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同步辅导及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19357580
  • 上传时间:2023-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2.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必修2 《游褒禅山记》同步及同步练习一. 教学内容:二、学习目标1、品味鉴赏作者描景状物的语言2、感悟作者文中所表现出的思想三、课文知识分析1、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县盐埠岭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荆公路邓家巷)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其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策,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对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既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2、朗诵文章,品味意境下面为同学们播放文章的诵读音频,请大家在下面一起有感情地共同朗读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1)这篇游记与我们之前所学的游记在写作侧重上有何不同?(2)我们该如何理解王安石的“所得”?四、帮你总结游记可取一“记”字美景可记,同行可记,心情可记,感悟可记而无论景致精巧细致雄浑壮阔,都不及作者胸中沟壑之十一虽曰游记,景色终不为主角五、课外拓展: 易中天谈王安石变法:帮了腐败的忙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农历正月,36岁的宋英宗病逝,20岁的皇太子赵顼当了皇帝,是为宋神宗这时,北宋王朝已过去108年,算是步入中年,而新皇帝血气方刚,总是想做些事情的他想到了王安石王安石也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他曾给仁宗皇帝上过万言书,可交上去以后就没有了下文王安石明白,改革时机未到于是,他一次次谢绝了朝廷的任命,继续在地方官任上韬光养晦,并种他的“试验田”在王安石看来,做什么官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能不能做事如果在朝廷做大官而不能做事,那就宁肯在地方上做一个能做事的小官王安石“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实实在在地为民办事更重要的是,他还“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这其实就是他后来变法的预演了这样一来,当王安石官至宰相,改革变法时机成熟时,王安石就有了足够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准备。

      就说免役法,它是针对差役法的改革差役,其实就是义务劳动事实上宋代的力役,种类也实在太多麻烦在于,“役有轻重劳逸之不齐,人有贫富强弱之不一”,因此,有钱有势的缙绅人家服轻役或不服役,沉重的负担全部落在孤苦无告的贫民身上王安石的办法是改“派役”为“雇役”,即民众将其应服之役折合成“免役钱”交给官府,由官府雇人服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农民出钱不出力,不耽误生产;第二,所有人一律出钱(原来不服役的官户、寺观出一半的钱,叫“助役钱”),比较公道;第三,社会上的闲散无业人员找到了差事但宋神宗和王安石都没有想到,这次改革,不但阻力重重,而且一败涂地在变法期间,甚至发生了东明县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上访”,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情王安石最后背着扰民和聚敛的恶名走向惨败那么,变法的结局为什么会是这样?原来,王安石是一个动机至上主义者在他看来,只要有一个好的动机,并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效果因此,面对朝中大臣一次又一次的诘难,王安石咬紧牙关不松口:“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王安石甚至扬言:“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有此信念,在他看来,即便民众的利益受到一些损失,那也只是改革的成本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王安石怎么也想不到他搞的改革帮了腐败的忙!比如青苗法。

      其实,青苗法应该是新法中最能兼顾国家和民众利益的一种了一年当中,农民最苦的是春天那时,秋粮已经吃完,夏粮尚未收获,正所谓“青黄不接”于是那些有钱有粮的富户人家,就在这个时候借钱借粮给农民,约定夏粮秋粮成熟后,加息偿还利息当然是很高的,是一种高利贷还钱还粮也一般不成问题,因为有地里的青苗作担保,是一种“抵押贷款”当然,如果遇到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农民就只好卖地了而青苗法,就是由国家替代富户来发放这种“抵押贷款”,即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向农民贷款,秋后再连本带息一并归还所定的利息,自然较富户为低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免除农民所受的高利贷盘剥,也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然而实际操作下来的结果却极其可怕首先利息并不低王安石定的标准,是年息二分,即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二千这其实已经很高了,而各地还要加码地方上的具体做法是,春季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就收回,取利二分秋季又发放一次贷款,半年后又收回,再取利二分结果,贷款一万,借期一年,利息四千原本应该充分考虑农民利益的低息贷款,变成了一种官府垄断的高利贷而且,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的利息还要更高利息高不说,手续还麻烦过去,农民向富户贷款,双方讲好价钱即可成交。

      后来向官府贷款,先要申请,后要审批道道手续,都要给胥吏衙役交“好处费”每过一道程序,就被贪官污吏敲诈勒索从中盘剥一回更可怕的是,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给全国各地都下达了贷款指标,规定各州各县每年必须贷出多少这样一来,地方官就更是硬性摊派了当然,层层摊派的同时,还照例有层层加码于是,不但贫下中农,就连富裕中农和富农、地主,也得“奉旨贷款”结果,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地方官增加了收入市易法也一样熙宁五年(1072年),一个名叫魏继宗的平民上书说,京师百货所居,市无常价,富户奸商便趁机进行控制,牟取暴利,吃亏的自然是老百姓因此他建议设置“常平市易司”来管理市场,物价低时增价收购,物价高时减价出售,这就是市易法的起因具体办法,是由朝廷设立“市易司”,控制商业贸易这个办法,是动用国家力量来平抑物价当然“市易司”也不是专做亏本生意,也是要赢利的,只不过并不牟取暴利而已比方说富户奸商一文钱买进二文钱卖出,“市易司”则一文钱买进一文半卖出赢利虽不算多,也能充盈国库但这样一来,所谓“市易司”就变成了一家最大的“国营企业”,而且是“垄断企业”了事实上所谓“市易司”,后来就变成了最大的投机倒把商他们的任务,原本是购买滞销商品,但实际上却专门抢购紧俏物资。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完成朝廷下达的利润指标,也才能从中渔利,中饱私囊所以,不要以为贪官污吏害怕改革他们不害怕改革,也不害怕不改革,只害怕什么事情都不做相反,只要朝廷有动作,他们就有办法比方说,朝廷要征兵,他们就收征兵费;要办学,他们就收办学费;要剿匪,他们就收剿匪费反正只要上面一声令下,他们就趁机雁过拔毛改革帮了腐败的忙,这恐怕是王安石所始料未及的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同步达标练习】1、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⑧其孰能讥之乎?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⑩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2、下面所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三)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十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观察物体(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2课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二)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 数量关系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解决问题(3)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一)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易错清单(九)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2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2)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数与运算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法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曹冲称象的故事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常见的量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第1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1)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3第2课时 解决问题作业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