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5375789
  • 上传时间:2023-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促进我省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  本行动计划所指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及其专业性、辅助性活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等  (一)发展现状近年,我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四区两带”农业发展格局为基础,聚焦农业优势产业区(带),聚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截至2019年底(下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7175.9亿元、4477.17亿元,均居全国第5位;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多种农产品产量及苗木花卉产值位居全国前列,饲料产量居全国第2位食品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产品质量较高和经济效益较好、产业链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食品工业总产值6593.6亿元,居全国第4位,精制食用植物油、酱油、冷冻饮品、饮料产量位居全国首位,月饼生产和出口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是全国主要的饮料、糖果、米粉、酱油生产出口地区现代农业与食品集群规模(总产值)达到1.38万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问题与挑战主要的问题:一是产业集聚程度偏低受土地资源等因素制约,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集群化发展水平不高二是产业链条较短全产业链发展不足,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低,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集群竞争力不强大型骨干龙头企业数量较少,部分企业带动能力及创新能力较弱四是高素质和技术型人才占比偏小企业对人才培养、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应用不够重视,高技能人才缺乏面临的挑战: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存在矛盾,要素配置与产业发展匹配度有待增强,国内外市场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  (三)优势与发展机遇广东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优势,强大的消费市场和坚实的经济基础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集群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集群规模(总产值)接近2万亿元,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产值分别接近1万亿元。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力争全省形成粮食、蔬菜、岭南水果、畜禽、水产、精制食用植物油、岭南特色食品及功能性食品、调味品、饮料、饲料10个千亿级子集群以及茶叶、南药、苗木花卉、现代种业、烟草5个数百亿级子集群,积极发展综合种养、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直供配送、定制食品、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创造产业要素集聚、资源高度集约的产业生态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龙头企业实力持续提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向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转型培育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7-8家,50-100亿元的10家,做优做强100家上市农业企业;培育发展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食品企业7-8家,50-100亿元的10家,广州、深圳食品总部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出现一批创新能力突出、规模效益显著、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行业领军企业  (三)开放合作全面深化,集群竞争力加速提升集群内部呈现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的态势,岭南特色食品的全球知名度不断提升,产业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合作进一步深化,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

        (四)绿色发展全面推进,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广泛共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比较完善,从土壤修复到育种选择及产品包装等环节,形成绿色循环的发展方式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优质产品、安全特色产品的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产品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基本得到控制,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集群布局,巩固优势提升质量引导各地发挥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千亿级子集群及其重要配套基础设施,积极发展数百亿级子集群促进集群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省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林业局、中医药局、烟草专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实,以下各项均需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子集群及区域布局  1.粮食发展重点: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培育壮大广东优质丝苗米品牌,兼顾玉米、薯类作物发展,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粮食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切实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区域布局:优质稻重点发展区域为粤西、粤北粮产区;粮食加工重点发展区域为粤西、粤北粮产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

        2.蔬菜发展重点:培育推广南粤特色蔬菜品种,优化蔬菜品种结构,推广机械化、设施化高效栽培推广蔬菜采后处理等产地初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果蔬冷链物流系统,开发蔬菜生物转化、高效腌制、节能干制等加工新技术,发展休闲蔬菜食品、腌制蔬菜和方便菜等加工发展具有广东特色优势的食用菌种植和加工产业区域布局:加强城郊型商品蔬菜基地、粤西北运蔬菜基地、粤北夏秋蔬菜基地、粤东精细及加工型蔬菜基地建设  3.岭南水果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岭南特色优势的荔枝、菠萝、柚子、龙眼、香蕉、柑橘、青梅产业,兼顾三华李、火龙果、猕猴桃、鹰嘴蜜桃、水晶梨、橄榄、无核黄皮等其他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加强水果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及装备研发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水果精深加工区域布局:荔枝、龙眼重点发展区域为茂名、广州、惠州、阳江、东莞等;香蕉重点发展区域为茂名、湛江、阳江等;菠萝重点发展区域为湛江;柚子重点发展区域为梅州、韶关;柑橘重点发展区域为肇庆、清远、韶关;青梅重点发展区域为揭阳、汕尾  4.畜禽发展重点:发展生猪生产及屠宰加工、以黄羽鸡为重点的家禽生产屠宰及深加工两大产业,构建种业、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配套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兼顾肉牛、肉羊、奶牛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生猪重点发展区域为韶关、梅州、湛江、茂名、肇庆、清远、阳江等;家禽重点发展区域为梅州、惠州、江门、茂名、肇庆、清远、云浮等  5.水产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广东特色优势的对虾、鳗鱼、罗非鱼、鲈鱼、桂花鱼和水产种业、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开展水产全产业链条的技术提升和产品开发应用,拓展深水网箱养殖、深远海养殖大力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支持在水产养殖主产区和渔港建设冷库和加工生产线支持大型水产加工流通企业牵头创建产业集群平台公司区域布局:珠三角地区重点打造水产品流通中心、淡水水产集聚区;粤东、粤西地区重点建设海水水产集聚区;粤东、粤西及珠三角地区鼓励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和大型智能化渔场;粤北地区大力推广综合种养、生态养殖  6.精制食用植物油发展重点:以豆油、花生油、芝麻油、山茶油、坚果油、橄榄油、葵花籽油、调和油等为重点,引导企业以安全为基本要求,向“优质、营养、健康、方便”方向发展鼓励重点企业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建设大型加工基地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深圳、东莞、中山、茂名、潮州、韶关、梅州、河源、阳江  7.岭南特色食品及功能性食品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月饼、牛肉丸、鱼丸等肉制品、特色休闲食品和凉茶、广式腊味等传统知名岭南特色食品,加快发展速冻快消食品、烘焙食品、特定人群的功能性食品。

      支持企业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以岭南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特殊膳食食品区域布局:特色月饼重点发展区域为中山、茂名、湛江、潮州;肉制品重点发展区域为汕头、潮州;凉茶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梅州、东莞;广式腊味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中山;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功能性食品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珠海、汕头、江门、惠州、中山、东莞  8.调味品发展重点:巩固酱油产量全国第一地位,推动企业从“量增”转入“质升”,加快研发复合型和功能型产品,开发无添加、低盐和有机等健康产品,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区域布局:酱油重点发展区域为佛山、中山、江门、阳江;盐业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湛江、阳江;糖业重点发展区域为湛江  9.饮料发展重点:以碳酸型饮料、包装饮用水、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蛋白饮料等为重点,巩固饮料产量全国第一的地位,推动企业以健康安全为重点,生产科技含量高、文化内涵丰富、岭南元素突出的新型特色功能饮料,做优做强碳酸型饮料和包装饮用水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深圳、惠州、河源、肇庆、中山  10.饲料发展重点: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提升规模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专业化水平。

      支持研发推广精准配方技术,加快发展新兴生物饲料等绿色高效饲料产品支持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延伸拓展产业链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江门、佛山、湛江、广州、茂名、惠州  11.茶叶发展重点:扶持英德红茶、潮州单枞茶、客家绿茶、江门柑茶、韶关白毛茶等优势茶品种发展完善茶叶标准体系,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加快打造广东优质名茶品牌,提升茶叶品质,开展茶叶采摘、加工设备的研发,大力开发茶食品、茶饮料、茶洗护用品等深加工产品及多元化特色风味茶产品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清远、潮州、梅州、江门、韶关等  12.南药发展重点:以广东大宗特色中药材,如肉桂、化橘红、阳春砂、广陈皮、穿心莲、益智、广藿香、巴戟天、何首乌、五指毛桃、牛大力、溪黄草等为重点,在原产地及适宜地区建立岭南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优质岭南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南药综合加工,开发南药药食同源产品区域布局:南药种植及初加工重点发展区域为云浮、肇庆、茂名、江门、阳江、潮州等南药制药精深加工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  13.苗木花卉发展重点:根据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盆景、观赏苗木、兰花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生产基地化、育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和市场规范化的景观绿化苗木和木本花卉等特色苗木花卉产业。

      开展育种资源收集、保护和发掘利用,创新新品种,开展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区域布局:珠三角地区苗木以城市绿化、家庭美化品种为主,花卉以高档盆花、园艺小盆栽为主;粤北地区苗木以珍贵珍稀、绿色生态树种为主,花卉以兰花、珍贵珍稀开花及彩叶品种为主;粤东粤西苗木以沿海防护、红树林树种为主,花卉以盆花、盆景等为主  14.现代种业发展重点:实施现代种业创新计划,建设广东深圳生物育种创新中心等种业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设,加强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现代生物育种研究实施基础性种业科技创新和商业化育种创新“双轮驱动”,加大育种科研联合攻关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新品种展示基地推进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品牌化、产业化、集群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林业种苗龙头企业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深圳、珠海、韶关、河源、湛江、茂名、肇庆、阳江、云浮  15.烟草发展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主业稳收、辅业助收的思路,进一步提升烟叶质量及特色水平,持续推动烟叶和多元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烟农收入持续增加支持复烤企业推进重点品牌原料区域加工中心建设,引导提升“双喜”等重点品牌。

      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区域为广州、韶关、梅州、清远、湛江  (二)全面对标先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从生产、加工、流通、科技、品牌、产业融合等方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认清差距和短板,立足现有基础能力,着力突破亟需解决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