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附答案).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364898057
  • 上传时间:2023-10-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1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 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 光年 B. 米 C. 千克 D. 纳米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 mm=25 mm×0.001=0.025 mB. 25 mm=25×0.001=0.025 mC. 25 mm=25×0.01 m=0.25 mD. 25 mm=25×11000m=0.025 m3.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 日晷 B. 沙漏 C. 电子手表 D. 铯原子钟4.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 卷尺 B. 螺旋测微器C. 游标卡尺 D. 钟表5.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纸张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1  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出5  张纸的厚度,再除以5D. 用刻度尺测出0.50cm 厚度的纸张,数出张数n  ,用0.50cm 除以张数n6.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物理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刻度尺测量某个物体的宽度,某小组4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8.30cm,18.31cm,18.55cm,18.31cm,则这个物体的宽度应该是(    )A. 18.307cm B. 18.31cm C. 18.3675cm D. 18.37cm8.如图所示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在学校举办的“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判断出留下如图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25.1 cm B. 25.10 cm C. 1.75 m D. 1.85 m二、填空题 10.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读取的数据是5.72 cm,则准确值是          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11.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次,5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5.1cm、77.1cm、75.1cm、75.2cm、75.3cm,那么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

      若测量时用力拉塑料尺,那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12.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2)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停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2min24s,如图2所示,停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          ,分度值为          s三、实验探究题 13.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的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 ;错误的步骤是______ 2)将错误的步骤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 3)如图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细铜丝绕圈的总长度为______ cm,直径是______ cm(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14.走进实验室。

      1)在降落伞比赛活动中,为准确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绳长度的关系,应要采用______ 的实验方法;(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cm;(3)如图乙,要学会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 cm2(每个小格的面积是1cm2);(4)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 ______ cm四、简答题 15.有的直尺零刻度线在端部,有的直尺零刻度线不在端部请你试着用硬纸板制作这两种直尺,并说出各有什么好处16.怎样测量乒乓球的直径和地图上海岸线的长度?将你的测量思路和测量结果与同学交流一下第4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解析】【分析】 根据对长度单位的掌握作答 本题考查了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容易解答解答】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在测量长度时首先要确定合适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 故选B2.【解析】【分析】单位换算时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m,根据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1mm=10−3m,进行单位换算要先换后算,即:25mm=25×10−3m=0.025m,故ABC错误,D正确3.【解析】 [解析]古时计时工具能粗略地计时,如:“日晷”“沙漏”等,电子手表是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工具,不是很准确,故A、B、C不符合题意;导航卫星的“心脏”是星载原子钟,采用铷原子钟和铯原子钟,能准确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测时,故D符合题意.4.【解析】解: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不符合题意;B、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C、游标卡尺是测量长度的仪器不符合题意;D、钟表是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符合题意故选:D明确每个选项中测量仪器的用途,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测量工具用途的掌握,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5.【解析】解: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所以用刻度尺测出0.50cm厚度的纸张,数出张数n,用0.50cm除以张数n得到一张纸的厚度,故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易错点在于:很多同学会认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解析】【分析】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一是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二是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即沿着被测长度;三是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2)读数时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解答】A.读数时视线未与尺面垂直,故A错误;B.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没有贴近被测物体,故B错误;C.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故C正确;D.刻度尺的零刻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D错误7.【解析】解:“18.55cm”与其他测量结果相差太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舍去;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约为:18.30cm+18.31cm+18.31cm3≈18.307cm,根据测量结果可知,所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故最终结果保留的小数位数要与测量结果相同,即最终结果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这个物体的宽度应该是:18.31cm,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根据4次测量结果排除错误数据,再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最终结果保留的小数位数要与测量结果相同,即最终结果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本题考查长度测量中误差减小方法的应用,注意平均值的小数位数要与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适应,难度不大8.【解析】【分析】本题的解题的关键是进行思想转化,将不易直接测量的直径转化到刻度尺上对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乒乓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卡测法”解答】A.借助两块三角板卡住圆筒,且一端对齐,能测出直径,故A正确;B.圆柱体右侧没有靠近三角尺直角边,无法确定圆筒直径的位置,故B错误;C.圆筒的下面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故C错误;D.0刻度线没有与圆筒下端对齐,直角三角板直角边没有与刻度尺对齐,无法确定圆筒直径的位置,故D错误9.【解析】解: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1m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10cm,则“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175.7cm=1.757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1mm,脚印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则脚印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就是脚印的长度;脚印的长度乘以7就是人的身高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和计算,属于基础知识。

      10.【解析】【分析】考查刻度尺的使用,难度较易长度测量记录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最后一位前面的数据是准确值,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本题考查了根据记录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估读值等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一个数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准确值另一部分是估读值解答】由记录结果5.72cm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0.1cm,准确值是5.7cm,估读值是0.02cm11.【解析】五次测量中有四次的准确值为75cm,第二次数据77.1cm,准确值为77c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很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桌子的长度为l=75.1cm+75.1cm+75.2cm+75.3cm4=75.2cm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变小12.【解析】(1)甲刻度尺分度值为0.5cm,乙刻度尺分度值为1mm,使用乙刻度尺测量更精确;物块左侧与乙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2.80cm刻度线对齐,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物块的长度为2.80cm;(2)由“时间为2min24s”结合停表示意图知,停表内圈计分、外圈计秒,外圈示数的单位是s;在1s之间平均分成10等份,所以1份是0.1s,即:停表外圈的分度值为0.1s。

      故答案为:(1)乙;2.80;(2)s;0.11)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长度测量的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根据步行时间,结合停表指针位置可知,停表内圈计分,外圈计秒本题考查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注意长度测量的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难度一般13.【解析】解:(1)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Ln;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C: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2)正确的实验步骤是:DEBC3)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32匝铜丝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0cm对齐,所以32匝d的总长度为15.00cm−10.00cm=5.00cm,铜丝的直径为5.00c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