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思想品德教学计划.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1156330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0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一、教材体系结构 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由3个单元10课组成每个单元由3-4课构成,每课一般包含三框左右内容下册主要安排了“分清是非”、“与法同行”、“复兴中华”等内容 教材逻辑框架 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教育 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 我与他人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 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公民与国家 八年级下册单元和课题 单元第四单元 分清是非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第六单元 复兴中华 课题11.心中要有杆“秤”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18.民族情民族魂 12.面对诱惑,学会说“不”15.神圣的宪法19.科教兴国 13.多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16.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20.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17.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 二、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分清是非本单元的主题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拒绝不良诱惑,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意在引导学生在善恶、美丑是非对错之间作出正确的抉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过好人生的每一天,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由三课组成 第11课“心中要有杆秤”称与天平是公平的象征,第11课以此为导入,引出公平的话题,指出公平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告诉学生我们追求公平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己,享受自己的权利;人一方面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履行自己的义务。

      与公平紧密联系的是正义,要维护公平就必须怀正义之心,行正义之事而维护公平、匡扶正义也是为人正直的重要表现,所以本课“以明辨是非、为人正直”为落脚点,在价值观和行为方面给学生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包含三框第一框“追求公平”主要讲了公平的含义、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地对待别人等第二框“维护正义”主要讲了正义的内涵、维护正义的意义、维护正义的基本要求,教育学生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第三框“明辨是非 为人正直”主要讲述了判断是非的标准和依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以及为人正直的精神实质,引导学生做一个明辨是非,为人正直的人 第12课“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在引导人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基础上,告诫学生要杜绝不良嗜好和抵制不良诱惑包含三框内容第一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主要讲述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表现、对人的影响,引导学生克服从众心理,防止好奇心的负面影响第三框“杜绝不良嗜好”,课文列举了抽烟、酗酒、网络成瘾等不良嗜好及其对人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杜绝不良嗜好第四框“抵制不良诱惑”,课文列举了吸毒、赌博、“黄毒”、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危害性,教育学生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第13课“多一点情趣 多一点高雅”本课围绕“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展开。

      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人欢迎但人的教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家庭、学校的环境中养成的,是一个文化资本的积累和传递的过程本课从休闲、情绪、待人、横幅胸怀等角度引导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由三框构成第一框“学会休闲”主要讲了休闲的功效、休闲的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有度的休闲方式第二框“培养情趣”主要讲述了情趣的概念、情趣的作用、培养高雅情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第三框“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主要讲述了教养的内涵、作用及有教养的人的表现,帮助学生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本单元以法律知识为线索,讲述了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人的一生与法律有不解之缘,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本单元从“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神圣的宪法”、“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尊重别人的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四个课题展开 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在个人的成长、实现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不断加强品德修养,必然涉及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问题;要遵守规则就要了解规则,特别是法律规范的特征和作用;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但它又不同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

      认识法律规范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尊重法律,自觉地遵守法律共三框,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主要讲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第二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主要讲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以及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互补性第三框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主要讲法律的作用、犯罪、违法犯罪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15课“神圣的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重要的核心和统率地位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树立宪法意识由三框构成第一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讲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第二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引导学生确立权利意识第三框“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介绍了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使学生明确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最基本的要求义务具有强制性,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16课“消费者和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人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都是作为消费者而存在的,享有法律规定的消费者权利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这部法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与学生关系密切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如何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通过学习和探究我们将会找到答案由三框构成第一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主要介绍了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内容第二框“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要介绍了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增强维权意识第三框“做个成熟的消费者”主要讲述了作为消费者应当掌握所需商品或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教育学生做一个成熟、理智的消费者 第17课“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宜公开或者不愿意公开的个人隐私尊重他们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必须遵守的公共准则,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保护自己的隐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由三框构成第一框“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主要讲述了隐私权的内容以及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第二框“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主要讲述了尊重他人隐私的基本要求,采取揭露他人隐私以达到破坏他人名誉和人格的目的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个人的隐私必须以不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

      第三框“保护自己的隐私”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隐私,要有防范意识,采取必要手段保护自己的隐私 第六单元:复兴中华肩负振兴民族的使命,是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影响深远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在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而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伟大的中华民族再次走向了复兴的道路然而,复兴之路并不平坦,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学生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参加祖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本单元由三课构成 第18课“民族情 民族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各种民族的文化风采,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要维护民族团结;感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力量,做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由四框组成第一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主要讲述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又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第二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主要讲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第三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介绍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见义勇为,匡扶正义、诚实守信等第四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19课“科教兴国”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科技和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同时要辩证地看待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差距,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由两框构成第一框“感受科技创新”,引领学生感受科技创新,使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教育学生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第二框“感受教育创新”,主要讲了教育在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20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主要介绍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我国的基本国策告诉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追求可持续发展,这样既有利于我们的生存,也有利于造福子孙后代,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由三框构成第一框“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讲述了我国的人口现状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第二框“合理利用资源”,介绍了自然资源的作用、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教育学生节约保护资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努力第三框“保护环境”,主要讲了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本单元以国情教育为主线,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本单元从我国的国情和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列举了大量资料,将深刻的道理寓于丰富的情景材料之中,同时又设计了一些可操作的活动,便于学生学习和交流,给学生留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三、教学建议1、体验性活动教学的操作过程: 激发兴趣阶段:需要提供情境材料,并引发学生的个体需要和动机; 自主体验阶段: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要领或观念; 体验内化阶段:个体通过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或观念 强化反馈阶段:个体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2、不同领域内容的操作要领: (1)、心理内容操作要领 引入话题——感悟生活——深层体验——自主成长 首先是通过情景或活动,引起学生对司空见惯、似乎熟悉的心理现象的注意;然后是在源于学生自己经历的真实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感悟心理现象和本质;再在典型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深层体验;最后让学生在一种理性、健康的心态支配下学习、生活和成长。

      (2)、道德内容操作要领 明确规范——走进生活——感悟道理——尝试实践 首先是通过描述和呈现有关的道德现象,让学生了解和明确道德规范或道德认知;然后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初步体验和内化道德认知;再进入较为典型的生活情境,进一步体验、感悟和强化道德认知;最后是让学生在未来生活的情境中,将已有的道德认知、信念和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知道自己怎么做,而且准备这样做 (3)、法律内容操作要领 激趣导学——走进教材——感悟生活——以案明理 首先是将枯燥的法律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世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走进教材,了解相关的法律常识,做到“知法”;再是建立法律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法律道理,进一步内化法律知识;最后让学生“用法”——运用法律,分析案例,达到强化认知,懂得维权的目的 (4)、国情内容操作要领 走进生活——明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