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法(小半径弯斜桥的现浇混凝土施工)范本.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24574151
  • 上传时间:2023-03-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半径弯斜桥的现浇混凝土施工工法小半径弯斜桥梁已被广泛应用在城市公路、立交桥、高速跨线立交桥、异型桥等工程中,不但解决了大跨度、曲线梁、异型梁的承载设计需要,而且其优美的线形早已成了许多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而整个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和线形则是这道风景的主要体现.因此,提升小半径弯斜桥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的技术控制就成了摆在我们施工单位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就针对小半径弯斜桥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因素,作几点简单的阐述:一、小半径弯斜桥模板的制作要求成型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首先在于模板的选择情况,模板的表面性能和现状直接关系到现浇混凝土物件表面美观、光滑、顺畅与否.1、模板的选材:墩、柱一般都采用定型钢模,其优点在于整体性好,外观尺寸控制规则,变形量很小,且周转使用率较高.桥梁上部大面积现浇结构物等分项工程一般多采用竹胶模板(1.5cm),由于竹胶板表面有光滑的贴膜,用此种模板浇出的混凝土构件,外表光洁,且制作方便.特别在大面积浇筑(如现浇箱梁)中使用比较广泛,由于加工制作方便,对于在曲线位置,可以减小板的曲线内侧宽度,增加使用块数以保证线形的顺畅.2、模板荷载分析:模板支架的受力计算包括竖向荷载分析,即对脚手架容重、新浇混凝土容重、施工人员、施工料具运输堆放荷载,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冲击荷载,震捣产生的荷载等的分析;模板水平荷载分析,即对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倾倒混凝土时对侧面模板产生的冲击荷载,浇筑、震捣混凝土时对侧面模板的压力等的分析;其他荷载分析,即对侧面风荷载、水中墩流水压力、流冰压力、船只漂浮的撞击力、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力等的分析.分别计算模板的荷载效应组合,包括容许应力、容许挠度和杆件长细比、围檩的弯矩和挠度计算.组合钢模板连接件、支撑件的强度、刚度计算等.3、模板的加固:通过对模板的动静荷载受力分析,计算模板结构承的荷载组合,选用满足模板强度和刚度的加固材料,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的模板体系的固定要求.4、模板使用前的处理:对钢模板应重新进行刨光,使之光洁平整,刨光时使用钢丝球,因为其硬度较小,能够保证模板光洁又不使模板损伤.竹胶模板应保持在表面干燥、温度适中、湿度较小的环境中.使用前要用湿布擦拭模板表面,对变形及表面损伤的模板应及时调换.5、模板拼接:模板拼接对于整体模板制作过程也比较关键,模板拼装应保证表面平整、接缝处无错台,以拼缝均匀美观为原则进行模板加工安装前的预拼装.为了保护模板的完整性,应尽量按模板规格形状进行分缝.加固用方木要统一经过压刨,以确保尺寸精确统一.模板组合拼装时,两侧模板缝与后背方木接合缝应严密,方木加固要与模板拼缝垂直设置;钢模拼接一般采用企口接缝,使模板间拼接牢固,且加2-3mm的止水带密封接缝间隙,防止混凝土浆的流失,或者在拼接结束后,对接缝间隙要用腻子补平齐;大组合竹胶板模板接头处应将模板边缘用手工刨推平,竹胶模板拼接使用1mm双面粘性止水带,宽度与竹胶模板厚度相等,保证对齐后再进行拼接;6、脱模剂的使用:一般混凝土模板都采用专用的脱模剂,脱模剂主要是用于混凝土构件脱模时模板和混凝土间的有效的离合效果,既保证混凝土外部光洁,又保证模板拆除时不产生形变.二、小半径弯斜桥混凝土材料控制1、水泥:在水泥的品牌选用上,尽量采用中、低热水泥品种,尽量降低水泥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2、粗骨料:骨料的级配必须合理,尽量采用自然连续级配的粗骨料.粗径可按结构部位进行选用,如对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可选用5-32.5mm的连续级配,下部结构可选用5-40mm的连续级配,尽量减少针片状碎石或石屑,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以避免因含泥量偏大引起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和成形混凝土外观颜色失真.3、细骨料:以中粗砂为宜,并应尽量减少砂率,含泥量控制在1.5%以内,在材料选择上一般选用某一产地材料就不宜再换,以保护混凝土外观颜色保持一致.4、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影响混凝土外观效果 的内因主要是水泥水化时产生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及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酸钙晶体.设计配合比时,必须保证水泥浆能产生足够的上述凝胶和晶体,并保证水泥浆在光滑模板表面均匀分布.5 外加剂: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合理的外加剂,并且调整相应配合比.由于掺加减水剂容易产生气泡,可选用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在不大量增加混凝土气泡的情况下,减小混凝土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满足混凝土的外观效果的条件.6、混凝土性能: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拌和及运输时间对现浇混凝土外观质量影响很大.要确保拌和物的质量,拌和楼使用电子秤计量,保证配料准确.对拌和时间必须确定混凝土搅拌均匀,更要严格控制出料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三、小半径弯斜桥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影响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振捣工艺和下料方式.振捣过程中,按振动棒影响半径、以快插慢拔原则进行逐一振捣.振捣过程中发现混凝土料不再下沉并开始轻微显泡时,表示混凝土已振实不宜再振捣,使混凝土达到密实而不产生过振离析.下料一般都以分层下料进行浇筑并做好层厚记号,保证分层浇筑质量.而分层浇筑时应保持混凝土浇筑连续性以免浇筑时间过长影响分层混凝土的色差.对钢筋较密的混凝土结构应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调整粗骨料材料粒径及混凝土坍落度,以免出现混凝土不密实而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2、防止立柱等高度较大结构根部出现云彩的方法:立柱等高度较大结构根部表面出现云彩主要是因为钢模板吸水性差,而柱根部为防止漏浆用双面胶带封堵模板接口,柱底积水不能及时排除引起.为消除此缺陷,要求处理新老混凝土接触面时,柱底部水泥砂浆必须保证良好的和易性,使用稍干稠的水泥砂浆,防止水泥砂浆过稀,产生模内泌水.同时防止雨水及其他外部水分进入钢模板内.3、防止柱线角起砂的方法:柱线角起砂现象主要出现在每层柱下截柱线角,而每层柱上截柱线角完好.主要原因是柱过高,未分段停歇采用一次浇筑至柱顶,水在柱四角积聚所致.为消除此缺陷,要求柱高超过3m时分段浇筑,即每浇3m柱高时,停歇半小时后再继续浇筑上截柱混凝土,并保证停歇后浇的混凝土应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四、结束语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混凝土密实的表观体现”,这就是说混凝土要密实,表面气泡要少,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照顾“亮、平、光”. 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不能忽视耐久性,若以损失耐久性为代价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追求混凝土内在质量还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强调外观质量不能依靠装饰获得.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

      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