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对贫困落后地区环境污染的调研报告 2.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zht****990
  • 文档编号:332998781
  • 上传时间:2022-08-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贫困落后地区环境污染的调研报告 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环保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到20xx年,在gdp年均增长7.5%的同时,单位gdp能耗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一“十一五”环境指标的确定,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具体环保任务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贫困落后地区面对近20年粗放型经济发展带给环境的遗留问题,深感全面实现“十一五”提出的环境指标,存在许多困惑与思考 一、贫困落后地区环境污染现状 **省**州是典型的贫困落后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xx元,目前仍有15万人处于温饱线以下,是**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和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努力脱贫致富成了一级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一)工业“三废”污染怵目惊心十五”期间,全州工业用水15104.9万吨,重复用水3821.97万吨,累计排放工业废水8539.6万吨,达标排放废水3583.7万吨,重复用水率25.3%,达标排放率42%工业废水中十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9107.625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六价铬三项主要污染物排放率高达99.45%。

      全州工业废气累计排放3027483万标立方米,其中燃烧废气排放与工艺废气排放量分别占总排放量的17%和83%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为43459.6吨、15654吨、157905.5万吨,达标排放率仅10.1%、26.95%、10.7%全州8个县市,工业废气等标污染负荷比超过10%的有6个县市,累计负荷比为86.1%全州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高达667.8万吨,较“九五”期间增加约1.5倍,综合利用量仅为60.8万吨,平均年利用率仅9.1%,处理处置率仅25.21%其中冶炼废渣、尾矿产生量最大,占总产生量的85.28%大量的“三废”排放量对**州环境构成直接威胁:一是主要河流严重污染矿产品加工企业集中的花垣河、兄弟河流域,峒河、万溶江流域,主要污染物超过河流水环境容量均在100倍以上流经城镇的河段粪大肠菌群及锰、镉、铅等金属污染物严重超标,武水河溪断面的水质为ⅴ类,花垣河川心城断面的水质为劣ⅴ类,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二是环境污染纠纷呈加剧趋势十五”期间共接受、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485件次、人大代表提案136件、政协委员议案123件其中20xx年环境信访210件,创历史新高,20xx年高达298件(次),增加88件,再创新高。

      三是“三废”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居高不下十五”期间全州共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36起,造成人员伤亡5人、死亡1人;农作物受害面积270万平方米,污染鱼塘13万平方米;事故赔偿300万元,其中99%因“三废”污染所致其中20xx年度共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22起,直接经济损失29.3万元,其中水污染事故和大气污染事故发生率高达95.24%20xx年各类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率较20xx年提高1.2个百分点20xx年1-6月,就发生较大的环境污染事故4起 (二)农村“面源”污染令人担忧据初步统计,仅20xx年至20xx年,化肥、薄膜的使用量递增率高达4.6%、6.2%,20xx年农药使用总量高达3204吨,平均每亩1.7千克,位居全省第三,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4个百分点,其中高毒农药使用量占使用总量的9.93%农业化肥施用量20xx年较上年高出8163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0xx年较上年多93吨年畜禽养殖排放污水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相当于工业企业年排放废水量的64%和化学需氧量的59%生活污水和垃圾也直线型增加,仍有83.9万农村人口饮用水高氟、高砷、高污染水农村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治理工作在贫困地区未曾启动,仍是一片空白,使农民健康面临威胁,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城镇生活及其他污染与日俱增州仅占总人口25.16%的城镇人口,20xx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高达2672万吨,仅处理182万吨,处理率仅为4.96%,较20xx年高出257万吨,较20xx年高出439万吨,较20xx年高出1252万吨;生活及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8730吨,较20xx年高出993吨;城镇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高达22313.8吨,氨氮排放量高达1697吨,分别比20xx年高出22292吨、134.8吨,较20xx年高出8986.2吨、650.4吨;生活及烟尘排放量高达8865吨,较20xx年高出580吨,较20xx年高出2372吨,较20xx年高出3199吨城镇生活污染的与日俱增同环保污染治理设施的严重短缺形成了巨大反差据统计,**州目前仅有污水处理厂一个,年生活污水cod去除量仅为排放对贫困落后地区环境污染的调研报告第2页 量的0.93%,年氨氮去除量仅为排放量的1.23%,年二氧化硫和烟尘去除量为零 二、治理环境污染面临的突出矛盾 严峻的污染现状与客观存在的贫困落后现实,使贫困落后地区环境污染治理直接面临三大主要困惑 一是实现脱贫致富与切实保护环境间的矛盾。

      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贫困落后地区,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是当地政府不容置疑的天职,发展经济就变得刻不容缓对环保的投入也就相对不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就显得司空见惯在制定地方性政策上,始终贯穿着“能宽则宽、能放则放、能让则让”的主线,对部分重点企业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建立“绿色通道”,出台“优惠政策”对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在生存都受威胁的情况下,也就不可能“捆绑肚皮谈环境”对从事经营的企业而言,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的,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的现实,使其不愿加大环保投入,导致企业治理能力的削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取最大经济利益也显得顺理成章近20年来,**州为确保地域经济与国家发展水平同步,努力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在相对忽视结构、布局和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基础上,上了一批耗能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的粗加工、重污染工矿业短期内经济得以快速发展,gdp成倍增长,贫困人口减至当前的15万但由于过多注重gdp的增长,对企业的发展能力估计过高,照顾面过宽,持续时间过长,配套措施和环境管理又跟不上,导致这些企业利用优惠政策手段来逃避环境保护责任,致使环境执法效力大打折扣,直接造成环境的人为破坏,使工业总产值每年以成倍的增速递增的同时,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则以几倍的速度成比例扩大。

      发展经济、提升gdp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让贫困落后地区困惑 二是布局不合理与企业技术含量低间的矛盾调查发现,126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不到40%,其余60%的企业规模小,仍是低水平下的企业,地区性生产过剩和企业低素质下的生产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现象十分突出,结构趋同现象较为普遍占工业企业绝对比重的44家电解锰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也只有30余万吨,规模最大的年生产能力也只有4万吨,最小生产企业年产值仅1000吨;13家水泥厂都是立窑生产普通水泥,总生产能力70万吨,实际年产量不足50万吨,单窑年规模最大只有8.8万吨,均属于国家明令关闭淘汰企业布局不合理,生产集中程度低,高能耗、粗加工、附加值低,“散、小、差”问题突出,在短期内既解决好布局问题,又考虑企业技术水平提高问题,确实令人困惑 三是环保低投入与污染治理高需求间的矛盾据调查统计,**全社会环保投入仅0.8%,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三十分之一,不到我国发达地区的三分之一126家工业企业污染覆盖率达100%,“三废”治理设施仅159台,近半数以上的污染治理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率不到10%。

      20xx年,126家工业企业废水、废气治理设施年运行费用267.7万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0.008%,可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达253吨、能源消耗量5.41吨标煤,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8%和95.3%工业重复用水率只有20.3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只有6.96%,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8和43.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企业生产工艺基本上没考虑清洁生产和经济要求,生产与治理相分离,产业与科研相分离,环境污染处理能力极低 三、对策思考 **州的环境污染,一方面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思考之一强化环境管理,加大环境执法是全面整治环境污染的有力手段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绩,管理对工业污染问题的解决,显得更为重要一是强化党委、政府对环境工作的管理党委、政府要将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同等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制定配套的环境保护政策,在确立“gdp”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应将“绿色gdp”考虑其中,把推行循环经济作为解决地区、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二是强化各职能部门的共同管理。

      进一步加大部门的协调配合力度,建立健全综合决策机制,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明确规定任何工业新改扩建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控制新的工业污染产生三是强化环保职能部门管理首先,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制度,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业生产秩序,依法关闭能耗高、污染重的小浮选、小冶炼、小化工等“十九小”企业;其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从严查处和打击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遏制工业污染反弹,授予环保部门“二停权”:即一停企业生产,停产整顿排污不合格企业,直至整改完毕,二停项目,排污和治污不合格企业所在地的政府,一年或半年不准上新项目或者改造工程再次,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将违法企业的排污情况、查处情况向社会公布,实行环保信息公开完善环保举报热线,建立公众赔偿制度,公众可以直接将污染企业告到法院,用法律手段要求排污企业为污染后果作赔偿,达到迫使企业整改的目的,从而形成“防治污染、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我州环境管理和环保执法水平 思考之二加大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是彻底根治环境污染的关键所在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产业政策的调整变鼓励性、保护性产业政策占主导地位为竞争性产业政策和限制性产业政策占主导性地位,政府应从公平投资税收政策,严格技术质量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和提供快速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推动企业优胜劣汰;对于污染环境、技术水平落后、严重供大于求的产品,实行限制性产业政策,防止继续重复建设,减少污染源的新增二是围绕特色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根据**特点,围绕“生态建设”、“民族风俗”这个中心,提高“生态和民族”旅游业和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减少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式开采业和加工业三是加快高新技术发展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工业产业,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品位,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四是优化产业布局一方面将工业企业从城市居民区、生活区中剥离出来,形成专门工业园区,实现企业的逐步转移;另一方面,对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形成规模生产,变分散型、粗放型生产为集约性、精深加工性的产—供—销“一条龙”式生产、经营,实现资源的有效开采和整合利用,优化产业布局 思考之三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生产技术是有效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 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中小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目标面临的障碍之一就是资金问题。

      由于受自身规模所限,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单一,环保投入不足为此,首先得加大环保投入一是加大政府对环保的投入财政资金的投入对社会资本投入往往能起到导向作用,能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