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docx
8页最新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2.3. 1维护秩序1、 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 (P23)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 ★社会秩序的作用? (P23)①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3、 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 (P25)道德、纪律、法律等4、 ★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25)①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易错陷阱】“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不能写成 “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选择题常考】违反社会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X)违反社会规则都要追究刑事责任X)2. 3. 2遵守规则1、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P27-P28)①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 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2、 ★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P28-P29)① 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 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 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 (P30)①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 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 助他人遵守规则4、 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P31)①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 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 以调整和完善5、 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规则? (P31)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 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 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6、 如何对待规则? (P28-P31)① 自觉遵守规则②坚定维护规则③积极改进规则2.4. 1尊重他人1、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P32-P34)①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 重③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 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2、 ★怎样尊重他人? (P35-P36)①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 平等对待他人③ 学会换位思考④ 学会欣赏他人3、 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P33)①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 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② 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 败感等4、 怎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P35)① 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② 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 热情的帮助5、 为什么要平等待人?怎样平等待人? (P35)(1) 原因: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2) 做法:①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 一视同仁②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 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6、 怎样换位思考? (P35)① 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 人;② 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 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7、 怎样欣赏他人? (P36)① 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② 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③ 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2.4.2以礼待人1、 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37)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2、 ★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P37-P39)①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3、 ★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P39-P40)① 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 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4、 怎样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P39)① 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 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③ 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 为是,不盛气凌人2.4.3诚实守信1、诚信的内涵? (P41)①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②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 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 ★为什么要讲诚信? (P42-P43)①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 ★如何践行诚信? (P43-P45)① 树立诚信意识② 运用诚信智慧③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4、 怎样树立诚信意识? (P43)①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 老实人② 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 由③ 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 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5、 怎样处理好诚信与隐私的关系?(如何认识“善意的谎 言”?)(P44)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 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 他人隐私。
易错提示】不讲诚信一定会受到法律制裁X)2. 5. 1法不可违1、如何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 (P46)①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 作用)②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 用)③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 线2、 什么是违法行为? (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 违法的个人原因? (P48)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注意】书本上仅谈到了违法的个人原因,这个答案其实 是不完善的详细答案见下I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 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 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② 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 等③ 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④ 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 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 等4、 ★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 (P48)(1) 按违反的法律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 事违法行为(2) 按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注意: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也叫犯罪。
1) 民事违法行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 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等举例: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著作权、违反合同)(2) 行政违法行为:①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 过、降级、撤职、开除等②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 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举例:闯红灯、违法治安管理、 扰乱公共秩序)(3) 刑事违法行为: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 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易错提示】1、拘留、行政拘留是行政违法行为,刑事 拘留是刑事违法行为2、行政拘留、罚款适用于行政违法行 为,拘役、罚金适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拓展】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1) 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 担的法律责任不同2) 联系:★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 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 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 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6、 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 (P49)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 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021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殴打他 人”)7、 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P50)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8、 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 (P51)①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 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 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 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③ 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 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 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2. 5.2预防犯罪1、 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P52)(1) 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 武器2) 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 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 犯罪的含义? (P53)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 处罚的行为3、 ★犯罪的基本特征? (P53)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 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4、 刑罚的含义? (P54)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 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 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5、 ★刑罚的种类? (P54相关链接)(1)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6、 ★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P55- P56)①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远离犯罪②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此处可用杜绝, 特别注意)③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 人④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 法,防患于未然知识点拨】P56 “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区分不良行为属于不道德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 为★选择题常考】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J)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J)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X)不良行为一定会发展为犯罪行为X)2.5.3善用法律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P57-P59)①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 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 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 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等)③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 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 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 什么是诉讼? (P59)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 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或称:打官司)3、 ★诉讼的作用(地位)? (P59)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 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4、 诉讼的类型? (P60相关链接)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5、 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P60-P61)①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 义不容辞的责任② 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 佩③ 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