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三级阶梯地貌的形成及环境效应教学教材.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o****e
  • 文档编号:137570565
  • 上传时间:2020-07-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三级阶梯地貌的形成及环境效应精品文档 中国三级阶梯地貌的形成及环境效应根据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脉,把我国地型分为三级阶梯,分别是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2000—3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平均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丘陵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西部青藏高原的剧烈抬升和东部边缘海的显著下降是形成我国三级阶梯地貌的主要原因青藏高原在以时间为坐标的隆升过程中,高原的范围,高度都是呈阶段性递增的,其定型之时也许就是三级阶梯地貌格局形成之时印度与欧亚两大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始于上新世末,这首先从岩相上得到反映,青藏公路沿线打的钻孔表示,底部常见有含石膏层的段落自此以上亚热带的喜暖成分花粉减少很明显直到完全消失,开始出现的是整个草原阶段,这与贡巴砾岩中所见的情况是相似的,代表进入了第四纪初期,高原面的高度据此推算应在2000米左右,比上新世纪末高出1000米左右。

      由于第四纪以来聂聂雄拉冰期和冰期后气候最温暖的大间冰期以及发生的地形大切割,中更新世青藏高原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十分强烈,根据冰碛物上常发育的棕红色古土壤分析,雅鲁藏布江上源仲巴所见中更新世古土壤则属棕壤类型,大间冰期最低处曾发育红壤型土壤,高处一般为棕壤根据孢粉资料并考虑古土壤等其他因素,中更新世晚期青藏高原高原面一般在3000米左右在高原内部,断裂活动也十分普遍,并伴有广泛的水热活动强烈的构造运动使高原加速上升,进入晚更新世对比现在,广大的高原面已达到4500—5000米的高度发生于1.4一1.2MaB.P.的构造运动初始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起了中国西部构造面貌的变化,青藏高原整体强烈隆升沿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雪峰山一线东、西两侧地块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三级阶梯地貌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势实现了由西低东高向西高东低的重大转变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我国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使印度洋季风不能穿过青藏高原到达西北地区,使我国西北地区呈干旱趋势,我国地貌类型发生重大变革,造就了荒漠地貌类型,另外,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得东南季风能在温压场的控制下到达长江中下游的广阔地区,使其原本应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南方荒漠区成为鱼米之乡,最后,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我国内陆大气环流的状况,对黄土高原第四纪风成黄土沉积过程带来了重大影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