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毕业设计.doc
49页毕业设计 项目名称: 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学生姓名: 学 号: 班 级: 专 业: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2016年01月20日 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主要内容: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便开始飞速蓬勃发展,三十余年间,一栋栋高楼平地而起,为中国之崛起贡献巨大,建筑业也随之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但是,套用中国一句古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真的接触到这一行,才知道建筑并非简简单单的堆砌,这里面设计到的专业性非常广:设计、勘测、材料、施工、监理等,一项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都有可能形成难以想象的灾难工程质量事故虽可怕,但却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故,本文主要便是分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防微杜渐本文通过一系列书籍查阅以及现场考证,总结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处理、预防关键词:质量事故;坍塌;分析;处理目 录第1章 概述 11.1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31.1.1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划分 31.1.2按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分类 31.1.3按事故责任分类 31.2 质量事故的特点 41.2.1 复杂性 41.2.2 严重性 41.2.3 可变性 41.2.4 多发性 51.3 事故报告 51.3.1 工程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51.4 事故调查和处理 61.4.1 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置权限 61.4.2 工程质量事故责任者的划分 61.4.3 处罚条例 7第2章 常见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 82.1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 82.1.1 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结构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92.1.2 治理对策研究 132.2 基坑工程事故 152.2.1 周围环境破坏 162.2.2 支护体系破坏 172.2.3 土体渗透破坏 192.2.4 处理措施 212.3 砌体结构工程事故 232.3.1 砌体结构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32.4 钢筋混凝土事故 262.4.1 现浇板裂缝 272.4.2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282.4.3 由混凝土引起裂缝的原因 282.4.4 混凝土的加固方法 31第3章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333.1 砌体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实例 333.1.1 工程概况 333.1.2 事故处理方案 333.2 钢筋混凝土事故案例 343.2.1 工程概况 343.2.2 裂缝检测 343.2.3 原因分析 353.2.4 处理措施 353.3 某混凝土结构工程检测鉴定及裂缝成因分析 363.3.1 工程概况 363.3.2 现场调查与检测 363.3.3 原因分析 403.3.4 处理措施 40结论 42参考文献 43第1章第1章 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质一般飞速发展,但是,在飞速发展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争相暴露出来:生产商品质量不合格、粗制滥造比比皆是,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有社会发展过快所带来的浮躁心理,但更多的,而是对各行业操作的不懂,专业知识的匮乏。
建筑业,中国的支柱产业,养活了多少中国人,但是,就是这个产业,却让国人伤透脑筋施工过程中的突然倒塌,交付使用过程中的贯穿裂缝、漏水、变形亦或是倒塌,让人头疼不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是生命国家也明白利弊,于是对建筑业立法规范,法律虽从宏观层面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但是,不规范行为依旧比比皆是郑州市内一栋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发生坍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的来说,一栋合格的建筑产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例如,厂房结构平时受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时,均应坚固不坏;而在遇到强烈地震、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容许有局部的损伤,但应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显然,采用加大构件截面、增加配筋数量、提高材料性能等措施,总可以满足上述功能要求,但这将导致材料浪费、造价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一个好的设计应做到既保证结构可靠,同时又经济、合理,即用较经济的方法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这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准则1.1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根据建质[2010]111号文件规定,“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1.1.1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划分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1.2按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分类1、技术原因引发的事故指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由于设计、施工在技术上的失误造成的质量事故2、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指在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引发的质量事故3、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指由于经济因素及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正之风导致建设中的错误行为,而造成的质量事故1.1.3按事故责任分类1、指导责任事故指由于工程指导或领导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2、操作责任事故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者不按规程或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的质量事故3、自然灾害事故指由于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事故1.2 质量事故的特点工程质量事故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1.2.1 复杂性建筑生产与一般工业相比具有产品固定,生产流动;产品多样,结构类型不一;露天作业多,自然条件复杂多变;材料品种、规格多,材质性能各异;多工种、多专业交叉施工,相互干扰大;工艺要求不同,施工方法各异,技术标准不一等特点因此,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繁多,造成质量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即使是同一类质量事故,而原因却可能多种多样截然不同例如,就钢筋混凝土楼板开裂质量事故而言,其产生的原因就可能是:设计计算有误;结构构造不良;地基不均匀沉陷;或温度应力、地震力、膨胀力、冻涨力的作用;也可能是施工质量低劣、偷工减料或材质不良等等。
所以使得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判断其性质、原因及发展,确定处理方案与措施等都增加了复杂性及困难1.2.2 严重性工程项目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其影响较大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则会留下隐患成为危险的建筑,影响使用功能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建筑物的失稳、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例如,1995年韩国汉城三峰百货大楼出现倒塌事故死亡达400余人,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甚至导致国内人心恐慌,韩国国际形象下降;1999年我国重庆市綦江县彩虹大桥突然整体垮塌,造成40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31万元,在国内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起全社会对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的怀疑,构成社会不安定因素所以对于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2.3 可变性许多工程的质量问题出现后,其质量状态并非稳定于发现的初始状态,而是有可能随着时间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例如,桥墩的超量沉降可能随上部荷载的不断增大而继续发展;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可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荷载的变化及负担荷载的时间而变化等因此,有些在初始阶段并不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不能及时处理和纠正,有可能发展成一般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有可能发展成为严重或重大质量事故。
例如,开始时微细的裂缝有可能发展导致结构断裂或倒塌事故;土坝的涓涓渗漏有可能发展为溃坝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质量问题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而发生质量事故;或加强观测与试验,取得数据,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1.2.4 多发性建设工程中的质量事故,往往在一些工程部位中经常发生例如,悬挑梁板断裂、雨篷坍覆、钢屋架失稳等因此,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十分必要1.3 事故报告工程事故能发生在工程每一个方面,其中包括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等方面,甚至放线测量错误,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而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强度不够、结构尺寸或建筑安装位置偏离等不符合设计文件或达不到该工程所采用的国家质量标准,都属于工程事故可以说,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工程事故,但是,一当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则必须采取行动措施处理事故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项目部或作业队)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包括暂时停工),及时向指挥部安全质量部报告,各项目部同时向其上级主管单位报告;指挥部安全质量部12小时之内填写质量事故单报告监理站、和成绵乐公司相关部门。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还应及时向检察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报告1.3.1 工程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包括1、工程项目、时间、地点及建设相关单位;2、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情况;3、原因初步分析;4、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处理方案及工作计划;6、事故报告单位1.4 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妥善保存事故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拍照或录像;凡影响下一道工序的工程质量事故,未经处理前应做出隔离标识,并不得继续施工,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监理站接到质量事故报告后,随即组织有关人员现场查看,同时根据事故现场情况下达指示指挥部根据监理站的指示,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查清事故原因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监理站,抄报项目部、项目管理室,并确定质量事故等级 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1.4.1 工程质量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置权限1、当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时,由事故单位(项目部)根据相关单位的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实体建筑进行返工处理并达到要求为止。
2、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