶树苗随即就在岩石里生根发芽王大娘精心料理, 树苗长得枝繁叶茂一家人因此就富裕了,带着乡村人家家户户种茶树,制作茶叶,发家 致富。

      王大娘为了答谢仙人,给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儿子改名叫叶岩茶那叶岩爱唱山歌,每 当锄完茶山,就唱起来:岩茶千棵伴山闵,浪花万朵伴龙王,天上星星伴月亮,地上谁伴 种茶郎?歌声被当年那位神仙的女儿听见了她变成一个青衣翠袖的姑娘,望着叶岩茶,唱起 歌来:翠茶自有绿衣裳,茅屋也有燕伴梁;不爱金银和车马,只求做对好凤凰叶岩茶觉得奇怪,追上前一看,只见那位仙女正在挥动锄头,锄地种茶,她手勤脚快, 锄呀,种呀,转眼之间,就种下半山苗子,啊!满山满岭都长起青茶了!叶岩茶高兴极了, 他走上前去,与仙女手挽手,双双回到小屋里他们结了婚,相亲相爱,以种茶为生日 子过了一天乂一天,茶树种下一山乂一山历史记载政和工夫始于1826年在武夷红茶出现之后,传至政和而政和工夫的出 现则是乂一场矿工起义开始的矿工起义失败明正统七年,朝廷官吏欺压爆发了以叶宗留为首的银矿工人起义义军征战在在闽浙 赣各省一带,影响深远但不久即被朝廷镇压,银矿却从此衰落,不少人失去了生计叶 宗留起义失败被杀后,他的后人躲到了遂应场虽然没有再受到追击,但如何谋生呢?政和工夫由来的传说传说,一位外乡人到此,他看到山崖间的奇根,因而入村问叶氏人家讨茶喝,主人捧 出的竟是白开水。

      外乡人起初怪主人家刻薄,后来才知道他们不识奇极外乡人便将茶叶 采摘和加工技术传授给叶氏人家茶做出来,清香扑鼻,回甘,饮后神清气爽回头再看 外乡人,竟然杳无无踪迹叶氏人家才知道是仙人给他们指茶来了于是,便给山崖取名仙岩山,茶取名仙岩茶一种是具有高山品质的小叶种茶,一种 是政和大白茶如今全县最老的植株,人称“茶榜”的政和大白茶依然在村头伫立叶氏 定居遂应场,世代种茶做茶,子孙开枝散叶,人口一天天多起来,取代了原先的吴姓和董 姓成为主要居民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 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政和工夫红茶产自政和县,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久负盛名当年的福州茶行凡 是“遂应场仙岩工夫”政和工夫红茶的前身标号者,便优先开盘,售价倍高清光绪初年 1879年,政和工夫红茶也由原来的当地菜茶改为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品质进一步提高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