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一.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5558196
  • 上传时间:2018-06-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47.5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 题 一理论研究与探讨3基于概念解析的我国工业遗产价值分析韩 强 王 翅 邓金花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及其附属物正在经历一段大规模的更新和结构性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工业主体的逐渐消亡、湮灭,并导致同等数量级的工业遗产面世,成为历史中曾经的辉煌与灿烂的见证[1]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英国的工业遗产 (Industrial Heritage),形成于20 世纪 70 年代的欧洲,发展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欧洲,兴盛于 21 世纪初的全球1955 年,英国最早的倡议者 Michael Rix 在一本《业余历史学家》(The Amateur Historian) 的杂志中发表了题为 “工业考古” 的文章[2]目前的研究中,这篇文章标志着工业遗产研究的正式诞生那么如此众多的工业遗产的研究到底是为了什么?其根源在于剖析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1 遗产的概念解析工业遗产的价值源于对工业遗产概念的解析,工业遗产是一个理论内涵丰富、应用价值广泛的学科,也是一个新的理论研究热点在国际上,工业遗产有狭义的概念和广义的概念之分1.1 工业遗产的狭义概念工业遗产的概念源于 19 世纪末期的英国,最早被称为“工业考古学” ,这一学科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工业遗物加以记录、保存,学科的产生使人们开始对工业遗产保护有了最初的理解和认识[3]。

      1959 年,英国工业考古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向英国政府提出了关于制定工业遗产名录和保护政策的建议1963 年,英国考古理事会和英国公共工程部联合设立了工业遗迹普查署 这标志着英国的工业遗产保护正式启动, 随后,以英国为发源地,工业遗产及其相关研究活动在欧美各国陆续展开工业遗产的狭义概念源于人们对“工业”的认识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历经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等发展阶段通常来讲,工业(industry)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为产成品的工作和过程因此,工业遗产就是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的历史遗存2003 年 7 月, 《下塔吉尔宪章》在俄国下塔吉尔召开的 TICO 日大会上正式通过,该宪章是由该委员会制定和倡导的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宪章的内容包括工业遗产的定义,工业遗产的价值,工业遗产认定、记录和摘 要: 文章从我国工业遗产的几组概念出发,剖析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根源,并从历史、社会、科技、建筑、审美、经济六个方面梳理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因素,进而为我国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关 键 词: 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概念; 工业遗产价值4研究的重要性等 《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定义如下: “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 以及其他所有物质和非物质表现, 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

      ”“工业遗产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和工厂,矿场以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 由此概念可以看到,工业遗产无论是在时间方面、范围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3]这一概念反映的工业活动特指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带来的与工业发展相关的工业遗存,从时间角度来看包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首先,是 18 世纪从英国开始,以钢铁等新材料和煤炭、石油等新能源,采用机器生产为主要特点的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其次,是 19 世纪源自欧洲、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世界工业革命再次,是 20 世纪发端于美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这进而也揭示了狭义的工业遗产就以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典型产物为研究对象1.2 工业遗产的广义概念工业遗产的广义概念源于人们对“遗产”的认识遗产的概念属于法律范畴,在《辞海》中解释如下: ①公民死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②历史上遗留、累积的精神财富,如艺术遗产、文化遗产等。

      在百度百科则解释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下塔吉尔宪章》中对工业遗产的年代阐述如下: “从 18 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起至今, 也探讨其更早的前工业时期与原始工业之根” , 因此可以肯定:虽然工业遗产定义中的历史年代是“工业革命”时期,但工业革命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反映人类技术创造的遗物及遗存,自然也属于工业遗产的技术范畴因此,不同于狭义工业遗产中严格的工业技术革命时期的遗存、遗物,广义的工业遗产包括工业革命及其以前人类技术创造的所有的遗物、遗存从时间角度来看,可以包括史前时期加工、生产各种石器或相关工具的遗址、工具; 古代陶瓷、冶炼工艺的遗址以及包括水利工程在内的古代大型工程遗址等工业革命以前各个历史时期中反映人类技术创造的遗物、遗存在内容方面,除了狭义概念包含的内容,广义的工业遗产还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技术和与其相关的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存在于人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可以认为,工业遗产是在工业发展进程中留存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3]1.3 我国工业遗产的概念我国工业遗产的概念源自 2006 年在无锡举行的首届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会议中的《无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5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机械,及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时间要素,因此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概念同时,这一概念对国际概念进行了深化,将其概念与文化遗产保护紧密联系,其范围也包含了非物质文化层面[4]2 工业遗产的价值工业遗产得到全世界的重视,是因其承载了文明,承载了社会的发展《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概念明确阐述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在于“技术、 历史、 社会、 建筑或科学价值” 《无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的价值在于“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将文物的价值概括为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三种类型[1]因此,工业遗产的价值可以表现为历史、社会、科技、建筑、审美、经济等方面2.1 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历史价值是工业遗产的第一价值,也是世界各方共同关注的特征工业遗产伴随历史而来,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记录了一个历史时代中经济、社会、文化、产业、工艺等方面的文化载体工业遗产体现了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体现了人类逐渐主宰物质世界的力量。

      如果忽视或者丢弃了工业遗产,就抹去了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记忆,使城市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出现了空白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绚彩的历史画卷中重要的一抹2.2 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工业遗产的固有价值,这是因为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社会在巨大变革时期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日常生活工业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文化财富工业遗产记录工业的主体——普通工人的历史人生,并逐渐凝结出相应价值观,成为当时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精神基础,进而对社会形态、社会价值产生了影响保护这些反映时代特征、社会价值观的工业精神,能够塑造优秀品德、促进民族凝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支撑2.3 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产生的根源,也是有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关键因素,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创造发明、技术改良对工业发展所做的贡献无论是工业设备、 工业产品、 技术手册, 还是工业操作规范,6都深刻地记载了当时科技发展的状况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梳理科技发展的主线脉络,这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尤其是工业的非物质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认识,推动新一轮的科技进步。

      2.4 工业遗产的建筑价值建筑价值是工业遗产价值的直观体现,也是大众对工业遗产最直接的认识建筑价值通常会衍生出旅游功能,这对传统工业城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从城市规划角度看,组成一座城市的物质要素不但包括居住区、公共建筑、商务区、道路广场、园林绿地等,也应包括工业、仓库、对外交通运输、桥梁、市政设施、能源供应等[3]每个城镇都有一些历史的遗迹今天的新事物,若干年后又成为陈迹,随着时间的洗练,有些遗存又成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标志工业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建筑,进而在城市中产生了新旧交替、和谐共处的工业建筑外观的差异源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风貌,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5]这是工业遗产建筑价值的突出表现南通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6], 其中的工业建筑都是基于中国人自己的理念, 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构架起来的,这种工业的建筑价值为工业旅游奠定了基础2.5 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一般人看来似乎不再具有价值的老工厂,在创意者眼中却是激发创作灵感、孕育创意产业的宝贵资源和难得空间” ,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是工业遗产留给人类的精神财富大批的工业遗产逐渐成为工业旅游基地,正是因为工业遗产的审美价值炫耀着公众的眼球。

      “神秘” 、 “好奇” 、 “惊叹”是与工业遗产的价值共生的词汇工业遗产中形形色色的“地标” 、 “代表”成为识别众多城市的鲜明标志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的是一所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也为城市居民、 产业工人留下更多的回忆和向往2.6 工业遗产的经济价值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工业在发展的进程中借助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实际上是在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抢救工业遗产也有助于控制建筑垃圾的数量,提升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保护工业遗产,合理利用工业遗产也能在地区经济逐渐衰退的浪潮中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城市中工业遗产重新摸底、梳理、分类,在工业遗产的合理利用中,也为城市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工业底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保留工业遗产的物质形态,弘扬工业遗产的文化精神,既能为后世留下曾经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的历史形象记录,也能为城市经济未来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启发例如,英国伦敦著名的泰德现代艺术馆,7这是由一个寿终正寝,原本要被拆除的火电厂改建来的,从工业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经过多年的运营、保护,逐渐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美术馆之一,也带动了旧工业区——泰晤士河南岸地区从工业衰退走向文化繁荣。

      3 结论工业遗产及其内涵的各种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生产关系以它们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展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它们是延续国家文脉与历史、展现民族发展与特色的一项丰富内容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怎样协调工业遗产、社会、产业、景观、生态、文化等各种因素,使其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社会和工业遗产研究者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提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中国制造 2025”为制造业大国的强国之路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的车轮没有停滞,越来越多的工业文明即将或者已经湮没于历史的长河,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绽放凋零,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成形出现,越来越多的技术、服务需要我们借力于“非物质”去抢救保护,新一轮的工业遗产需要我们挖掘、评价、抢救、保护,我们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1] 寇怀云 . 工业遗产技术价值保护研究 [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7.[2] 田燕,林志宏,黄焕 . 工业遗产研究走向何方——从世界遗产中心收录之近代工业遗产谈起 [J]. 国际城市规划 . 2008(2): 50-54.[3] 单霁翔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