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山西师范大学)》章节测试及期末考试答案.docx
44页智慧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山西师范大学)》章节测试及期末考试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分)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A.错B.对2【判断题】(1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启发A.错B.对3【判断题】(1分)近几年的西方“马克思热”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已经过时了A.错B.对4【单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A.欧文的共产主义试验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莫尔《乌托邦》的发表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单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A.大同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自由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6【单选题】(2分)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A.科学性B.人民性C.自由性D.实践性7【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的选项是()A.实事求是的方法B.群众路线的方法C.历史分析的方法D.辩证分析的方法8【多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吸收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A.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美国实用主义D.德国古典哲学9【多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0【多选题】(2分)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是()的三大起义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系问题2【单选题】(2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B.如何回答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C.如何回答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如何回答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3【单选题】(2分)“存在就是被感知”是()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4【单选题】(2分)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理在事先,以理为本”B.“存在就是被感知”C.“意识是万物的本原”D.“物是感觉的复合”5【单选题】(2分)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C.不可知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6【单选题】(2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世界普遍联系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7【单选题】(2分)“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D.对立统一规律8【单选题】(2分)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状态和形式C.形象和本质D.动力和源泉9【单选题】(2分)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A.偶然的巧合B.命运的安排C.偶然中隐藏着必然D.必然的结果10【单选题】(2分)事物的本质是不可感知的,所以()A.本质不能离开人的意识而存在B.本质是一种虚无C.科学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D.本质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A.对B.错2【判断题】(1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A.对B.错3【判断题】(1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是无条件的A.对B.错4【单选题】(2分)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色香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A.概念B.表象C.知觉D.感觉5【单选题】(2分)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关键是看它()A.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B.是不是具有绝对性C.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接受D.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6【单选题】(2分)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价值的特征()A.客观性B.主观性C.社会历史性D.一元性7【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的基本特征的是()。
A.历史性B.社会性C.自觉能动性D.客观实在性8【多选题】(2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具有下列特征()A.客观性B.绝对性C.相对性D.多维性9【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理性认识的是()A.余音绕梁,三日不绝B.蹲点调查,掌握材料C.总结经验,提出方案D.调查研究,制定政策10【多选题】(2分)真理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属于唯心主义的有()A.经过实践反复证实的就是真理B.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就是真理C.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D.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智慧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山西师范大学)》 “第三章测试”1【判断题】(1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错B.对2【判断题】(1分)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A.对B.错3【判断题】(1分)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A.错B.对4【单选题】(2分)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5【单选题】(2分)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文化范畴B.政治范畴C.思想范畴D.经济范畴6【单选题】(2分)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思想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血缘关系7【多选题】(2分)社会存在主要包括()A.自然地理环境B.阶级关系C.物质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8【多选题】(2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A.劳动资料B.劳动者C.劳动对象D.机器设备9【多选题】(2分)意识形态主要包括()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C.艺术D.宗教和哲学10【多选题】(2分)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A.意识形态B.政治形态C.文化形态D.经济形态智慧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山西师范大学)》 “第四章测试”1【判断题】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经济的矛盾A错B对2【判断题】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消费过程中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A错B对3【判断题】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A对B错4【单选题】(2分)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中,()A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5【单选题】(2分)解决商品经济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的关键是()A商品的二因素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B劳动产品成为商品C商品必须能够顺利通过交换D商品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6【单选题】(2分)商品的本质特征是商品的价值,价值的本质体现为()A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B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C商品的使用价值D商品的交换价值7【单选题】(2分)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A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B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C雇佣劳动者的抽象劳动D雇佣劳动者的必要劳动8【多选题】(2分)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A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B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及自然条件9【多选题】(2分)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劳动力商品()A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B其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C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D其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10【多选题】(2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出周期性特点B本质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C形式上的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D实际上是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实现问题的途径智慧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山西师范大学)》 “第五章测试”1【判断题】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A.对B.错2【判断题】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占有社会财富的大部分A.错B.对3【判断题】当代科技的发展触动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A.对B.错4【单选题】二战后,资本所有制发生了变化部分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是()A.垄断组织B.垄断机构C.垄断资本D.国家资本所有制5【单选题】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A.获得垄断地位B.获得垄断统治C.获得垄断价格D.获得垄断利润6【单选题】金融寡头在经济中实现统治的形式是()A.跨国公司B.个人联合C.政策咨询机构D.参与制7【多选题】垄断产生的原因有()A.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而联合实行垄断B.生产高度集中,形成对竞争的限制C.为了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出现垄断D.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8【多选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有()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B.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要求C.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D.应对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深化的要求9【多选题】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所有制认识正确的是()A.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B.国家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服务和保障C.所有制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D.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10【多选题】当代资本主义所出现的新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A.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C.主张改良主义的正常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D.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智慧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山西师范大学)》 “第六章测试”1【判断题】(1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
A.对B.错2【判断题】(1分)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写作的《乌托邦》一书A.对B.错3【判断题】(1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单一性的,不是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