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doc

12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97829715
  • 上传时间:2022-07-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2MB
  • / 1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标三维定向】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⑵明确测定反应热的要点,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⑶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利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且会利用量热计测定反应热⑵能从能量的角度说明“焓”及“焓变”的意义,能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⑶掌握盖斯定律,并能进行有关发应热的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常见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的结构,体会化学反应的实质,感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能源危机,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重难点】1. 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质 2.熟练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掌握盖斯定律,并会计算反应的焓变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课堂学案】1.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形成原因与化学键强弱关系2. 从“参加反应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角度来分析: 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小于    热反应      大于   热反应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3. 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如:           Ⅱ. 酸碱中和反应如:            Ⅲ.燃烧反应如:             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如: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Ⅰ.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如:          Ⅱ. 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如:                   Ⅲ. 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要点强化指导]:⑴ 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有的放热反应很难进行,条件要求很高,开始需要加热,只是断裂旧的化学键所需要能量而已,但它仍是放热反应,如:合成氨的反应,铁与硫的反应等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不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有其它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电能等,但通常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成物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放热反应生成物反应物能量反应过程吸热反应【练习】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 (一)反应热1、定义: 2、反应热的意义: 3、符号: Q>0 Q Q<0 4、获得Q值的方法:(1) (2) ① 5、反应热的分类:② ③ ……(二)中和热1、定义: 理解要点:①条件:稀溶液。

      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2、中和热的表示: 【练习1】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2)用2molH2SO4配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练习2】为了减小误差,某同学在实验中两次测定中和热第一次用50mL0.5mol•L—1的盐酸和50mL0.5mol•L—1NaOH溶液,第二次是用100mL0.5mol•L—1的盐酸和100mL0.5mol•L—1的NaOH溶液请你预测该同学两次测得的中和热结果 (相等或者不相等)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页,完成: 1、测定中和热的仪器; 2、测定中和热的原理; 3、测定中和热中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3、中和热的测量(1)仪器: ( 、 、 ) (2)原理:Q= (C为热容) 或Q= (C0为比热容) 中和热:Q= = 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步骤:1)组装量热器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防止热量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造成误差)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上图所示2)药品取用用一个量筒最取50 mL 1.0 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1.0mol/L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3)酸碱混合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量热计(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立即盖上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4)数据处理 5)重复以上实验两次产生误差的原因有:(1) (2) (3) (4) (5) (6) 【提问】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 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3) 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为什么? (4) 有人建议用50mL1.1mol/LNaOH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更加准确。

      为什么? 【练习3】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求得的反应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该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 ;用溶液进行上述验,测得的放出的热量数值可能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内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针对性练习:1.吸热反应一定是( )A.释放能量 B.储存能量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要点强化指导]:实验探究⑴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酸碱溶液一定用稀溶液的原因是:酸和碱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已经完全电离,不会影响产生水的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测定另外,稀溶液的比热接近于水,密度与水相差不大,在粗略计算时误差小同时,也不能太稀,因温度改变量太小,测量时很困难,且测得的误差很大⑵简易的量热计(如图所示)中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⑶实验时酸或碱一方略过量反原因是使另一方完全反应生成水⑷不同的强酸与强碱之间的反应,若它们的体积和氢离子的浓度值相同,所测得反应热也相同因为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是强酸与强碱,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1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3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5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4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8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0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5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6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7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17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2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4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31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0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18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2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19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3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29份).docx 三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专项练习题(每日一练共15份).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