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院急诊急救管理要点.课件.ppt
25页基层医院急诊急救管理要点•院、科要建立健全急、危重症抢救组织、技术操作常规和抢救程序•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四落实•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当班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责任制•一旦当班医师发出呼救要求,本科当班上级医师须于3分钟内到现场,他科医师及医技部门须于10分钟内到现场,休息的医师应以最快的方式赶到急救现场•医院急诊急救重点科室(产科住院部、手术麻醉科、妇科住院部、门诊手术室)必须保持科室及人员通信通畅•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以赴,分秒必争,并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确,各种记录及时全面•各科接诊的危重病人,如暂不宜搬动,则应在本各科接诊的危重病人,如暂不宜搬动,则应在本科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科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疗,•如需立即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如需立即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涉及法律纠纷、医疗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涉及法律纠纷、医疗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如病人在诊疗过程中若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护士则要配合医师分秒必争全力抢救,•在医师到达前,护士可作出紧急处理,如:吸氧、建立静脉双通道、心肺复苏,做好生命体征、治疗情况等护理记录。
•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要无条件服从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抢救者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科和主管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对药品后执行,防止发生差错事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及记录所用药品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抢救房间要进行终末消毒•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及时向患者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并及时做好各种沟通、知情同意书的签字手续,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需跨科抢救的重危病人(合并严重的内外科疾病、严重的妇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如羊水栓塞、DIC等),原则上由医务科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作者(原则上是现场职称最高者)。
•参加跨科抢救病人的各科医师应运用本科特长致力于病人的抢救工作•急诊急救医疗文书的书写应“急”而不乱,“急”而不缺、“急”而不漏•抢救过程应由责任医师及时、详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中来不及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注明补记时间•护理建立重危病人抢救记录表,必须实时记录,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录入电子记录,但保留原始记录备查受血者血样采集受血者血样采集•护士接到医师输血交叉合血单后后,核对患者基护士接到医师输血交叉合血单后后,核对患者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无误后,取试管无误后,取试管( (根据输血科实验要求为抗凝试管根据输血科实验要求为抗凝试管或不抗凝试管或不抗凝试管) ),做好标记标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做好标记标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历号等信息名、病历号等信息•输血标本的采集必须是专盘采集输血标本的采集必须是专盘采集•采血前,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采血前,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等信息床号等信息•1.1.参考静脉采血常规进行操作参考静脉采血常规进行操作•2.2.采血后,再次核对试管,无误后将血液缓慢注采血后,再次核对试管,无误后将血液缓慢注入。
如果需要抗凝,应于血液注人后轻轻转动试入如果需要抗凝,应于血液注人后轻轻转动试管,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管,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引起溶血的原因有引起溶血的原因有引起溶血的原因有引起溶血的原因有: : : :•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混匀标本时过度振荡混匀标本时过度振荡•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全血放置时间过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全血放置时间过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试管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试管•真空采血时如未采至相应刻度,可由于残存负压造真空采血时如未采至相应刻度,可由于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成红细胞破裂•注射器采血时,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注射器采血时,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标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标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标本的送达•标本采集后,连同交叉合血单、标本采集后,连同交叉合血单、《《输血申请单输血申请单》》立即送检,尽量减少标本保存、运输时间不能立即送检,尽量减少标本保存、运输时间不能在在2424小时内送检的标本,应置于小时内送检的标本,应置于2~6℃2~6℃冰箱保存。
冰箱保存•输血科人员收到标本后,检查标本是否符合要求,输血科人员收到标本后,检查标本是否符合要求,核对标本试管上姓名、病历号等信息与输血申请核对标本试管上姓名、病历号等信息与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单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在确认无误后在《《输血申请单输血申请单》》标本交接联上签字,标本交接联上签字,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液标本和输血申请单,输血科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液标本和输血申请单,输血科应拒绝接收应拒绝接收 血液领发血液领发•由患者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带取患者病历、取血专用托盘,由患者所在科室的医护人员带取患者病历、取血专用托盘,到输血科取血到输血科取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病历,包括:姓名、病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病历,包括:姓名、病案号、案号、ABOABO和和RhRh血型、所在科室,申请的血液品种、血量、血型、所在科室,申请的血液品种、血量、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以及血袋外观等确认无误后,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以及血袋外观等确认无误后,双方在发血单上签字,血液发出双方在发血单上签字,血液发出•根据血液品种不同,取血时要注意保存温度和条件,并分开根据血液品种不同,取血时要注意保存温度和条件,并分开存放。
存放•如因患者病情变化,不能按时取血,要及时通知输血科如因患者病情变化,不能按时取血,要及时通知输血科如因患者病情变化,不能按时取血,要及时通知输血科如因患者病情变化,不能按时取血,要及时通知输血科( (血血血血库库库库)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输血后,血袋应在病房保存输血后,血袋应在病房保存2424小时以上小时以上•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2~6℃℃冰箱至少冰箱至少7 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血液输注及监控血液输注及监控1、、输血前对发血单及血袋信息进行再次输血前对发血单及血袋信息进行再次检查,确认发血单与血液一致,血液包检查,确认发血单与血液一致,血液包装完整•检查红细胞颜色是否正常,如转为紫色或黑色,怀疑血液已被污染•挤压血袋,检查与血袋相连的热合处和.盖帽处是否严密无渗漏•检查有无可见血凝块•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发出:1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 2.血袋有破损、漏血;.血袋有破损、漏血;3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上出现溶血;7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输血前患者身份和血液制品的核输血前患者身份和血液制品的核对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亲自询问患者或家属,以确认身份•《临床输血记录单》相关信息应与患者、血袋标签的信息一致3.输血时间的限制:血液到病房后应尽快输注•每单位红细胞或全血在离开贮存条件后每单位红细胞或全血在离开贮存条件后3030分钟内开始输注,分钟内开始输注,4 4小时内结束小时内结束•1 1个治疗剂量血小板浓缩液一般个治疗剂量血小板浓缩液一般3030分钟左右输注完毕分钟左右输注完毕• 输注输注200ml200ml新鲜冰冻血浆,一般在新鲜冰冻血浆,一般在3030分钟内结束为补充凝分钟内结束为补充凝血因子,应于血浆融化后即刻输注血因子,应于血浆融化后即刻输注•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连续输注时,应至少每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连续输注时,应至少每1212小小时更换一次输血器时更换一次输血器•儿科患者尽可能使用特制的输血器,有条件时应对输人的容儿科患者尽可能使用特制的输血器,有条件时应对输人的容量和速度进行准确控制量和速度进行准确控制•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之间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管路供血者的血液时,之间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管路•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5、输血原则•输血过程中应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输血过程中应遵循先慢后快原则,•具体情况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具体情况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采取下列方式及时处理常情况应采取下列方式及时处理•( (1)1)减慢或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减慢或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路•(2)(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3)医务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医务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6、输血记录•输血完毕,医师及护士应做好输血记录,血袋在病房输血完毕,医师及护士应做好输血记录,血袋在病房输血完毕,医师及护士应做好输血记录,血袋在病房输血完毕,医师及护士应做好输血记录,血袋在病房至少保存至少保存至少保存至少保存2424小时。
输血患者病历档案中记录内容包括小时输血患者病历档案中记录内容包括小时输血患者病历档案中记录内容包括小时输血患者病历档案中记录内容包括: :• (1) (1)输血前医患双方签订的输血前医患双方签订的《《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2)(2)输血前血型输血前血型. .、血常规、肝功能、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血常规、肝功能、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陷病毒( (HlvHlv) )及梅毒检测结果及梅毒检测结果•(3)(3)输血原因、申请的血液品种及剂量、医师签字输血原因、申请的血液品种及剂量、医师签字•(4)(4)护士护士/ /麻醉医师记录输血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输血品种麻醉医师记录输血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输血品种及血量,执行人员签字手术患者的手术记录和麻醉记录有及血量,执行人员签字手术患者的手术记录和麻醉记录有关输血信息应一致关输血信息应一致•(5)(5)输血过程及输血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及输血反应记录7、输血的监控•对于输注任一血液制品的患者,都要监控以下对于输注任一血液制品的患者,都要监控以下几个方面几个方面:•((1 1)输血前的患者状况)输血前的患者状况• (2)(2)输血开始时的患者状况输血开始时的患者状况•((3 3)输血开始后)输血开始后1515分钟的患者状况。
分钟的患者状况•((4 4)输血开始后至少每一小时记录一次患者状况输血开始后至少每一小时记录一次患者状况•((5 5)输血结束时的患者状况输血结束时的患者状况•((6 6)输血结束后)输血结束后4 4个小时的患者状况个小时的患者状况•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