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曹操的对话.doc
3页解读曹操 ——读《三国演义》有感八(4)班 孔雅君曹操,有人说他阴险狡猾,有人说他凶狠,有人说他生性多疑,亦有人说他是一代枭雄,赞赏他的才干和谋略……现在让我穿越千年,与曹操来一场跨时代对话,揭开他的神秘面纱蒙着银纱的天空满目淡云,丝丝雨滴伴着清风徐徐吹来,划过脸颊,透出舒心的凉意只见不远处那浅灰淡雅的凉亭间隐隐约约看到一个人影天降微雨,先生衣裳湿润,不如坐下来喝一杯小酒以暖胃吧那人身长七尺,蓄着长须,细眼长髯,但眉宇间却散发出一股王者气息在下曹操,未请教先生高姓大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衣袖一扬,就着冰凉的石凳坐了下来,嘴角不禁地轻微上扬:“鄙人小姓雅细细的雨丝倏忽变成豆大豆大的雨点,滴滴答答地击打在鲜绿的芭蕉叶上雨打芭蕉凿实是一趣景小炉焰火蹿高,阵阵白气从盖中小孔喷了出来,曹操提起了酒壶,在我面前的小碗中缓缓倒入我也不想再拐弯抹角了:“小人早闻明公的英名,今日难得一见,小人有几个问题想向明公讨教讨教曹操咧嘴一笑:“先生直说无妨成大事者果然豪爽明公曾经有一句话是小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众人对明公此言议论纷纷,不知明公又有何感想?”曹操望了我一眼,端起跟前的大碗,将碗中热酒仰天一饮而尽。
轻轻放下大碗,那眉目间满是惭愧:“此言确实是出自孟德之口(曹操字孟德)想当初我刺杀奸贼董卓不成反而要窜逃保命,承蒙陈宫相救,一同投宿于我父亲的结义兄弟吕公之家,都因我疑心太重,才误杀了吕公一家见他稍意停顿,我便迫切地追问了过去:“素闻明公杀吕公之家人是误杀,但亲手挥砍吕公却是故意之行,世人都不解于明公,难道明公就一点都不想解释吗?”曹操轻摇着头,锁眉苦笑道:“这些东西哪能解释,那时正值天下大乱,我能相信的人就只有我自己,我本不想杀害吕公,但我不能,不杀吕公,那人头落地的便是孟德了我是自私的,乱世间,人人自危,为保自存,孟德只能舍弃仁义所以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我伸手抚着还温热的大碗,那酒清可见底,然而人心却非玻璃能轻易看透时势造人,假若太过仁慈到头来反而会断送了自己啊曹操有神的双眸不经意地露出了笑意:“孟德虽自私,但至少我还是一个坦率的人,因为我敢于承认我的自私,总比某些鬼鬼祟祟的人好些吧我带着几分敬意,稳稳地端起大碗,为曹操的这一个“坦率”干了一杯!我一抹唇边未干的酒滴,正了正身子,继续发问:“明公是否还记得陶谦?”曹操刚端起的酒碗一把重重地摔在了桌上,两道浓眉紧紧地扭结在一起,他脸上的表情甚是复杂,令人无法揣测。
我的手心微微渗出了一层薄薄的汗气,就连呼吸也失去了原有的规律,目光不敢再直视他,只能在他的周遭慌乱地游走曹操的王者霸气,我此刻才彻底领略到,当你与他共处一室,局面完全是由他所控制的,他的每一举一动都能瞬刻令你的神经绷紧到极致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全身软了下来,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这仿佛就是个宣判号令,刚刚读出了我“无罪释放”的消息先生别见怪,孟德只是想起了我那死去的老父亲和我的家人,想不到我这么快就要过着孑然一身的生活……”此刻的曹操,与刚才的他,简直判若两人,现在在我面前的只是一个单纯地为过世亲人而哀伤的男子,他像一张白纸,干净得只剩下悲伤我忽而张了张嘴,呓语般地吐出几个字:“明公,您………”曹操拂了拂衣袖:“那个是疯狂的曹操,曾传令三军一旦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曹操,就是一个残暴不仁的曹操吧,比不上陶谦,比不上他舍生救民的伟大吧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百分之百冷静和理智吧那些死去的人,不是别人,是自己最亲爱的家人啊,是世界上唯一与自己有血缘关系,唯一毫无功利之心而愿意为自己付出的人曹操当时那样地痛恨陶谦不可以理解吗?想要将他碎尸万段的心情也不能理解吗?“明公,但当您得知实情后不也放过了陶谦吗?当您行军途中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您不是也动了恻隐之心吗?明公只是出于一颗爱之心,您非仙人,我们都是一介俗子,七情六欲的束缚,谁能完全超脱?”曹操轻摇了一下头,双手撑桌站了起来,迈出几分颤巍的步子,倚着亭角边的一根红柱,稍稍仰头,凝望着乌云未散的天空,一片迷茫。
看着眼前这个历经沧桑的男人,望着他那悲凉的背影,我什么也不想说,只想静静地退去,能留于他片刻的安静,能安心的静我眼中的曹操,就是一个乱世枭雄他不够仁慈,不够伟大,不够仗义,但他有满腔的绵绵柔情,他有满腹的雄才韬略他不完美,他有缺陷,只不过他却令人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