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门换施工图交底说明书(土建部分).doc
9页荆门±500kV换流站间隔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交底说明书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二○一一年七月批准:审核:编制:第 9 页 共 9 页一、工程概况荆门±500kV换流站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南面26km的掇刀区团林铺镇赵庙村,该变电站于2011年建成投运本期工程为拆除北侧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围墙新建2个500kV出线间隔,将已建的荆门换-荆门特高压站2回出线调整至本期新建间隔,斗江改接线路接入原荆门换-荆门特高压站出线间隔本期扩建场地为垄岗地貌,地势起伏较大,用地范围内最高标高为123.71m(黄海高程,下同),最低标高为106.26m,坡度最陡处达18.57°,站址北侧有东西向水泥乡道穿越场区,东侧有南北向水泥乡道通过,在扩建区域东南侧有一座35kV出线终端塔需拆除,同时改迁通讯线一条二、本次施工图交底卷册目录序号卷 册 号卷 册 名备 注142-B3711S-Z0104站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242-B3711S-Z0105站区电缆沟布置342-B3711S-Z0106站区道路图442-B3711S-T0101 建筑结构专业说明及卷册目录542-B3711S-T0102500kV第四继电器室基础642-B3711S-T0103500kV第四继电器室742-B3711S-T0104500kV屋外配电装置构架基础842-B3711S-T0105500kV屋外配电装置构架942-B3711S-T0106500kV屋外配电装置设备支架基础1042-B3711S-T0107500kV屋外配电装置设备支架1142-B3711S-N0101暖通专业说明及卷册目录1242-B3711S-N0102500kV第四继电器室通风空调1342-B3711S-S0101水工专业说明及卷册目录1442-B3711S-S0102站区室外给排水管道安装图1542-B3711S-S0103站区消防设施配置图三、专业技术交底1 建筑结构专业1.1主要设计意图及设计特点本期设有500kV继电器室1座。
继电器室轴线尺寸为14.8m×7.2m,单层布置,建筑高度4.25m,布置与500kV配电装置区附近1.1.1 第四继电器室:继电器室均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框架柱预留锚筋与墙体拉结,提高墙体抗震能力继电器室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天然地基,持力层为第(2-3)层粉质粘土(硬塑)层,超挖部分采用级配中粗砂石从持力层垫至基底,每边超出基础300mm所有基础下设至少300厚级配中粗砂石垫层(含30%碎石,最大粒径小于50mm),中粗砂石压实系数不小于0.96装修标准——墙体:±0.000m以上用MU10加气混凝土块,M7.5混合砂浆砌筑;±0.000m以下用非粘土烧结普通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外墙:采用优质面砖外墙内墙采用白色乳胶漆;顶棚采用乳胶漆地面采用环氧自流平地面屋面:采用双层2.5厚BAC防水卷材+4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隔热层+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水层门采用复合钢板电磁屏蔽门屏蔽措施——四面墙体(含孔洞)内侧衬Φ4@50×50钢丝网屏蔽层,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底衬Φ4@50×50钢丝网屏蔽层,地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内夹Φ4@50×50钢丝网屏蔽层,所有屏蔽网之间连接形成封闭六面屏蔽体。
1.1.2 500kV屋外配电装置构支架:本工程构架柱采用等截面A型直缝焊接圆形钢管柱,构架横梁采用三角形变断面、钢管弦杆、角钢腹杆、螺栓连接的格构式钢梁梁、柱钢管拼接接头均采用法兰连接,梁与柱的连接采用铰接设备支架采用直缝焊接圆形钢管柱构支架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天然地基,持力层为第(2-3)层粉质粘土(硬塑)层,超挖部分采用级配中粗砂石从持力层垫至基底,每边超出基础300mm所有基础下设至少300厚级配中粗砂石垫层(含30%碎石,最大粒径小于50mm),中粗砂石压实系数不小于0.961.1.3抗震设防: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NDGJ96-92)的规定,站内建(构)筑物抗震构造措施设防烈度调整见表1表1 站内建(构)筑物抗震构造措施设防烈度调整表序号建 (构) 筑 物 名 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构造措施设防烈度1继电器室672屋外配电装置(构)支架663其它建(构)筑物66500kV屋外配电装置构架大部地段场地土类型以中硬土为主;500kV屋外配电装置构架南侧及500kV继电器室地段场地土类型以中软土为主;整个站址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1.2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1.2.1 当地基土开挖至离设计标高100mm时,请务必通知监理及质检等单位有关人员共同验槽,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后序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时,基坑内不得积水1.2.2施工中应注意土建与安装的配合,严格按各专业图纸预留孔洞、预埋套管、预埋铁件、接地网、避雷带埋设等,并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1.2.3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产生贯通裂缝1.2.4 所有产品用的原材料、产品件均应提交质量保证和检验等相关文件、资料及合格证书1.2.5 所有用于产品的原材料均需送往具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复检,并提供复检报告,合格才可使用1.2.6 施工程序及质量标准,应严格执行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程规范,分项目,分阶段做好纪录及验收,如发现设计和施工质量问题,应立即与现场工代及业主和监理协商处理3.总图专业3.1 站区道路3.1.1站区道路采用汽-15级公路型单坡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与转弯半径与前期500kV交流场保持一致接入500kV继电器小室道路,待继电器小室施工完后再行施工路面3.1.2由于该工程场地土具有弱膨胀性,因此本期新建道路基底须换填400mm厚砂石,且按要求压实。
3.2站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3.2.1本工程为扩建工程,站区竖向设计与前期保持一致,采用平坡式布置方案,并采用标高法表示场地设计标高106.50m场地设计坡度一般不大于0.2%3.2.2站区地表雨水排水,采用场地排水方式,排水为道路排向场地,再排入雨水篦井,最后通过场区排水管排至站外3.2.3 本期新建继电器小室室内标高高于站内道路0.5m,设计与前期保持一致3.2.4为满足测量及沉降观测需要,本期扩建区宜设置2个永久性水准点,平面布置要求便于保护并确保两两通视,建议在前期场地内通视条件良好处再补设一个,以便后期再行扩建时需要3.3站区沟道3.3.1根据本工程地质及自然条件,站区沟道及过道路盖板荷载按汽-15考虑,非跨路段荷载按10kN/m2考虑过路沟道断面采用C25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场地沟道沟壁采用砖沟,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3.3.2由于该工程场地土具有弱膨胀性,因此在沟壁两侧0.3m宽度范围内回填土须掺合50%砂石后方可回填,沟底部换填300mm厚砂石,且按要求压实3.3.3沟道伸缩缝每30m设一个,并在沟道跨道路两侧、新旧交接处、变断面处、转角处及埋深变化处,增设沉降缝,以防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的沟道断裂。
3.3.4沟道按工艺要求,设置埋件、留孔及支撑件,所有埋铁件皆需进行镀锌处理电缆沟道转角处皆需采用L=500∠45°削角,以防电缆折断3.3.5 站区所有沟道,皆设置≥ 0.3%的排水纵坡,沟底采用≥ 20厚1∶2防水砂浆找平并设置2%横坡,沟内底部设半圆形排水通道,并按要求设置集水坑,内埋置Φ≥200排水管就近将水引至站区排水系统4 水暖专业4.1水工专业水工设计包括站区扩建区域排水设计、站区消防4.1.1排水系统:站区雨水采取有组织的排水方式,经雨水口收集后,均排入站区新建排水管道,最后汇集到原站区排水网管4.1.2站区消防:500kV第四继电器室内配置手提式ABC干粉灭火器4.2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4.2.1排水管道施工前,应先核实本期排水管道与前期排水管网相连接的检查井位置与标高4.2.2排水管道:施工时,应防止泥水进入雨水管而堵塞管道;竣工后,在雨水口和带水箅检查井周围应植草或采取措施4.3暖通专业500kV第四继电器室采用吊顶式风冷热泵型空调机4.4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4.4.1空调冷凝水管道沿梁边敷设至室外,要求横平竖直,保证0.003的排水坡度,且坡向室外4.4.2 风机安装应在墙上预留开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