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环保局“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doc
4页区环保局关于《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一、环境保护 的情况总的来看,各项环保目标任务指标进展较好,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一)“蓝天行动”2007年新创建了无煤社区6个,基本无煤社区1个,新建“无煤区域”3.87平方公里,扩建 “基本无煤区”23平方公里,累计建成“无煤区域”11.04平方公里、“基本无煤区” 81.81平方公里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减少11.11%;二氧化氮增加9.09%;可吸入颗粒物增加6%二氧化硫减少是开展“无煤区域”和“基本无煤区”建设的成果,二氧化氮增加是汽车流量增大尾气排放增加所致,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主要是建筑工地扬尘所致虽然二氧化氮相对增加量较大,但我区主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因此,要继续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监督和管理,控制机动车运输带泥和撒漏污染,加强道路冲洗和清扫保洁,控制植物栽种泥土污染,推广使用改性沥青路面其次控制燃煤(烟)污染,加强餐饮及其他废气(尘)整治,加强城市绿化二)“碧水行动”通过对污染源头的监管和整治,长江黄桷渡饮用水源水质保持稳定,断面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断面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配合建成市政二级管网50条、11公里;完成辖区三级管网勘察设计,建成三级管网11.8 公里,区域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已达83%。
完成了关闭、搬迁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和长江餐饮船生活污染整治,长江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10个生活污水排放口现已全部实现截流,生活污水进入鸡冠石污水处理场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市政管网建设相对滞后,茶园污水处理厂要实现年底竣工时间紧迫;南山地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尚不完善,需要加快推进;部分旧城区域市政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相对较低三)“绿地行动”新增公园绿地37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创建市级园林式小区2个、重庆最佳绿化单位1个开展了辖区养殖现状调查和养殖区域规划,在重点水源、风景区、建成区等禁养区,关闭规模小、污染重的养殖场4家,对适养区内养殖场配备相关环保设施设备,实现了规范管理禁养区启动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进展缓慢开展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调查工作,掌握了全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情况,为建立全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状监督管理体系提供了依据四)“宁静行动”通过开展噪声达标区扩建复查工作,全区噪声达标区新增面积11.35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34.47平方公里,现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提高到70%2007年区域环境噪声值为52.2 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值为66.5分贝,功能区噪声昼间值为56.7分贝,夜间值为48.6分贝,小时达标率昼间100%,夜间为81.2%.在全市率先启动“安静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帝景名苑小区率先通过了市环保局“市级安静居住小区”验收和公示,成为主城区第一个安静居住小区。
努力控制工业固定声源,着力加强交通噪声管理针对禁鸣反弹的现状,交通、环保部门协同配合开展了机动车禁鸣督查,并按照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严格控制机动车辆喇叭噪声的通告》,加强对违章车辆的查处,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机动车鸣笛的现象二、 减排工作减排工作按照市下达的年度任务均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截止2007年底共完成减排化学需氧量1159吨,二氧化硫667吨,分别累计完成12.13%,6.97%上半年虽然完成减排任务,但下半年要完成全年减排任务有很大困难存在主要问题是三大重点项目建设得不到有力推进,一是城市建成区三级污水管网建设进度滞后,上半年建设进度为零;二是迎龙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滞后,上半年仅完成投资9%,11月按期投产前景堪忧;三是茶园污水处理厂完成开工仪式后,项目主体建设没有实质性进展, 建议:区委区府督察室督促茶园污水处理厂、迎龙污水处理厂、建成区三级污水管网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