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音乐领域教学模式.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00960588
  • 上传时间:2023-08-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d...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一、歌唱活动的教学模式〔一〕示范—模仿式1. 程序和策略〔1〕引出主题引出主题即教师用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方式导入新歌新歌导入的方法有教具导入、情境表演导入、故事讲述导入、游戏导入、经历导入和直接导入等〔2〕反复范唱幼儿善于模仿,教师的范唱不仅要有正确的唱歌技巧,更重要的是还应该有对幼儿的真挚感情,把幼儿当成亲切的听众幼儿听教师富有情感地唱自己喜爱的歌曲,比听声乐技巧高超的歌唱家的演唱更加喜爱,倍感亲切教师在范唱中还要有一定的教学艺术例如,教师在范唱前先暗示幼儿,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知道教师要唱歌了,自己要好好听,心理上有所准备另外,在唱歌过程中教师要使每个幼儿都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与他们能有视线的接触,面对幼儿使幼儿听清歌词,看清口形及面部表情并产生情感交流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唱一般是三次左右,范唱的方式可以有清唱、操作教具唱和配上伴奏唱等〔3〕分析歌词分析歌词这一环节应尽可能做到生动、灵活、简短和有艺术性,而不是枯燥、呆板、冗长、机械地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或让幼儿反复屡次地背诵。

      分析歌词的方法很多,除谈话讲解之外,还可采用故事、挂图、绘画、情境表演等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应考虑不同年龄班的幼儿的特点这一环节应与教师范唱交替进展〔4〕全曲带唱全曲带唱即教师完整地、有表情地、一遍一遍地重复演唱歌曲,幼儿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反复跟唱用这种方法教唱新歌,可以保全整首歌曲的意义、情绪和形象的完整性在学唱过程中,较容易引起幼儿相应的情感体验又因为是整首歌曲跟唱,幼儿必须自己动脑筋去记忆,去想:这一句唱完了,下一句是什么这样就使幼儿的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使幼儿能够以主动的态度去学唱新歌开场带唱时,速度可稍放慢,起音也可以降低半度音或一度音;当幼儿逐步会唱之后,再回到原来的调子,采用应有的速度不要急于用伴奏〔5〕分句教唱采用全曲带唱的方法,歌曲中的歌词、旋律、节奏上的一些难点可能得不到解决,幼儿对于歌曲细节的把握也可能较为粗糙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分句教唱的方法,即教师范唱一句,幼儿模仿一句,把歌曲中难唱的句子单独抽出来重点教唱〔6〕反复练唱在这一环节中,尤其应防止的是单调的重复练习教师应想方法采用各种吸引幼儿的方法,让幼儿在愉快、有兴趣的情境下进展练唱,以到达预期的目的。

      可以采用的练唱的方法有:幼儿边唱边表演,边唱边用手拍歌曲的节奏,边唱边画出歌曲的节奏,边唱边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用游戏的方法练唱,用接唱的方法练唱等练唱的组织形式有全体唱、局部幼儿唱、单独唱等选择练唱的组织形式及方法时,应注意不要为变化而变化,不能流于形式而要讲究实效,应使幼儿在各种变化的活动中受益另外,为了防止幼儿疲劳、积极性下降,在一节课中,让幼儿练唱的次数不能过多,要适可而止,可将练唱分散到课后的其他时间中进展2. 教学范例歌唱活动:找找祖国在哪里〔中班〕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带给我们愉快的情绪,辨听这首歌曲的速度不快又不慢,即中速〔2〕学习用断顿的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旋律中的休止符〔3〕使学生学习唱歌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爱祖国的情感活动准备在认知活动中认识地球仪活动建议〔1〕出示地球仪教师说前两句歌词内容,同时请幼儿出来找找中国的位置在哪里在幼儿找到以后,教师用后两句歌词内容来肯定〔2〕教师介绍歌曲名称后范唱歌曲〔3〕教师再次范唱,全班幼儿为教师的范唱拍手伴奏教师提问:刚刚,你们为教师拍手伴奏时,是快快地拍手还是慢慢地拍手〔4〕教师又一次范唱,幼儿认真地辨听歌曲的速度教师:这首歌曲的速度又不快又不慢,所以说是中速的。

      〔5〕幼儿跟着教师轻声学唱歌曲〔6〕教师抽出有休止符的那几句进展范唱,重点让幼儿用断顿的方法来表现歌曲中的休止符〔7〕请愿意出来唱的幼儿站在集体面前放声唱〔8〕全班幼儿完整地演唱附: 注:该活动设计选自新世纪课程幼儿园教师用书?音乐?〔新版〕上册,新世纪出版社出版3. 特点分析歌唱活动中的示范—模仿教学模式主要在幼儿第一次接触新歌曲时采用,突出了幼儿歌唱教学以听唱为主的特点,注重幼儿对歌词及歌曲性质的理解,教幼儿学唱新歌时能做到循序渐进,突出重难点〔二〕熟悉—加工式1. 程序和策略〔1〕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知有些歌曲在未正式教唱之前可以先让幼儿欣赏,使幼儿在欣赏过程中对歌曲产生初步的印象,尤其是对歌曲的旋律有耳熟感,从而产生学唱的兴趣和愿望,便于学唱心理学研究说明,儿童对于似曾听过、看过的东西,学习的积极性最高〔2〕整理加工已有经历教师可通过谈话、再次演唱、操作教具等方式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3〕全曲带唱〔4〕分句教唱〔5〕反复练唱2. 特点分析幼儿歌唱活动中的熟悉—加工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利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幼儿有时机反复听到即将要学习的歌曲,采用此模式可以抑制正式教唱时由于幼儿对歌曲生疏而出现的教师范唱、幼儿学唱次数过多且效果不佳的现象。

      〔三〕分解—累加式1. 程序和策略〔1〕分别熟悉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读活动、韵律活动等的材料分别加以使用,使幼儿初步掌握之〔2〕全曲带唱〔3〕分句教唱〔4〕反复练唱2. 教学范例歌唱活动:小树叶〔大班〕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表现断顿与连贯,感受、表现强与弱,学习运用“男声〞、“女声〞、“独唱〞、“齐唱〞等演唱处理方式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2〕教幼儿运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声音表情的知识、技能来表现同情与关心、勇敢与热情两种不同的情绪〔3〕鼓励幼儿使自己的心情、歌声与大家相一致,共同体验和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活动程序〔1〕教幼儿学唱新歌① 观察秋天落叶的情景,引导幼儿想像并议论:假设自己是一片小树叶,离开妈妈后会有怎样的情感体验② 学习按音乐的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幼儿在朗读时尽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主要表现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音量、音色的变化上〕③ 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情绪弹奏歌曲的曲调各一遍,请幼儿指出每一遍各是表现哪段歌词内容的,并鼓励幼儿尽量说清楚自己的理由④ 请幼儿集体随琴声填入歌词唱出〔2〕处理歌曲① 教师用连续和断顿的唱法分别示范唱第一段的第一句,请幼儿指出哪种唱法更适合表现该段歌词所要表现的感情。

      第二段的做法依此类推教师指导幼儿练习使用这两种唱法分别演唱各段,鼓励幼儿边唱边体验小树叶的心情,力争追求更好的表现效果② 教师请个别幼儿轮流对演唱形式和表演要求提出处理建议,并要求他们尽量说出处理理由,然后组织全体幼儿按这些方案一一尝试在这一活动中,所有的方案都应该是可行的,可以提出适当理由的如果提出建议的幼儿一时讲不清,教师可给予暗示或帮助〔3〕供教师参考的方案及理由a. 第一段独唱,第二段齐唱一个人唱更轻,更柔和,许多人唱更响,更勇敢这种形式像一个小朋友关心地问许多小树叶,许多小树叶一起勇敢地答复b. 第一段齐唱,第二段独唱许多人唱,表现许多小朋友都很关心小树叶,人多了可让每个人都努力唱得更轻,更慢,更连贯;一个人唱,表现小树叶一个人离开妈妈,没有小伙伴在一起也不害怕,更显得他很勇敢,人少了可以努力唱得更响,更快,更断顿有力c. 第一段女孩子唱,第二段男孩子唱女孩子更善于表现温柔,男孩子更善于表现勇敢d. 第一段男孩子唱,第二段女孩子唱男孩子也会同情和关心别人,他们也会努力用更轻、更慢、更连续的声音来唱;女孩子也能不怕困难,在一个人离开亲人和小伙伴时也会表现得很勇敢,她们也会努力用更响、更快、更断顿有力的声音来唱。

      附: 注:此范例选自?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许卓娅编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3. 特点分析用分解—累加式教幼儿唱歌,能使歌曲中的各要素,尤其是难点局局部散、突出,便于幼儿领会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性质,也便于幼儿学唱全曲此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节奏、歌词、曲调有一定难度的歌曲〔四〕创造—熟悉式1. 程序和策略〔1〕学唱一段歌词可采用歌唱活动教学模式一的方法让幼儿学唱一段歌词〔2〕不断填唱新歌词或改变歌曲的表现手段及演唱形式,让幼儿在这些创造及变化中反复熟悉歌曲的曲调可以改变的歌曲表现手段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和音色等可以改变的演唱形式有齐唱、接唱、领唱、分角色唱、边伴奏边唱、边唱边做动作、边操作教具边唱和边唱边表演等如果要让幼儿填唱新歌词,那么应选择歌词内容紧凑、富有韵律感、中心词突出的歌曲,歌词中要求改变的成分应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可从替代某个名词、动词、象声词到替代整个句子在创编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活动中集体练习的密度,努力使大局部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有更多的时机动脑、动嘴、做动作,使全体幼儿保持高度的积极性,防止创编活动成为少数幼儿的活动2. 教学范例歌唱活动:表情歌〔中班〕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表现切分音,感受、表现节奏型××|×××|,感受、表现快乐的情绪。

      〔2〕教幼儿学习根据指定的情绪为歌曲创编新词和有关的动作,并用有表情的歌声和身体动作加以表现〔3〕引导幼儿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注意观察他人的表演活动程序〔1〕引导幼儿学会有表情地、准确地唱这首歌和准确、自然地随节奏拍手〔2〕幼儿学习创编新歌词和新动作① 教师提出问题:快乐时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示要求幼儿创编新歌词和新动作,如“我快乐我就哈哈笑〞,“我快乐我就扭扭腰〞等等② 教师请要求创编的幼儿用清楚的声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全体幼儿然后,再由创编的幼儿带着全体幼儿进展表演③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生气的时候会怎样我们难过的时候会怎样要求幼儿创编新歌词和新动作,如“我生气我就跺跺脚〞,“我难过我就轻轻哭〞等等④ 幼儿用方法②进展交流和练习⑤ 教师引导幼儿用正确的速度和力度来表现新编歌词的内容〔3〕教师有表情地弹奏歌曲的前奏,让幼儿指出教师所表现的是何种情绪然后,请幼儿根据前奏暗示的情绪,用相应的歌词、动作及正确的表情来演唱附: 注:此范例选自?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许卓娅编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 特点分析该活动通过让幼儿创编歌词及动作,到达了在创造中熟悉歌曲的目的采用该教学模式更重要的还在于引起幼儿参与、表现和创造的强烈兴趣,引发幼儿的联想,锻炼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丰富和提高幼儿对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有利于开展幼儿对音乐积极主动的态度倾向及提高幼儿探索、创造音乐的意识和技能。

      二、韵律活动的教学模式〔一〕示范—模仿式1. 程序和策略〔1〕引出主题,熟悉音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考虑采用哪些方法来引起幼儿的注意、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以运用教具引出主题,如:教“兔跳〞动作时,教师可先用一小兔的木偶演示小兔随音乐跳动的情景,然后带着幼儿一起学习“兔跳〞动作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表演引出主题,如:在教“鸡走路〞前,教师戴上鸡的头饰,装扮成一只鸡,一步步走出来,捉捉虫,喝喝水,抖抖翅膀,幼儿看得入神,自己也会迫切地想模仿教师那样做一只鸡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猜谜语等形式引出主题在此环节中,应尽可能地让幼儿感受音乐〔2〕反复示范模仿在幼儿韵律活动中,尤其是舞蹈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教师的动作应成为幼儿的范例,要做得正确、合拍、自如,示范时应站在能使每个幼儿都看得见的位置上:可面向幼儿用“照镜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