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卷·2019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8.05).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4076129
  • 上传时间:2018-09-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4.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绥德中学高 2019 届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卷)1、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 可读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 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上班时间看,已 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 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 ,否则,读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 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的还剩下多少? 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 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一刻不盯着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 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 景致姑且不说在看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 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一旦 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 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 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也是阅读,好就是好文章,好的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 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 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 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 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 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 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 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却在转发中不 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 不少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 各类群里,传播的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 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 很多错误百出的可以反复疯转。

      有的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 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 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阅读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 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 “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 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 不顾事实 阅读原本是好事,转发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 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 车时盯着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的也是多数 B.中国人读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 间看,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C.不少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 组成各类群,传播的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 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D.一刻不盯着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 人也是各看各的,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 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里被频频转 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传播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B.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就 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C.须臾离不开,这种在看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里, 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D.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 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 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有的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 对这样的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 盲目点赞 B.转发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 “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转发,很合乎病 态阅读的胃口 C.阅读原本是好事,转发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 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D.个人间转发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 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大多是单向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14 分)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 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 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 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 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 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 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 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 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 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 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 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 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 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 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 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 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 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 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 “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 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 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 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花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 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 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 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 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 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 —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 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 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 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 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 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 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 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

      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 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 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选自《人民日报》2016 年 5 月 21 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 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 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 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 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 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 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 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 悦而感到不满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材料一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 2013 年 11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 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 贫”的重要指示2014 年 1 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 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 年 3 月,习近平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强 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 理念2015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强调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届高考补充篇目:《青玉案 元夕》课件.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pptx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有法言之有理+.ppt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课件.pptx 《念奴娇·过洞庭》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1.pptx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7.1《短歌行》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5.13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x 古诗文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古诗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_《庖丁解牛》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句效果分析题对策+课件.pptx 2024年新课标1卷古诗鉴赏题解析分析+课件.pptx 6.2《劝学》课件-【中职专用】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pptx 【高中语文】《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高中语文】《登泰山记》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第七单元+整书阅读《红楼梦》之钗黛之争+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11.1《谏逐客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