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doc
9页XX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xx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一、根底知识平台(16分,每题4分) 1.以下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彷徨(huánɡ) 下颏(hé) 脚踝(huái) 妇孺皆知(rú) B.宰割(zǎi) 深邃(suì) 元勋(xūn) 迥然不同(jiǒnɡ) C.校外(xiào) 滑稽(jī) 固执(zhí) 仰之弥高(mí) D.何妨(fánɡ) 荒唐(niù) 重荷(hè) 潜心贯注(ɡuàn) 答案:D 2.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1)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 消化 (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xx年5月1日起 新公章,特此通告 (3)广州地铁三号线18个车站站名经广州地名委员会 ,已经正式确定 A.咀嚼 启用 审查 B.品尝 启用 审查 C.咀嚼 起用 审察 D.品尝 起用 审查 答案:A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王婷的朗读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王婷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历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地写出来的。
C.xx年教育部放宽高标准化招生的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等量齐观 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 答案:D 4.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 答案:提示:他的生活如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7题12分,每题4分) 陈番立志 番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之志甚奇之 5.解释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闲处一室( ) (2)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 ) (3)当扫除天下( ) (4)安事一室乎( ) 答案:住 拜访 应该 伺候 6.用“/”给原文画线处断句 答案:……五/……室/……秽/……之/……曰/……客/…… 7.读罢此文,可否产生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的联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我们从小要有远大志向,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才能为国家效力。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6分) 洁白的木槿花 章 红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湖涂,好湖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突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忧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答复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廉价,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抚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
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唯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竟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8.第一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根据文意,作简要答复3分) 答案:痛悔自己竟不明白廖医生的良苦用心,不知道廖医生谎称木槿花可做中药,并收购木槿花,目的是使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承受帮助,坚持为儿子治好病 9.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1)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2)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答案:(1)得知儿子的腿能治好,心里感到抚慰;但又为无钱治病而犯愁 (2)因无力支付医药费而失去了继续医治的勇气,为无力治好儿子的腿而伤感 10.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答复4分) 答案:象征人世间纯洁善良、扶弱济困的美好情感 11.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展分析和归纳不超过80个字)(5分) 答案:母亲:贫困而自尊缺钱为儿子治病,定要以鸡蛋、母鸡相赠表心意;当晚就把廖医生给的钱送回去。
廖医生:心地善良,尊重弱者不计较医药费,还用巧妙的方式接济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12分,每题4分) “两弹元勋”邓稼先 ①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核极限的试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着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时间 ②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 ③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那天爆炸了最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禁核的 ④在邓家,我看到了张爱萍在一块素布上题写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想,“元勋”的意思,是说对中国成为当代大国有功,而不仅仅是“幸功” ⑤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的地区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
⑥就是这一次,埋下了他死于射线的死因 ⑦这里有两张珍贵的照片 ⑧一张照片:看见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的照片,我感到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他在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⑨另一张照片,是邓稼先有一次在杭州西湖开会,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 ⑩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民族大局淹没自我的精神,也是“联大人”的一种不被磨灭的气质吧! 12.本文选材精当典型,作者用三件不平常的物品和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邓稼先的爱国精魂 (1)这三个不平常的物品是: (2)这三个典型事例是: 答案:(1)三件物品是张爱萍的题词和两张照片 (2)三个典型事例;一是抢时间进展核试验,完成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二是试验失败找核弹头;三是为搞原子弹肯牺牲自我。
13.本文三个事例均采用了比照衬托的手法请你说出哪三件事和邓稼先事例比照,衬托出邓稼先怎样的高尚品质? 答案:和邓稼先事例比照的三件事:一是他国的五代科学家核试验科研过程;二是原子弹爆炸失败几个单位推卸责任;三是中途而退的某些搞原子弹的科学家衬托出邓稼先用生命为祖国的强大而拼搏甘愿牺牲、为大局忘小我的高尚品质 14.联系全文,请你说说第九自然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不行这段是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含蓄地表现本文主题——歌颂邓稼先精忠报国、鞠躬尽瘁的品质 (四)文学放飞(4分) 15.指出以下城市的别称 南京( ) 扬州( ) 苏州( ) 开封( ) 答案:金陵 广陵 姑苏 汴京 三、作文(40分) 16.我读 (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