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doc
14页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八(1)(2)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教师:杜俊才时光飞逝,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在这新的学期里为了搞好本学期八(1)(2)班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特作如下教学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教学经验二、本学期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目标: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 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二)能力目标: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 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本学期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村和新课程标准 2、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3、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认真组织好各次探究活动,注重学法指导 5、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6、加强训练,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学习小组,并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周次教学内容周课时2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3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24第四节、鱼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25第六节、鸟 第七节、哺乳动物26国庆节7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第二节28第二节、社会行为 单元测试29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四章第一节210半期检测211半期检测试题讲评212第二节、细菌 第三节、真菌213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五节214第五章病毒 单元测试215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第二节216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217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18单元测试219期终复习220期终复习221学期考试2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3)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教师:杜俊才时光飞逝,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在这新的学期里为了搞好本学期七(3)班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特作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 1、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二、本学期教材分析本学期七年级教材内容为“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安排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进而领悟生物圈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重要的。
与生物圈最密切、最直观的关系,就是人类的生存需要从生物圈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难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七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四、本学期主要教学措施和方法1、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周课时2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3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第二章第一节24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25第二节、植物细胞 第三节、动物细胞26国庆节7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第二章第一节28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29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单元测试210半期检测211半期检测试题讲评212第三单元第一章节生物圈有哪些绿色植物213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21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单元测试215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16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217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18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219期终复习220期终复习221学期考试2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3)班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教师:杜俊才时光飞逝,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在这新的学期里为了搞好本学期七(3)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特作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及主要教学目标1、“与同学们谈地理”: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强调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2、“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方式主要是探究主要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二是地球仪告诉我们什么 3、地球的运动:主要内容是自转——时差 公转——四季、五带,这部分比较抽象知识的教学主要是用事实说明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现象说明,轻原理分析4、地图学习方法是: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一是制图,绘制(或部分绘制)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二是用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5、大洲和大洋: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把教学与活动结合,让学生动眼读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图,从而进一步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图6、海陆的变迁:重点内容是探究海陆变迁,注重在进行科学观念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用实证分析和推测7、天气与气候:重点内容一是从生活体验中获得对天气的认识;二是初识天气预报8、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从图中分析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 ,学生不仅要会读气温曲线图,还要会根据数据画气温曲线图并且会通过读图分析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 9、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从图中分析降水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通过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柱状图;降水的分布主要是通过降水量分布图来反映。
10、世界的气候:从与天气的对比中理解气候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11、人口和人种: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影音资料,讲一些有关宗教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宗教知识的兴趣 12、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本节的主要内容是:(1)比较城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3)班地理教学任务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同时,因以往的一些客观原因,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兴致不浓,通过开学的学情摸底,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备,知识积累程度低,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具体措施与方法1、抓好地理课堂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每次单元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与同学们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一) 2课时第二周: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二、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