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物流行病学.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01796480
  • 上传时间:2023-09-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5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动物流行病学姓名:随佳佳学号:81090644专业:动物科学班级:09动科一班动物流行病学J:基本概念:传染病(contagion):凡是由病源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诊断表现, 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其特点有:(1)、由特定的病原体 引起;(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被感染的机体可发生特异性反 应;(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6)、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传染源(infection sources):是只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 人其包括传染病病畜、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人病原体在受感染的 动物体内,不但能寄生、繁殖,而且还能继续派出体外,并通过媒介物 传给其他动物和人流行tt程(epidemic process):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传播的过程,也是病原 体不断转移、更换宿主的过程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 (Reservoir)、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和易感畜群三个基本 环节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到达的地区通常 把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

      若干个疫源 地连成片,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动物检疫(Quarantine):是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的手段和科学的技术方法 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阻止疫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可 分为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国境口岸检疫检疫方法有直接免疫荧光试 验、免疫酶染色试验、中和试验等二:基本原理(一)、举例简述潜伏期及其临床意义答:从病原体侵入机体时起,直至出现最初的一些临床症状为止,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口蹄疫2—4天期例如,鸡新城疫3—6天炭疽2—3天结核病16—45 天马传染性贫血10—30 天潜伏期分为外潜伏期和内潜伏期外潜伏期是指病原体在中间宿主内生长繁殖, 然后传染给下一个宿主;内潜伏期是指病原体在中间宿主内不增殖,直接传染给 下一个宿主临床意义:1、确定检疫或隔离期限如炭疽最长潜伏期为14天,所以检疫期也 是14天2、 判定传播媒介的种类和数量如畜群中有多数动物发生某种传染病,若其 首末病例发病日期的间距不超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则所有病例的感染可能来自 同一传播媒介3、 判断流行过程的长短通常潜伏期短的传染病,流行快,过程短,多呈暴 发型,如禽流感、鸡新城疫、口蹄疫等;潜伏期长的传染病,则流行慢,过程长, 如马传染性贫血的流行过程长达数月全数年。

      4、 推算病畜的感染日期从出现临床症状之日向前推一个潜伏期,即为病畜 最初的感染日期5、 确定紧急免疫动物的观察期限某些畜群发生传染病后可用疫苗进行紧急 预防接种,但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接种疫苗仍有可能发病,对这些动物就应该加 强观察和确定观察的期限6、 了解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是危险的传染源处于潜伏期的动物可随着其排泄 物和分泌物等向外界排菌或排毒,成为潜在的传染源7、 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过了该病的检疫期而没有新的传染过程发生,则防 疫措施比较好二)举例说明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各自的优缺点答:病毒疫苗的主要效果是预防或降低病毒病的严重程度目前使用的抗感染疫 苗可以分为三类: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其它类型疫苗还有:核 酸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抗独特型疫苗1、弱毒活疫苗通过不同的手段,使病毒的毒力减弱或丧失,机体在接受该疫苗后不发生或 出现很轻的临床症状,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病毒的免疫反应,使之在 以后接触该病毒时,保护机体不患病或患病的临床过程较轻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诱导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免疫方式,具有较强保护作用2) 由于是活病毒,病毒可以在体内增殖,长时间和机体细胞发生作用,诱导 较强的免疫力。

      3) 只需接种一次,即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4) 可以通过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点眼、滴鼻、口服等),这样不仅可以产生 全身免疫反应,而且可以诱导产生局部免疫反应5) 可以通过病毒所有抗原(病毒包括多种抗原,其中一种或两种就能引起反 应)刺激机体产生反应6)一般采用真空冻十工艺,需冷冻保存(-15°C〜-20°C)其主要缺点:1) 既然是活病毒制剂,有可能污染其它活的病原体;2) 一些弱毒活疫苗仍保留有一定的毒力;3) 传统的减毒活疫苗可能出现病毒毒力回复;4) 在一些免疫缺陷的个体中可能诱发严重疾病;5) 在某些时候,野毒株感染可以导致活疫苗效果降低;6) 缺损颗粒可以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7) 对保存和运输的要求较高2、灭活疫苗由完整的病毒组成,使其致病性丧失或减弱,但是仍然保持病毒的全部或部 分免疫原性,接种后病毒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达到保护作用灭活 疫苗和弱毒疫苗的差别在于疫苗中的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在体内不能增殖其主要优点:1) 由于不存在有感染性病毒存在,比较安全;2) 保存方便,无须冻十保存;3) 其它活病原体污染问题较少;4) 生产相对简单主要缺点:1) 免疫效果一般低于弱毒活疫苗,虽然能够诱导产生包括中和抗体在内的免 疫反应,但不能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2) 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多次接种3) 灭活剂对病毒抗原有影响,而且对不同的抗原成分影响不同4) 由于诱导的免疫反应水平较低,以及各个抗原成分之间的疫苗应答不平 衡,可能诱发疾病5) 一般要求对疫苗进行浓缩纯化6) 一般不能通过自然途径接种,不易产生局部免疫反应7) 需要使用佐剂,制剂中存在灭活剂8) 制作疫苗的病毒存在灭活不彻底的可能,使用时存在诱导发病的风险三)、应用“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理论举例简述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答:例证:口蹄疫(FMD)口蹄疫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 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发生:FMDV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途径感染易感的偶蹄动物,病毒血症之后,FMDV在靶器官细胞内繁殖,引起组织病变及临床表现:病理:口腔,蹄部,乳房等部位水疱、渍烂、脱壳、幼龄动物的急性心肌炎 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 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 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 斑心”。

      临床: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TPR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 流涎、不能站立等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广捕牛精神沉郁,闭口, 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 — 41 °C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 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井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 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 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 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 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 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 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 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 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 很高发展:发病或已死亡的动物(传染源)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 途径(传播途径)侵入到新的易感个体(如:猪、牛、羊、鹿等),导致一个个 体传染给下一个个体,在环境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直至群体动物(易感动 物)发病,疫病流行或终止。

      本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 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 100%,犊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本病 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倡春秋两季较多,尤其是春季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 播的因素之一四)、举例说明动物流行病学研究的内容答:第一:研究一定地区内各种疫病的种类、分布、流行概况例如,研究吉林 省的牛病、猪病及其流行特点、范围等第二:研究某种疫病在一定地区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例如,研究东北地区 的结核病的分布范围及流行特点第三:研究并阐明某种传染病在特定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的流行规律, 以便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和流行例如,猪瘟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 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 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 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 感染此外,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 死胎、木乃伊胎等预防措施:A、免疫接种B、开展免疫监测,采用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或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等方法开展免疫抗体监测C、及时淘汰隐性感 染带毒种猪。

      D、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E、做好猪场、猪 舍的隔离、卫生、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猪瘟病毒的侵入第四:研究某种疫病的病因与发展机制,探索新的防控措施例如,口蹄疫 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 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其临诊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 生水疱除了常规防治方法外还有空间电场自动防疫方法,利用空间电场生物 效应进行实时预防第五:研究某些病原的性质与功能,探索新的诊、检、防手段例如,“口 蹄疫”病毒所感染的对象仅为偶蹄类动物蹄疫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疑似感染动物水疱皮或水疱液中所有血清型口蹄疫病 毒,适用于口蹄疫病毒的检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第六:研究影响某些疫病流行的外在因素,如自然环境的改变、自然疫源 地的介入等例如,从外省市引进偶蹄动物时,必须查验检疫证明,必须隔 离饲养至少两周,以确认动物是否健康第七:研究各种传播媒介,如野生动物,啮齿动物、节肢动物等的分布和 功能例如,通过蚊子传播乙型肝炎(季节性)第八:研究各种病原的功能性基因及免疫增强剂,提高特异性免疫效应例如蜂胶和柏油,蜂胶是治疗糖尿病的营养药。

      三、实践综合(一)、举例综述发生动物传染病后如何采取扑灭措施答:扑灭疫病的措施应具有综合性,即针对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 传播途径、易感畜禽群)拟定出相应的措施,根据不同的疫病特点、性质,从综 合性措施中找出扑灭这种疫病起主导作用的环节扑灭疫病的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查明和消除传染源、切断病原体的 传播途径、建立畜禽群体对疫病的不感受性以羊传染病为例:防制羊传染病的具体任务是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羊体的免疫力,当传染病一旦发生时应及时就地扑灭,掌握“十字”原则, 其具体措施如下:1、报一一疫情报告;只有及时上报传染病情况,,才能保证政府信息通畅,政府 决策者准确掌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与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的重要前提2、 诊——及时确诊;羊群中发现传染病时,基层兽医人员和养殖户将疫病发生 经过、病羊头数、死亡情况和临床检查结果等迅速上报当地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 部门,采取对策,力争迅速扑灭必要时要采取病料,送附近兽医实验室,化验 诊断,确定病原如果有几头动物同时或先后发生相同症状,应当怀疑为传染病 或中毒性疾病3、 养一一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对羊舍消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