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1 (2)(精品).doc
6页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mmHg) 年龄 收缩压(男) 舒张压(男) 收缩压(女) 舒张压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人类死亡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烟酒、摄盐过多、缺乏活动、心理紧张等又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医学研究表明: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早期稳定治疗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75%的高血压及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控制政府将每年的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因此我们的宗旨是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血压为何难以控制 什么叫血压难以控制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已有六大类几十种,如果合理选药,大多数病人的血压能控制在理想或正常范围内而少数高血压病人即使服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三种或以上抗高血压药物,且每种药物都用到了足量和足够的时间,其血压仍然在140/90mmHg或以上者,称为顽固性高血压,即俗称血压难以控制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一系列心血管疾病但随着血压受到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避免发生因此,面对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让医生分析、查找原因,进一步调整治疗血压难以控制有哪些因素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分析,血压难以控制常有以下几种原因: ■高血压患者的伴随情况未及时消除如体重增加、高盐、酗酒、紧张状态等 ■继发性高血压疾患未得到病因治疗由于不能针对病因治疗,当然高血压也难以控制。
在这里也提醒血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要给医师提供一份详细的病史资料,一定要找从事高血压临床研究的专科医师进行系统诊治 ■高血压肾损害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高血压患者易发生肾脏损害,而肾脏损害本身又是高血压的原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如未及时有效地治疗,容易造成肾功能受损,此时再不合理使用利尿剂,体内过多的水和盐就不能排出体外,更加重高血压,这就造成血压难以控制 ■“白大衣高血压”在医师诊所测量血压总是高于正常,甚至用几种药物也难以控制到正常的患者,在自己家里自己测量血压是正常的,同时检查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无严重的损害,医学上称“白大衣高血压”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一定要找医生及时诊治 ■抗高血压治疗不当①患者未坚持服药;②药物剂量太小或间隔时间太长而达不到治疗效果;③选药不合理或不适当地联合用药事实上,对于因治疗不当而血压控制不满意者,不属于顽固性高血压的范畴 高血压治疗的六大误区 高血压病大多数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误区之一: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
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之二:血压一降,立即停药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内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之四:降压过快过低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之五:不根据具体情况,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误区之六: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宜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等 补钙与服降压药不矛盾 高血压病人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尼群地平等降压,与同时补充身体所需的钙有无矛盾? 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人们每天约从食物中摄取100毫克的钙,其中的99%与磷结合后沉积于骨质中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最基本原料钙还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
研究发现,摄取的钙盐不足,特别是在血钾降低、血钠水平上升,或长期进食钠盐过多时,就会引起血压上升因此,为防治高血压,应强调适当补钙 那么,为什么降压药又是钙离子拮抗剂呢?这与补钙岂不矛盾? 原来,人体中的钙有极少部分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它们含量极微,却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这些细胞内的钙离子增多,就会明显引起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能力加强,导致血压增高尤其是小动脉血管的持续收缩,是高血压发生的直接原因钙离子拮抗剂能阻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所以能有效降压但它们对血液中钙的含量没有影响,更不会拮抗钙的其他生理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服用钙拮抗剂,与同时补充钙剂并不矛盾如果患者按照医师意见加服补钙剂,还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当然,这不等于说凡是高血压病人都需补充钙剂 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离子存在于细胞内液中,正常情况下维持平衡当钠和氯离子增多时,由于渗透压的改变,引起细胞外液增多,使钠和水潴留,细胞间液和血容量增加,同时回心血量、心室充盈量和输出量均增加,可使血压升高 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增多,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梯度加大,则细胞内钠离子也增多,随之出现细胞肿胀,小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肿胀后,一方面可使管腔狭窄,外周阻力加大;另一方面使小动脉壁对血液中的缩血管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反应性增加,引起小动脉痉挛,使全身各处细小动脉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盐与高血压的关系资料均表明,盐的摄入量或尿钠离子排泄量(间接反应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摄入食盐量越多,血压水平越高我国研究情况也显示,北方人食盐的摄入量多于南方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北高南低趋势 吃盐多的人都会得高血压吗?答案是否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群中约有20%的人吃盐多了会得高血压,这部分人医学上称为盐敏感者,而大部分(80%左右)正常人吃饭稍咸一些并不会患高血压但目前在人群中还无法区分盐敏感者及不敏感者,因此,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 对于已经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限盐也是有益的实践证明,在高血压的早期或轻型高血压患者,单纯限盐即可能使血压恢复正常而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限制盐的摄入量,不仅可提高其他降压药物的疗效,还可使降压药物的剂量减少,这样可大大的减少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药品费用所以,不管是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是治疗高血压患者,限盐都是有益的 高血压症的误区 贫血者不会患高血压吗? 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而高血压则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血压超过正常标准。
贫血和高血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无任何因果关系 身体瘦者不会患高血压? 超重是血压升高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因素参与,包括遗传、环境、解剖、适应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因素因此,无论身体偏胖或偏瘦,都应定期检查血压,不能盲目乐观 每天中午血压最高? 长期以来,人们受中午血最“旺”观点影响,认为一天当中正午血压最高,其实不然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表明,正常人群及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都呈“双峰一谷”的变化,即上午8~9时、下午4~6时为高峰,半夜2~3时为低谷我国高血压病的特点1、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2、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 3、城市高于农村 4、家庭史明显,有高血压家庭史者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者 5、高盐饮食者高于低盐饮食者 6、有烟酒嗜好者高于无烟酒嗜好者 7、身体超重者高于正常体重者 8、长期从事精神紧张劳动者高于其他工作者 生活方式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近年,关于高血压治疗有两个重要文件,分别为JNC的新报告和WHO的治疗指南前者较以往更注重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后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按分层决定治疗策略两者均强调生活方式的改良(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减轻体重、戒烟、减少酒精摄入、限制钠盐和增加体力活动)适用于所有患者。
高血压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将每日钠盐的摄入量由180mmol(10.5克)降至80~100mmo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