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设计思想.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0794174
  • 上传时间:2021-1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4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设计思想 吴岱未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献中保存了许多有关设计造物的思想史资料例如《刘子》提出的“施用用宜”的实用主义设计思想;《文心雕龙》中提出的“窥意运斤”的具体设计观点这些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思想与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理论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设计思想;宜;用检 索::k239; J0 文献标志码: A :1008-2832(2014)07-0034-02Analysis of Design Idea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WU?Dai-wei(Graduate?School?of?Chinese?National?Academy?of?Arts,?Beijing?100027,China)Abstract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preserved a lot of history of thought material about ancient design. Wen Xin Diao Long and Liu Zi contain a lot of pragmatism ideas. These distinctive brand of the times thoughts and ideas greatly enriched the Chinese ancient design theory.Key words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cient design ideas; appropriate; pragmatismInternet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最黑暗、社会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郁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①魏晋时期的设计不再像汉代那样古拙、浑朴并呈现出一种大一统的气魄,也鲜见汉代谶纬神学影响下的神秘、流动风格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设计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的特征深刻的影响着以后的设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时亦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自觉”的开始那么这一时期造物设计的风格特点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物设计从风格上来讲与之前有着重大的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物设计受到玄学清谈的影响,在审美上表现出人们更多的关注人自身的美民族的融合与频繁的交流以及佛教的传入也为这一时期的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宗教色彩在功能上,这一时期的设计因战事频繁与生活艰辛,器物的设计讲究实用,注重功效以鸡头壶为例,灌注时盘口的作用相当于漏斗,长颈为了保持液体的稳定性,鸡头嘴方便斟注这些造型因素无不是实用性的考虑影响一个时代设计风格转变的诸多因素中,设计思想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里格尔在《风格问题》中提出了“艺术意志”理论,强调设计艺术是一种心智的精神性活动,批评森珀的被动性反映理论,认为设计艺术的风格发展是服从技术材料的多样性要求,又是创造性的一种选择②。

      里格尔对于森珀的理论的批评,实际上也是对于森珀理论的一种补充这也是艺术设计风格受到人主观思想、主观意志所影响的有力说明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历来是“重道抑器”的,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设计思想从大体上却体现出一种“道”与“器”并举的局面体现在当时的器物上就是实用器物较多一、魏晋南北朝设计的功能观(一)窥意运斤——魏晋设计的造物观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物观点,春秋时期《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其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朴素的造物观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③这句话浓缩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也折射出古代在设计与造物中的一种辩证关系,即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尊崇人类造物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因材施宜量地利说明自然物的存在因应着地气之利,因地制宜这一思想明确的提出了一种注重内在统一、顺应大局、与自然融合的设计思想一个好的设计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设计师尽可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中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独照之匠指的是有独特感受的工匠因为技巧之道,难以言表,只能自己领会,所以称之为独照。

      斤”即斧子根据脑中的意象运用斧子有学者认为刘勰在这里揭示了作为创造性思维的艺术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独具匠心的艺术家用物质手段将设计艺术意象转化为具体的造物设计这就是设计造物的过程而在具体的造物设计过程中,工匠需要从宏观上对于要设计的对象进行把握,因材施用《刘子适才篇》中说:“良匠善能运斤,故无弃材④这是一种“技近乎道”的状态二)施用有宜——魏晋设计的物用观《刘子》为北齐文学家刘昼所作,刘昼在《刘子适才篇》中提出了造物设计“用”与“宜”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美是相对的,从形式上看造物设计有丑有美,但是从功能来衡量必须符合“宜”这一标准物有美恶,施用用宜;美不常珍,恶不终弃”⑤刘昼认为符合功能第一原则的器物才称之为“宜”这一实用思想体现在魏晋南北朝的瓷器造型上魏晋时期是瓷器的时代,瓷器以其坚固、实用、温润的特征,很快博得贵族的青睐,迅速的代替了汉代的铜器和漆器,成为生活日用必备品以浙江为代表的青瓷,在器形上种类已经日益丰富,造型多种多样主要品种有瓶、壶、尊、碗、盘、杯、灯、盒、盘、薰、魂瓶、虎子等它们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刘昼所说的“宜”这一标准其中的水注、唾壶、虎子既与魏晋贤士清淡的生活方式有关,又体现出很高实用性。

      endprint二、魏晋南北朝设计的造型观(一)以形写神——魏晋设计的形神观形神问题是魏晋时期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艺术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造型即利用一定的材料使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为一定目的而创制的结构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作为艺术的造型设计而存在和被感知的,即是一种“形式赋予”的活动⑥魏晋南北朝的器物造型中有着形神兼备的上乘之作魏晋时期形神观念不仅仅是文人士大夫清淡的养生理论,还因为阐发“形神”观念的玄学在意识形态中的突出地位,对整个社会心里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对设计产生着潜移默化的陶染人们在设计中不仅注意形态的刻画,更注重对器物神韵的表现这是魏晋时期设计艺术在器物造型中的一个明显特点正所谓“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处于实用目,人们在最初的造物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器物的形制问题,这应该是对于形的最初关照后来人们开始将具体的形上升为观念的形从而引发对于形神的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工匠在创作活动中实践着“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创作本质魏晋时期艺术设计形神兼备的特点可能与顾恺之、谢赫等人参与设计活动有关顾恺之、谢赫,早年擅长设计,谢赫所作服饰、化妆设计,时人争相仿效,流行一时。

      ⑦(二)自然会秒——魏晋设计的自然观魏晋是真正发现自然美的时代自然美进入士人阶层的生活中,他们对山川草木进行直接的审美观照,山川草木真正作为独立的对象进入人们的视野魏晋人在生活上于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①这固然体现在造物设计中,魏晋时代的百工将这种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照融入到了器物中创作中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⑧这句出自《文心雕龙原道篇》这句话可以认为是魏晋时期一个深刻的造物原则和审美标准刘勰的这段论述,主要说明文学创作要来源于自然,其不主张矫揉造作,华而不实这恰巧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领导者威廉莫里斯的理论有相近之处各个门类艺术之间在创作方法上有许多的共同之处自然的观点对于艺术设计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故自然会秒,譬卉木之耀英华; 润色取美,譬缯帛之染朱绿⑨这种“自然会妙”的思想观点对当今设计不无启迪自然是启发设计师设计灵感的最好材料,自然物象是构建设计形式最重要的资源没有自然中的野草,鲁班可能不会得到灵感从而设计出我国传统的锯子没有自然中鸟巢的形状,不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后人是很难设计出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

      自然中几乎暗藏着视觉形式的所有要素设计师们经常借鉴自然中的事务的结构来解决问题或仅仅来形成他们的秩序感新艺术”运动法国著名设计师萨穆尔宾提出“回到自然去”的口号,并把这一理念彻底的贯穿在他的设计之中自然设计”是20世纪兴起的重要设计理论,而这一理论早在南北朝时期刘勰就在《文心雕龙》中提及三、芙蓉出水——魏晋设计的审美观魏晋时期是“美”自觉的时代,美学思潮往往受到哲学思潮的影响,一种新的哲学的提出往往会影响一种新的审美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魏晋玄学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哲学对于魏晋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美学理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魏晋玄学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以道家思想为主题,糅合儒家思想的一种哲学体系中国古代艺术一直将老庄的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美的典范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⑩贲为《周易》中一卦贲者,饰也贲本来是斑纹华彩,绚烂的美白贲,则是绚烂又复归于平淡所以说白贲的美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大音希声”“饰极反素”的美是一种更高的审美境界,是一种扬弃的境界这正符合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自然,复归平淡的审美追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越窑青瓷的勃兴,正是符合了这种不加装饰,力求其本质美的审美观而产生的。

      刘勰的这句话还体现出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相互依存的关系装饰离不开功能,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才是合理的装饰,才达到“文质彬彬”的境界结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献中蕴含着丰富和深厚的设计思想与观念以上仅择其一小部分简要分析,其在内容与思想上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作为历史文献,它包含与记录了来自特定历史时代有关设计和造物的认识、思想、观念,可以理解为那个时代人们对设计和造物的一种普遍共识,这是在一定的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可否认,在设计思想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设计思想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理论并用它特有的方式指导着设计实践注释:①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9.② 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19.③ 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7:45.④ 刘昼.刘子适才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7:79.⑤ 傅亚庶.刘子[M].北京:中华书局,1998:189.⑥ 李砚祖.造物之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5.⑦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⑧ 王志彬.文心雕龙译注原道第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2.⑨王志彬.文心雕龙译注隐秀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2012.⑩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M].北京:中华书局,2012.参考文献:[1] 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2]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3] 李砚祖. 设计的智慧——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论纲[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4).[4] 邹其昌.简论中国设计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对象及其历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8).[5] 郭廉夫,毛建亨.中国设计理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endprint -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