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课堂学汉字——多余老师趣说“我你他”.doc
4页快乐课堂学汉字——多余老师趣说“我你他”语文,现今在大学课程中已经沦落到了选修的地步;中文系,成了大学最冷门的专业;学中文专业的学生,成了最难就业的学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多余老师在思考究其原因,就在于,现在的“语文”课程已经沦落为只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各种规范,以及语文文字的现实应用” 这其实,就是把“ 语文文字”这一具有最丰富内涵的学科,给搞成了一门“规范 应用性” 的学科我们常爱说“文史不分家 ”,“政史不分家”在语文、政治(哲学)、历史这三大学科中,语文应该是起到领头的作用而现在的语文课程,把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内涵通通抛弃了最基本的事实就是:中国大陆的学生基本不认识繁体字语文教材的配图,总是出历史错误语文教材配图,总是出历史错误这说明,教材的编写者,自己就文化内涵、历史内涵缺乏这怎么能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呢?于是,只能通过中考、高考的分数来体现多余老师开始整理资料,编写“快乐课堂学汉字” 第一讲——“多余老师 趣说汉字的文化内涵”第二讲——“多余老师 趣说汉字的历史内涵”第三讲——多余老师趣说“爸妈”今天是第四讲——多余老师趣说“我你他”从这第二讲开始,多余老师开始趣讲具体的汉字,字的先后顺序参考人教版小学语文生字表。
今天,讲讲“ 我你他”我” 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属于“ 戈”部,甲骨文中的“我”是“ 有多个戈头的戈”的象形是指打 过许多仗的戈,表示久 经战阵的老战士,是有自信民的勇士的自称,引申为自己的泛称后在汉字的演变、规范过程中,以“手持戈的人 ”之意,定为“我” 我” 的最初之意,在“ 蛾”这个字中有充分的体现蛾,是全变态昆虫,与农业关系紧密,蛾的成长过程,是从卵孵化成幼虫,然后就像换戈头一样,经过多次脱皮,再变成蛹,最后破蛹成蛾蛾有幼虫要啃食农作物,一般都是害虫,但中国人变害为益,于是有了“蚕”,有了 丝绸 从“我”的最初之意来说 ,我 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我” ,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多次脱变,才能真正成熟所以,当家长、老 师看到孩子、学生突然 变了,不要惊讶,更不要担心,而应该 感到高兴,要知道每一次的脱变,都是更加成熟的表现你” 这个字,是一个转注字,用“ 尔”加“亻”专门表示第二人称尔” 这个字却是一个会意字, “尔”在甲骨文中是“箭的射程超出一般” 的示意图 由此产生箭术超群、那时、如此等含 义尔” 在做第二人称时,本为尊称,意为对方是不一般的人尔” 在古汉语中用法很多,后用“ 你”转注,专门表示第二人称,如“ 你死我活 ”出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只将折箸搅,你死我活。
你” 是第二人称单数,后有在“ 你”下加“心”以为“ 您”,表示第二人次复数到了现代, “您”才成为第二人称的尊称在表示第二称复数时,说“你们”,却不能 说“ 您们 ”,因“您”已含复数之 义,可称“ 您几位”讲“他”这个字之前,得先讲讲“ 也”《说文解字》中说:“也,女阴也 ”在已发现的金文中也确实如此人都是从女性生殖器中生出来的,由此产生形成、生成和肯定的含义女人可生很多孩子,由此产生同样的含义女人可生双胞胎,由此产生并行的含义女人生男孩也生女孩,由此产生转折的含义女人生孩子必然有间隔,由此产生停顿的含义女人可能不生孩子,由此产生疑问的含义所以, “也” 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含义多,使用频率高的一个字他” 就是生出来的一个人,用以表示 “我”和“你”之外的第三人,引申表示别的和另外的地方等《诗经·小雅· 鹤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最后讲讲“她 ”和“它” 说到这两个字,有一人就不能不提,他就这两个字的推广使用者——刘半农刘半农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新文化运动也称白话文运动,是汉语开始现代化的标志她” 和“ 它” 这两个字的字形,是早已有之,特别是“它”,在甲骨文中为蛇的象形,与上一讲产到的“巴”不同之处在于, “巴” 重在描述蛇身,而“ 它”重在描述蛇头。
后“ 它”加“虫” 以为“蛇 ”,此后“它” 成为一个生僻字,不再通用在新文化运动时,为与英语中的 he、she、it 相对应,也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刘半农提出把“她”和“ 它”作 为女性第三人称和非人第三人称使用,并将读音与“ 他”一致刘半农于 1920 年 9 月 4 日创作了一首题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小诗 这首 诗很快便被同在伦敦留学的 赵元任谱成歌曲,随后在国内传唱开来,流行至今这首歌,多余老师在读师范时首次接触,就特别喜欢,现将原诗录于下:《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 一九二〇年八月六日 伦敦请关注下一讲:多余老师趣说“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