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docx
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8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战争背景1、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危机(1)经济侵略: 通过提供贷款、投资工厂、开矿筑路、倾销商品等方式,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商品输出,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攫取更多侵华利益2)政治控制: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与划分势力范围开始的标志: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3)列强竞争:1899年美国提出 “门户开放”政策内容: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 租借地和所有既得利益,同时主张各国在华“机会均等”,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商业的一个开放市场 影响:(1)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2)19世纪末美国对外扩张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不动干戈便获利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2、民族矛盾激发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名:义和拳斗争目标:扶清灭洋起于山东,盛于直隶运动局限:盲目排外人员构成:以下层民众为主性质:一场农民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二、八国联军侵华A1、时间:1900年6月2、参战国家: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3、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利益4、结果:天津、北京相继陷落1900年7月,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西逃,任命李鸿章、载劻为全权大臣,与各国和议三、《辛丑条约》 1901年9月,李鸿章和奕劻代表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德、日、意、奥、西、荷、比等11国公使签订了《辛丑条约》1、内容:2、影响:(1)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2亿;(庚子赔款)人民更加贫困;清政府在经济上更受制于西方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常驻;形成“国中之国”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开始凌驾于清政府之上3)拆除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的所有炮台,准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降低了中国抵御侵略的能力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的“首祸诸臣”,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企图奴役中国人民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影响: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