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课程申报材料.doc
10页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__________日 期:___________篇一:优质课程申报材料优质课程申报支撑材料目录清单1. 课程负责人情况1. 1近5年主要授课情况一览表(格式见附件1)1. 2近5年主持或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一览表(格式见附件2) 1.3 近5年发表的教学、学术论文一览表(格式见附件3)1.4 各类教学、学术表彰/奖励情况一览表(格式见附件4)1.5 各类教学/科研立项文件、结题材料、获奖证书、论文、职称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 2. 教学队伍建设与水平2.1 课程组师资队伍构成情况一览表(格式见附件5)2.2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 3近5年教学队伍(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下同)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一览表(格式见附件6)2.4 近5年教学队伍发表的教学、学术论文一览表(格式见附件7) 2.5 各类教学、学术表彰/奖励情况一览表(格式见附件8)2.6 各类教学/科研立项文件、结题材料、获奖证书等材料的复印件 3.教学内容与条件3.1 课程标准3.2 本课程教材(含配套实验教材、扩充性学习资料)选用情况一览表(格式见附件9) 3.3 本课程教材建设情况一览表(格式见附件10)3.4 本课程实验(实践)项目开设情况一览表(格式见附件11) 4.教学效果与评价4.1 校外专家、校内同事评价及有关声誉说明的材料 4.2 近3年生评教测评资料4.3 学生相关学科竞赛获奖证明材料 4.4 课堂教学详案-----典型教案 5.课程建设规划 (格式见附件12) 附件1课程负责人近5年主要授课情况一览表1附件2课程负责人近5年主持或承担的教改、科研课题一览表附件3课程负责人近5年发表的教学、学术论文一览表附件4课程负责人各类教学、学术表彰/奖励情况一览表附件5课程组师资队伍构成情况一览表2附件6近5年教学队伍主持或承担的教改、科研课题一览表附件7近5年教学队伍发表的教学、学术论文一览表附件8教学队伍各类教学、学术表彰/奖励情况一览表教材选用情况一览表注:1、本表包括自编教材,在“出版社”一栏内填写“校内”2、“出版时间”要填写到年、月。
3、“教材类型”栏填写教材的获奖情况及教材是否为各类统编教材、重点教材等信息附件10近5年教材建设情况一览表3附件11注:自编教材的“出版社”填写“校内”本课程实验(实践)项目开设情况一览表教学效果与评价(一)校外专家意见:(1)χχχ,χχχ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任,教授刘方涛副教授主持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有一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力量较强的师资队伍课程坚持教书育人原则,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原则,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致力于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教学工作课程的教辅资料齐全,课程建设和改革有新思路、有措施抓落实,课程建设成绩显著2)χχχ,χχχχ学院χχχχ主任,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对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刘方涛副教授主持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师资力量较强,具有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特别在课程教学方面有思路、有创新,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别,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教书育人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χχχ,χχχχ学院χχχχ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李艳秋老师长期从事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说理透彻,用通俗的语言解开学生的思想困惑、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4)χχχ,χχχχ学院χχχχ主任,教授,,教授,主要从事χχχ,、χχχ,理论教学与研究二)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该课题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呈现明显的梯级结构 该课题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多数老师具有多年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都能迅速地掌握本课程的教学精神,抓住重点、难点、热点,掌握课程体系授课过程中,十分重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结合学生实际、校园实际和国内外形势,切实做到了与时俱进,克服了教材的滞后性 教学实践课很有特点,形式多样,与教材相配套,各章都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内容 (三)生评教测评资料:据调查,本校学生对该课程的反映普遍较好4附件12“xxxxxxxxx”课程建设规划一、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该要点应涵盖如下内容:①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②本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③课程特色。
二、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可分别从 “师资结构及其业务水平”、“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建设”、“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等方面阐述本课程已有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三、课程建设目标(该要点应根据课程“先进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建设要求,从总体上说明经过几年的建设,使本课程达到何种水平四、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该要点应包括如下建设内容,并明确其实施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立体化的优秀教材、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思想与建设、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等等)五、课程建设的预期成果(各预期成果)六、课程建设的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注:进度安排的起止时间须明确到月)说明:关于课程建设规划的撰写要点,以上6个是指导性条目,各课程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加条目指导性条目下各项内容的撰写格式为: (一)1. 2. (二) 1. 2.字号统一为5号宋体5篇二:精品课程申报材料2012湖南省技工院校精品专业建设项目申报表申 报 专 业所属 专业 大类项目单位(盖章)所 属 市 州项 目 负 责 人项 目 联 系 人联办公系方号码式电子邮箱二o一二年四月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一.项目学校基本情况四.项目建设基础1. 学校基本情况慨述衡阳市第一高级技工学校是衡阳市人民政府直属公办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创办于1959年,2004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学校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教学设施齐全,学校占地面积4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拥有高标准plc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数控加工车间、普通机加工车间、模具组装测绘、现代物流模拟、计算机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场所165个,实验实训设备总值3347.7万元现有教师401人,其中专任教师312人,专业课教师218人高级职称教师155人,占专任教师49.7%,“双师型”教师183人,占专业课教师83.95%全日制在校学生5838人开设电子电气、机械制造、汽车工程、信息技术、经济贸易、物流技术6个专业类别,共25个专业近三年为衡阳企业培养技术人才3350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学校是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2008-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和“湖南省十佳职业技能鉴定所”;200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湖南省技工院校教育改革试点单位”;2010年被确定为 “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就业技能实训基地”;2011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等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在国家和省、市级技能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34个、市级一等奖45个2.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概述(1)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校企合作进入常态化随着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我校作为区域技工学校的龙头,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建立了相应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了校企联合、行业指导的校企合作机制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制订了《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和《校企合作委员会工作制度》及《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包括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订单培养、企业实训、顶岗实习、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学校先后与亚新科(衡阳)、富士康鸿准模具公司等83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场地建设、产品加工、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与亚新科(衡阳)、衡阳风顺车桥等46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了亚新科油泵壳体生产实训线;与欧姆龙(衡阳)、特变电工(衡阳)等31家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合作关系,近三年来,为欧姆龙(衡阳)、特变电工(衡阳)等校企合作企业输送了2000多名毕业生,培训了3733名在职员工。
广州数控、周立功单片机公司等企业为学校提供数控机床、单片机等设备和应用软件,总价值216万元2011年9月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亲临我校,挂牌设立了“富士康(衡阳)产学研综合人才培训中心”,并计划赠送1000台实训设备2)适应技能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正在完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为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我校自2005年开始研究试行模块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首先在电气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四个专业各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试点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我校制定了《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方案》,在全校推广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制定颁发《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把我校列入试点学校,加快了我校教学改革的进程通过6年的改革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初步成型,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一体化课程教材、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已开发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6门、编写一体化课程教材15套、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20个、加强了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建3)主动应对社会需求,大力改革办学模式为适应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社会培训项目迅速增加。
作为衡阳区域内最大的培训学校,我校主动应对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各项培训,已创建培训基地12个,包括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就业技能实训基地、湖南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等,2009-2011年连续3年培训人数达到17996人次今年衡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衡阳“技师城”的职教战略思想,要求以我校为龙头组建衡阳职教集团,为我校的办学提供了新的机遇4)专业设置市场化、课程建设岗位化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随着我校在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已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已成为必需近年来我校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论证已调整、新增专业8个,所设专业涵盖了衡阳市一、二、三产业的主要职业工种,形成了主体专业与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职业岗位相对接同时注重精品专业建设,我校已建设有省(部)级精品专业3个(电气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市级精品专业2个(模具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课程建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以工作任务为线索设置课程,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动态调整课程内容,依据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新材料、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