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4927332
  • 上传时间:2018-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92.50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检测高三物理(选修) 2015.8 考试时间 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 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 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 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非常非常小时, 就可以 x v t    t  x t   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B.伽利略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结论,运用了 理想实验方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 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 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 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 行 车 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 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3.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 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 碰到地面。

      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 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 电 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 器 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 ,测得遮光条的宽 t  度为 ,用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x  x t  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x t 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片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5.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所用的时 x  间为t 1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所用时间为t 2 则物体运 x  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1 2 1 2 1 2 ( ) ( ) x t t tt t t    1 2 1 2 1 2 ( ) ( ) x t t tt t t    1 2 1 2 1 2 2 ( ) ( ) x t t tt t t   1 2 1 2 1 2 2 ( ) ( ) x t t tt t t    6.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

      当它 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 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 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 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 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 0.8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cm而人原地起 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 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 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m,那么人离 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 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A.150m B.75m C.15m D.7.5m 7.一物体以初速度v 0 、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 物体从t时刻起,加速度a逐渐减小至零,则物体从t时刻 开始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速度一直增大 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8.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 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 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

      假设某次实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 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 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 下,如图所示,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 S 1 、S 2 、S 3 ,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 t 1 、t 2 、t 3 ,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 v 1 ,v 2 、v 3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 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3 1 2 v v v t t t   3 1 2 2 2 2 v v v  C.S 1 -S 2 =S 2 - S 3D. 3 1 2 2 2 2 1 2 3 S S S t t t   9.如图所示为某弹簧振子在0~5s内的 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振动周期为5s, 振幅为8cm B.第2s末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向的最大值 C.从第1s末到第2s末振子在做加速运动 D.第3s末振子的速度为正向的最大值 10.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 (甲)图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 纹如题(乙)图所示。

      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11.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会发生偏振现象,是纵波 C.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紫外线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小 12.如图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 A、B 和C假想有一列车沿AC方向以 接近光速行驶,当铁塔 B发出一个闪 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A、C两铁塔 被照亮的顺序是 A.同时被照亮 B.A先被照亮 C.C先被照亮 D.无法判断 13.对玻尔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量和电子轨道 引入了量子化假设 B.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 应一定的能量 C.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建立了原子发光频率与原子能量变 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D.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 14.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A.天然放射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电离现象 D.α 粒子散射现象 15.1995 年科学家“ 制成” 了反氢原子,它是由一个反质子和 一个围绕它运动的正电子组成,反 质子和质子有相同的质量,带有等 量异种电荷。

      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有相同的能级分布,氢原子 能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光谱不相同 B.基态反氢原子的电离能是 13.6eV C.基态反氢原子能吸收11eV 的光子发生跃迁 D.在反氢原子谱线中,从 n= 2 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光 子的波长最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6.某物体以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g=10m/s 2 ,则5s内物体的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竖直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方向竖直向下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竖直向上1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 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v B :v C :v D :v E =1: 2: 3:2 B.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E =2t B= 2t C = 2 3 t D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 B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 -v A =v C -v B =v D - v C =v E -v D 18.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甲,经过2s从同一地点释 放另一小石子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落地之前 A.两石子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大 B.两石子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C.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相对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9.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 谱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质点P的x坐标为3m。

      已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2次经过平衡 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为4m/s A B C D EB.波的频率为1.25Hz C.x坐标为15m的质点在t=0.2s时恰好位于波谷 D.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17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 谷 20.波粒二象性时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 有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也相等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 性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发生共振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的频 率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 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鸣笛汽车驶近路人的过程中,路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与 该波源的相比增大D.任何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2.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 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 一定要吸收能量 B.若DE能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C.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若A能分裂成BC,分裂过程一定要释放能量 23. 14 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 14 N,半衰期5700 年。

      已知 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 14 C与 12 C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 后, 14 C 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 14 C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 5700年B. 12 C、 13 C、 14 C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 14 C衰变为 14 N的过程中放出 β 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 14 C的衰变 24.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 得能量 核反应方程分别 为: 和 4 3 2 1 4.9 X Y He H MeV   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2 3 4 1 1 2 17.6 H H He X MeV     A.X是中子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25.木块a和b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 上,a紧靠在墙壁上在b上施加向 左的水平力F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 当撤去外力F 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B.a 离开墙壁前,a和b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C.a 离开墙壁后,a、b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D.a 离开墙壁后,a、b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三、 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26.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 射 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 砖 和三个针孔a、b、c 的位置相同, 且 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 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所示。

      计算折射率时,用 ▲ ( 填“ d” 或“ e” )点得到的值较 小,用 ▲ ( 填“ d” 或“ e” )点得到的值误差 较小 27.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2)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 上 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 有 量程为20cm、精度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中考数学填空压轴题型知识梳理课件.pptx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知识梳理课件.pptx 平行四边形与多边形知识梳理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1章第3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第2课时)》精品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1章第2节《植物的生长(第1课时)》精品课件.pptx 冀美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 追根溯源》精品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11章第2节《植物的生长(第2课时)》精品课件.pptx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pptx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第20课《狼》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课件】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pptx 【课件】功率(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运动的描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pptx 【公开课】速度的测量(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pptx 【课件】功(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摩擦力+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pptx 【课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pptx 【课件】电阻的测量(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pptx 【课件】大气压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