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农业概况.docx
3页牡丹江市地处中国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东北亚大通道上的一座多口岸的区域性经贸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 4.06 万平方公里,人口 280 万地貌以山林丘陵为主,呈“八山半水分半田”格局,是典型的山区半山区农业2011 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 50.1 亿斤,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6%,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510 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迅速,食用菌栽培达到28.3 亿袋(块) ,产值 6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6.5%、34.8%;畜牧业加速扩张,生猪、肉牛分别出栏 143 万头、17.5 万头,畜牧产值实现 45 亿元,增量前所未有;专业乡 23 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 41%,一品村 294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06 个,入社农民 2.5 万人;渔、蚕、蜂实现产值 3.8 亿元地理标志产品达到 6 个,145 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 97 亿元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 325.5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1198 元,率先成为全省农民收入“万元市” ,实现“九连冠” 粮食、食用菌、畜牧、经济作物、劳务拉动农民增收 2750、2058、1350、2379 元,多元化增收格局更加稳固全市万元乡、万元村分别达到 45 个、604 个,城乡居民收入比降到1.29:1,收入差距全省最小。
牡丹江市农业发展有四大优势:一、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 62.3 %,高于全省 18.7%,高于全国 42%,镜泊湖、莲花湖和牡丹江、绥芬河、穆棱河三大水系水质均在一级以上,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一级以上,负氧离子含量极高,部分区域达到 8000-12000 个/立方厘米,耕地有机质含量 2-3%,高于全国 0.5-1.5 个百分点,呈典型的森林、水成土壤特征,是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十分适合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和开发乡村旅游二、气候适宜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 550 毫米左右,全年平均气温 4.2 度,有效积温 2669℃,跨 5 个积温带,无霜期 115--152 天,昼夜、区域温差大,十分适合种植多种优质农作物,冬暖夏凉,素有“塞北江南”的美称,是春秋观景、夏季避暑、冬季赏雪的旅游、度假和休闲胜地,现已形成“湖、林、雪、边、俗、红”等旅游特色境内有国家 5A 级景区镜泊湖和中国雪乡、火山口地下森林、唐代渤海国遗址等著名旅游景区景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三、物产丰富全市野生植物达 2000 多种,经济植物 500 多种,被誉为黑龙江省“天然植物基因库” 。
野生食用菌和山野菜有木耳、蘑菇等 80 多种,年蕴藏量 10 万吨,年商品量 1.2 万吨;有蜜源植物 10 多种,辅助蜜源植物 100多种,森林蜜源区面积 130 万公顷,可承载蜂群 15 万群有动、矿、植物药材资源 126 科 260 种,其中,名贵药材有山参、田鸡、鹿茸、麝香、熊胆等十余种,是全省道地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蕴藏量占全省 19%镜泊湖红尾鱼、林溪细鳞鱼是独具特色的珍品,响水大米为千年贡米,被誉为北方的“鱼米之乡” ,是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的“天然原料库” 四、区位独特地处中俄日韩蒙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拥有绥芬河、东宁陆路、铁路和牡丹江航空港四个国家级口岸,已开通至韩国首尔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几条国际国内航线建设了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和陆海联运大通道,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年对俄出口农产品 18 万吨左右,被称为俄远东地区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在俄合作开发种植面积 300 万亩,位居全省首位牡丹江对俄贸易始终占全省“半壁江山”和全国 10%左右,外贸综合竞争力曾列全国第 13 位近年来,在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下,牡丹江形成了多元化、区域一品化的特色农业格局,绿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全市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 140 万亩,其中,果菜种植面积 53 万亩,产量 100 万吨,食用菌生产规模 29 亿袋(块) ,产量 145 万吨,黑木耳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年出栏肉牛 15.5 万头,出栏生猪104 万头,肉类总产量 12.9 万吨,果菜、食用菌、肉牛、生猪四大主导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 55%;乡村旅游、冷水鱼、花卉、北药、蜂蚕、貂狐、鹿熊等产业融合了地域特色,在市场中独树一帜,竞争力极强产业发展上总体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绿色有机认证比例高建设了水稻、玉米、大豆等 8 个国家级大型绿色有机食品原料基地,总面积 360 万亩,建成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 10 万头肉牛养殖基地,有机食用菌食品产量达到 5.2 万吨,穆棱市共和乡成为全国唯一的有机食品生产示范乡,种植业绿色有机认证面积占耕种面积 43.1%,认证比例全省最高二是加工能力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 145 家,实现产值 97 亿元,引进培育了红星、北味、皓月、雨润、正大、鑫鹏等一大批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了300 万吨以上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三是市场品牌影响力广建设了双合果菜、东宁宝荣、绥阳黑木耳等大型批发市场,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成功举办了农业“一节” ,木博成为国际型展,是中俄木业产业合作的重要载体,黑木耳节升级为国家级展,打造了国内第一推介展示平台,牛博已成为业内科研、信息交流的重要论坛,打造了“中国国际木业之都” , “中国食用菌之城” , “猴头菇之乡” , “绿色肉牛之乡” 、 “有机食品第一乡”等金字招牌,形成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洼地效应。
四是园区载体优强力实施农业“百园”工程,市级“三大园区”累计投资36 亿元,在俄建设了全省最大的农业示范园区近期,为进一步拉开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建设框架,我们又启动了牡丹江绿色有机食品工业园区项目,成为省政府重点支持的示范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