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从“2010年十大假新闻”谈起新闻传播学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13792315
  • 上传时间:2022-06-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从“2010年十大假新闻”谈起_新闻传播学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传媒技术与报道方式的改进突破,新闻记者队伍日益壮大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商业化趋势日渐明显,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利益驱动,使得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真相,有违新闻真实性的种种行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闻记者》评选出“2010年十大假新闻”产生以及报道的特点,探讨新闻记者在工作中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为新闻工作与媒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假新闻;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负面影响也日渐产生近年来,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新闻媒体或记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1]为了匡正新闻理念,警戒新闻工作者,营造良好的新闻环境,《新闻记者》连续多年评选每年度的十大假新闻  2011年初,又评选出了包括“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以及“金庸去世”等受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则新闻不一定报道得多么生动,但真实性是必备的假新闻的出现离不开记者的报道,记者是新闻报道的亲历者,真实客观全面地报道社会现象是记者基本的职业素质,而虚假新闻的出现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与专业理念匮乏的突出体现关于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操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四条就是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利益驱使、观念缺乏、管理失误等一系列因素均是造成记者报道失实的原因通过分析十大假新闻的产生环境与报道方式,我们能够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有初步的了解,真正做到真实全面客观的报道是每一个新闻记者必须秉承的职业理念与道德操守  一、2010年十大假新闻的案例分析  “捍卫新闻真实”一直是《新闻记者》高举的一面旗帜在2010年的十大假新闻的评选中,各种错误频繁出现,不论是记者职业水平的不足还是道德理念的缺失,都是假新闻出现的重要因素本文列举十大假新闻中的三组案例,具体分析新闻出现虚假失实的表现与特点  案例一: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  2010年3月30日《重庆时报》和《华西都市报》分别报道了中国作协在重庆举行会议时,有的作家入住五星级酒店,甚至是总统套房,吃的是2000多远一桌的宴席等等奢华的行为。

      而事实真相确实全体与会人员入住的都是宾馆平日标准的客房与自助餐,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奢华,而是简约要求在此报道出现不久,《华西都市报》与《重庆时报》均发表致歉信,向作协与广大读者道歉,说明自己的报道失实,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  当下的新闻界,利益驱使以及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已经成为主导新闻报道的主要力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虚假报道、新闻失真等现象层出不穷为了满足社会上主流受众以及广大分众的阅读需求,满足娱乐心理的要求,记者纷纷利用名人明星以及重大事件进行炒作,使得社会对此报道进行广泛关注,以此满足记者甚至是媒体发展的需求新闻记者的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使报道的娱乐性和社会性凸显,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受利益驱动而报道虚假新闻是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体现,利益的驱动使得新闻价值与社会效益没有得到真正的宣扬与实现  案例二: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  2010年7月7日《甘肃日报》在新闻报道中向受众传达了“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相关消息,社会舆论哗然而起两日之后,《甘肃日报》果断发表《重要更正》,对该则新闻报道进行了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对其下达了《警示通知书》  这则消息涉及的是国家政策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作为一家省级党报,披露如此重大的新闻,没有官方文件,没有权威性的新闻源,仅仅凭一个专家的演讲,而且未经采访核实便仓促见报,是媒体发展中职业理念与工作原则严重失误的体现这一虚假新闻的出现,是记者、编辑、校对、审核人员的多重责任求真务实地报道,传达正确的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者工作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事后追惩是挽回新闻工作失误的必要措施,但在新闻报道时如果坚持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真实全面的了解事实,全方位的对事件进行采访调查,再向社会受众传达信息,对记者来说,不失为一种更明智的选择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怎样做到负责任的报道是当下新闻界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案例三:金庸去世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表了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报道一经发出,有关人士便指出该传闻为假消息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便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做任何审核而草率转发,并真诚接受大家的批评,其本人也提出辞职申请并获准。

        名人明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新闻媒体追捧报道的热点名人新闻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金庸的被去世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失实,媒体的品牌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必然严重受损微博作为新兴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偏差,但是此等消息在网络及社会上广泛传播使得名人的名誉权受到损害,未免不负责任不论新兴媒体还是传统的大众媒体,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都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新闻侵害名誉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名誉权是公民人格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表现对于金庸来说,被去世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认可度新闻媒体已经造成了对其名誉权的侵害  资深媒体人吕怡然在东方网发表评论《为虚假报道担责的勇气可嘉》:尽管这则客里空并非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正刊上,尽管总监、总编们事先并不知晓那个编辑之作为,而金庸去世的消息又出现在其官方微博上,借助长期积淀的品牌公信力,致使虚假消息被当真,以讹传讹,影响更为恶劣[2]真实、公正的品格是新闻人从业的前提只有心存责任之心,对社会负责,不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与新闻理想,才能在报道中坚持新闻的客观性,才能真正地秉持新闻理想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原因及社会责任的探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新闻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突飞猛进的同时新闻工作者如何秉承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是记者乃至媒体都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透过“2010年十大假新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首先,利益的驱动是新的社会条件下虚假新闻出现的重要因素媒介商业化是当下新闻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媒体发展竞争的背景下,新闻记者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报道虚假新闻,从而使得媒体收益显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与协调是新闻领域需要首先关注的问题,媒体承担着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新闻记者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到对社会和受众的真正负责,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   其次,新闻记者求实精神与责任意识的缺失当今社会普遍比较浮躁,有些记者对一些事件道听途说,不去很好地核实,缺乏核实新闻真实性的踏实作风;有的还捕风捉影、添枝加叶,夸大事实真相,缺乏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求真求实的态度真实,是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新闻工作者求真求实精神的缺失,是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重要体现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是社会舆论的倡导者记者,已然不是媒体发展初期社会现象的记录者而已,从报道社会新闻与引导社会舆论来看,记者更是责任与担当的代名词  第三,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不足。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队伍中来,他们为新闻事业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缺乏基本常识与专业素质的人员也不乏存在其中媒体竞争的激烈,往往使得记者编辑对新闻真实性看得很轻,而不管那些精彩的“新闻”是否可靠[3]由于新闻行业门槛降低,许多没有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非新闻专业人员也加入记者的行列,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媒体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时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理念了  虚假新闻一直是新闻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新闻事实的直接采访者,新闻记者应该不被利益所驱动,秉承求实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提升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理念,更好地为新闻事业奉献力量  三、结 语  在纷繁复杂充满各种利益诱惑的现代社会,作为记录时代进步,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闻记者,更应该独善其身,坚持新闻理念与职业道德,在新闻报道中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真实全面地报道新闻新闻记者要承担这样的使命,需要热情、正义感、责任感和敏锐的头脑因此,新闻工作需要这样具有高度职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高素质的人才[4]通过分析2010年十大假新闻的表现与特点,我们应该认识到假新闻的出现是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缺失的突出表现。

      记者,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坚信记者定能怀揣着新闻理想,秉持着新闻道德,在新闻行业与社会发展中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真正坚持新闻道德与职业操守,做到对社会与受众的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孙明霞,李明星.由虚假信息看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J].科技传播,2010(8).  [2] 贾亦凡,陈斌.2010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11(1).  [3] 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2).  [4] 康来成.从“2006年十大假新闻”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与操守的缺失原因[J].新闻知识,2007(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