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讲解.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59345198
  • 上传时间:2022-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一、红枣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种植结构严重失衡,同期成熟、同期收获风险太大 目前枣品种结构严重不合理, 制干品种产量偏大, 专用加工品种 匮乏,鲜食品种主要为晚熟品种冬枣和梨枣, 缺乏优质中、 早熟品种2. 裂枣品种面积大,枣区裂果问题已成为生态型病害 起主导作用的八大主栽制干品种, 多数属于易裂品种, 主要集中 在北方十几个县(市) ,占全国总产量的 70% 以上红枣裂果包括两种类型, 一种是早期由日烧引起的裂果, 另一种 是白熟期以后因品种、天气、栽培技术不合理、预防不及时引起的普 遍性裂果和浆烂我国北方枣区的裂果问题已成为全区域的一个重要病害3. 制干加工技术单一落后,难以应对突然出现的自然灾害 红枣在采后加工处理方面发展缓慢, 总体水平低, 是枣树生产中 的薄弱环节分级包括停留在手工挑选阶段,效率低,难以标准化; 干制主要靠自然晾晒,红枣收获后,稍遇阴雨就会出现裂果、浆烂问 题,营养损失严重我国枣区的大部分红枣加工企业是以干枣为原料生产的,如饮 料、果酒、果茶、果酱、色素、香精等已达上百个品种,一旦原料短 缺,整个产业链就会瘫痪 在尚未更新易裂品种的情况下,推广新的 采后处理加工技术十分有必要。

      4. 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偏低,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较差 随着农民外出打工潮的兴起, 在农村劳动力中, 老弱群体成了主 体长期以来,农业职业教育的水平低,农民思想意识陈旧,利用新 技术发展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受限, 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 求在枣树新品种推广上, 普遍存在着老产区保守、不更新品种和新 产区发展太快、新品种比例不高等问题5. 毁灭性病虫害日趋猖獗,暴发成灾 除裂果病外,枣锈病、枣疯病、缩果病和绿盲蝽象等重大病虫害 的危害愈来愈大,严重影响着枣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大规模集中连片给群众带来规模效益的同时, 也出现了加 速某些病虫害蔓延的问题,枣农在防治过程中苦不堪言近几年来, 由于绿盲蝽象十分猖獗, 以绿盲蝽象为中介引起的缩 果病非常普遍另外,枣疯病除沿海地区的枣园发生较少外,全国各 地也在日益抬头,一旦局部出现,就会迅速蔓延,造成毁灭性灾害二、红枣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1. 品种结构亟须调整,品种调优势在必行制干品种的种植面积偏大, 集中在 9 月底成熟,风险较大 每年 阴雨期正值红枣成熟棋有, 霉烂难以避免 早熟品种可提前成熟 7-15 天,避免了部分损失;用白熟期前后的大果型品种加工蜜枣,也因提 前采摘避免了一定的损失; 将部分易裂品种改接了晚熟冬枣, 受灾相 对较轻;推广抗裂性较强的品种,裂果程度亦较轻。

      枣树的生命周期长, 发展枣树应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品 种同一生态类型的栽培区域,既要考虑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 配,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好鲜食、制干、兼用、蜜枣及观赏品种的协 调发展,大大减轻了自然界的风险,拉长了市场供应期,显著提高了 经济效益2. 加强培训,提高枣农接受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尽快提高现有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 发展特色优势枣产业; 发 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通过龙头带动或中介组织的服务, 推介 新成果、新产品;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的形式,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 头;根据农村分户经营的现状,进一步搞好统一技术服务;依靠村组 干部和农技干部的协调、服务,提高科技入户率,将新技术、新成果 传授给枣农3. 强化采后商品化处理兴建烘干房,推广烘干房制干技术减少损失,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科技投入, 改变目前红枣加工企业以干枣为原料 进行加工的单一局面,加大采后商品化处理,实现分级包装标准化、 制干烘烤化、加工精细化4. 控制生态型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种植面积高度集中地区, 适当限制发展, 在高度集中区域内开辟 1-2 千米的隔离带;高度密集的枣园要通过隔株刨除或隔行刨除的途 径逐步减低密度, 并加强冬、夏季的修剪,解决枣园通风透光的问题, 防止或减轻生态型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解决红枣裂果问题除更换不易裂果的品种外, 还应在裂果前后时期内保持枣园土壤的适墒状态,裂果发生前 20 天用“防裂防烂剂”进 行预防,以减轻裂果的危害与此同时,还要组织科技攻关,集中力量解决枣锈病、枣疯病、 缩果病及绿盲蝽象等重大害虫的防治难题5. 采取全程控制措施,全方位提高枣果的风味和品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购买绿色食品日 益成为一种趋势只有采取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对枣树的栽培环境、 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加工、贮运、销售等各环节进行全程控 制,才能实现全方位提高果品风味和品质参考资料:《中国枣业报》 总第 26 期《我国红枣产业在遭遇阴雨 重灾后持续发展的建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