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试行稿.doc
3页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试行稿)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为加强学科的教学管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参照上饶市教研室制订的《上饶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结合本区特点,特制定本常规一 备课1.明确目标体系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并掌握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以及各年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制定教学计划,基本内容为:(1)学期语文教学目标2)教材分析(重、难点)3)教学进度安排4)学生的实际水平、习惯等状况分析5)提高教学质量的针对性措施3.编制教学方案教师钻研教材应经历三种角色的转化,即一般阅读者、教师和学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编写教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制定:要求每篇课文有总目标和课时目标,体现三维整合,清晰具体、针对实际、便于检测2)重难点确立: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学情确立教学的重点、难点。
3)媒体选用:切合实际,精当有效4)教程安排: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教学结构大气开放,细节丰满精致;有充分的预设,留生成的空间5)作业设计:注意紧扣课时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突出语言的积累与运用6)板书设计:内容简明扼要二 上课1.识字教学坚持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体现新课标“识写分离,多认少写”的基本原则随课文识字应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义所教生字教师应该范写2.阅读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切实加强语言实践,重视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实践环节,要防止肢解课文或离开课文搞孤立的语言训练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应保证在10分钟以上(包括朗读、默读、浏览、略读等)阅读分析时,教师应该有体现教学思路的板书3.作文教学先要让学生敢于和乐于表达,再让学生善于表达低年级经常进行写话练习,中高段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写一篇小作文, 鼓励和指导学生写日记和随笔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读写结合,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4.综合性学习指导要突出活动全程学生的自主性,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和表现能力。
成果呈现要多样化,可以写研究报告,也可以编小报、开辩论会、办展览等教师在活动中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的作用5.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通过游戏、故事会、辩论会、采访、解说等体验活动激发表达欲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6.课堂提问不琐碎随年级的提高,提问要逐步从“写什么”转到“怎么写”鼓励学生质疑,提倡结合学生的疑问展开教学评价有效,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同时对典型的错误应及时加以纠正7.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内都有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课堂上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发言,教师在课堂上至少要对3—5名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关注或个别8.每节课动笔时间总量一般在10分种左右写字课、习作(写话)课要根据课型确保书面练习时间教材习作一般应在课堂中完成 三、作业与所有布置给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类必做作业,教师应该自己先做 1、控制题量课堂作业一般当堂完成严格控制回家作业量,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中年级不超过20分钟;高年级不超过30分钟 2、精心设计。
课内外作业减少机械、单一、重复性,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提倡分层作业3、及时反馈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和精当的文字,认真批改作业,习作批改需有眉批或总评课堂作业完成后,教师一般在课内反馈,帮助纠正,对有错误的作业,指导学生及时订正并进行二次批改教材习作反馈周期尽量不超过一周提倡对个别学生进行面批,提倡记录典型作业案例,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利用培养学生自我检查、按时订正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批、互批作文的能力,并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4、课外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读书读报活动,设立图、书角等班级文化角,指导班级读书会等综合性学习等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和协调发展四、考试(查)与评价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只进行期末考试测试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控制考试难度,期末考试难度系数低年级控制在0.90左右,中年级控制在0.85左右,高年级控制在0.80左右考试命题以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目标为依据,体现基础性、实践性、整合性和开放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2.适时进行形成性考查,做好诊断、反馈与矫正考查内容针对本单元、本学期的知识要点和能力重点对学生平时成绩有记录,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3.成绩评定做到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要用激励性的评语,正面引导要综合考试、形成性考查结果以及学生平时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等进行分析而定,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合格、待评四级五、教学研究 1.理论学习教师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先进方法和经验,自觉实践教育教学理念可参与读书会等形式交流学习心得 2.及时反思每单元至少围绕一个主题,撰写一两篇课后记,每学期不少于8篇分析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 3.参加教研认真参与各级教科研活动,主动参与互动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及时记录每学期至少上年级组及以上的教研课1节。
4.撰写论文、案例等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教科研论文或案例、叙事等 小学语文学科教案、作业常规要求 教案全学期的总节数=每周节数ⅹ周次—节假日所占去的课时—机动一周的课时,如课时不足可以用单元达标测查和讲评充抵要求:(1)详写的教案有:课文、作文指导(低年级的说话写话);次详的有:作文讲评、期末总复习、语文园地或回顾、拓展;简略的有:写字2)提前进行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提前写好课时教案,杜绝无教案上课,或课后补案的现象为便于检查,各位教师自己在写教案时,在每一课时教案右边用红笔标序号,电子备课教案也应标上序号,各校教导处或备课组检查教案后,要有记录,要在备课本上写下评语和检查日期,检查人姓名3)各校尽量使用统一的备课本3、精心设计教案,将教学内容、方法、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据此编写课时教案.课时教案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1)课题、第几课时;(2)本节课教学目的;(3)本节课教学重点;(4)本节课教学难点;(5)主要教学环节;(6)主要设问;(7)板书设计;(8)练习设计;(9)教学后记。
作业1、上完一篇课文须做一课练习册2、每课要有听写或抄、默写作业3、每周要有一次写字作业(描红、硬、软笔均可)4、上完一单元须做一次单元练习(要以单元训练重点为中心,教师可自行设计练习)批改作业的几项具体要求:(1)、学生作业一次一次要分得清(或写日期或写次数、篇目),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当天处理完毕,批阅符号应细致、具体,提倡用勾、圈、红线等符号,不能有大勾、大圈、大问号、大叹号之类的标记,教师的书写应该认真规范,对学生有示范作用2)、作业评价:采用评语+等级评定的方法.简批的作业写“阅”字,但要注明批改日期作文每学期详批详改4篇,(须有总批、眉批和相应的修改符号,也可以每次批改半个班,另一半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自改或互改)教师要及时作好学生作业情况的记载与分析,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及时做好订正后的批改3)、作业要有一个统一的格式要求(年级统一)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中心组活动)每月一次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隔周交叉进行,每次活动要作详细记录以备后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