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doc
5页1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作者:吴艳,尹丽娟, 毛冬梅,桑莉【关键词】 脑梗死;健康教育脑梗死是脑血管闭塞引起脑缺血所致的脑血管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易复发,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有效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病肢体的功能,明显减少死亡率及复发率我院对 80 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健康教育,在预防脑梗死复发,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9 年 3 月-2010 年 3 月共收治脑梗死病人 80 例,男 56 例,女 24 例,年龄 39~80 岁,住院期间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共随访 1 年1.2 健康教育措施 采用科室宣传墙报、专题讲座、责任护士与病人面对面交流等方法21.3 健康教育的内容1.3.1 入院宣教 (1)患者入院时接诊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向他们介绍医院及病房的布局及各项制度,介绍本科科主任及护士长,主管大夫及责任护士,要态度和蔼,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2)入院评估: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心理状态、家庭状况、饮食及生活习惯,由此做出护理诊断,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
1.3.2 住院指导1.3.2.1 心理指导 患者首次患上脑梗死时,易担心偏瘫而致终身残疾,产生悲观、厌世、焦虑、恐惧心理责任护士应该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使他能够正确对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告诉病人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患肢功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的甚至能恢复所有的功能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3.2.2 饮食指导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脑梗死发病率的升高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注重饮食指导是预防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应该让患者认识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尽量做到膳食平衡,嘱病3人进食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和粗粮,其中限制脂肪的摄入最重要,应控制在总热量的 30%以下,并以植物油为主切忌烟酒,禁食刺激性强的食物,维持正常的胃肠功能1.3.2.3 排便指导 急性期训练病人床上排便,养成定时排大便的习惯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预防便秘,必要时给予润肠药物或缓泻剂,避免排便过度用力,以免加重病情1.3.2.4 卧位指导 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卧位,尽量减少患肢受压,特别是肢体瘫痪的病人,应帮其每 2h 翻身 1 次,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并保持皮肤的完整,翻身时宜采用健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的方法,尽量减少患侧卧位,预防患侧肢体受损。
1.3.2.5 患肢功能锻炼 根据病情需要,对患肢进行按摩与被动运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肌肉萎缩即使静息状态,也要使瘫痪肢体的关节处于功能位,如肩关节敬礼位,肘关节屈曲,指关节半曲等,防止关节挛缩可采用针灸、理疗、推拿等方法促进康复病情允许可下床锻炼,活动量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训练时由护士或陪人搀扶,避免受伤1.3.2.6 语言功能的锻炼 语言障碍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脑梗死所致语言障碍占存活患者的 20%~40%,经过语言康复训练后恢复语言功能可达 50%~60%护士应多与病人交流,语言训练4及早进行要耐心地从一个个单字、词汇教起,像小孩牙牙学语那样,教导病人发音,有时可借助图画来表达意思,逐步训练,病人的语言功能可望好转或恢复1.3.2.7 出院指导 在病人出院前 1 天,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定期复查的方法,嘱其按时服药,注意血压及血脂的监测,出院后仍需要坚持功能锻炼,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疾病康复,预防复发2 结果80 例患者经过认真仔细的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 1 年,发现每个患者在饮食及生活不良习惯的克服、随访意识、患肢功能及语言功能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3 讨论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掌握疾病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系统教育活动[1]有效地对脑梗死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脑梗死的复发,恢复语言及患肢功能,能使患者获得疾病相应知识,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增强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5【参考文献】1 王庆春,张雪霞.健康教育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4) :470-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