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ppt
34页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当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及新课程下师范生的职业准备及新课程下师范生的职业准备陕西师范大学附中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李鸿李鸿一、高中课改的背景和特点一、高中课改的背景和特点背背 景景•是适应世界经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造就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是造就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需要目目 标标•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高中新课程是什么?高中新课程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特点?((1212个特点)个特点)1.1.八大学习领域(八大学习领域(12~1312~13科目)科目) ①①语言与文学领域(语文、外语科语言与文学领域(语文、外语科目);目); ②②数学领域(数学科目)数学领域(数学科目); ③③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科科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目); ④④人文与社会领域(思政、历史、人文与社会领域(思政、历史、地理科目);地理科目); ⑤⑤技术领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技术领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目);目); ⑥⑥艺术领域(音乐、美术科目);艺术领域(音乐、美术科目); ⑦⑦体育与健康领域(体育与健康科目)体育与健康领域(体育与健康科目);; ⑧⑧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社区服务)2.2.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3.3.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 国家课程分为必修、选修(选修国家课程分为必修、选修(选修Ⅰ);); 选修选修Ⅱ(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跨班级、跨年级选课;跨班级、跨年级选课; 学生学生“个性化个性化”发展发展4.4.科目由不同的知识模块构成科目由不同的知识模块构成 模块是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模块是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 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可以顺次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可以顺次学习,也可不顺次学习学习,也可不顺次学习5.5.实行学分制管理实行学分制管理 三年三年总学分总学分144. 其中其中: 必修必修学分学分116,,选修选修学分学分28 一般地说,每一般地说,每18学时计学时计1学分。
学分 ①①必修学分必修学分116学分构成:学分构成: 学科内容学科内容 93学分学分【【包括语数外各包括语数外各10,思政,思政8,物化生史地各,物化生史地各6,艺,艺6(音(音3、、美美3),技术),技术8(信技(信技4、通技、通技4),体),体健健11】】;;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23学分学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15,社会实践,社会实践6(三年每学年(三年每学年2),社),社区服务区服务2】】 ②②选修学分选修学分28学分构成:学分构成: 选修选修Ⅰ 22学分;学分; 选修选修Ⅱ 6学分(学分(108学时),包括学时),包括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6.6.学段和学时学段和学时•每学段每学段10周共三学年六学期周共三学年六学期12学学段•原则上,一个模块的教学一个学段原则上,一个模块的教学一个学段完成各科学时安排见完成各科学时安排见《《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与编排指导意见与编排指导意见》》7.7.行政班与教学班及行政班与教学班及““走课制走课制””行政班:必修课行政班:必修课教学班:选修课教学班:选修课走走 课:行政班课:行政班→教学班教学班8.8.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 包括:包括: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
表现六个维度 各维度各维度二级指标二级指标项目是:项目是:•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非观;荣辱观;集体观;诚(是非观;荣辱观;集体观;诚信度);信度);•公民素养公民素养(热爱祖国;社会责任;遵纪守(热爱祖国;社会责任;遵纪守法;文明习惯);法;文明习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学习效果);惯;创新意识;学习效果);•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表达能力;倾听习惯;合作(表达能力;倾听习惯;合作能力);能力); •运动与健康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体能;情绪;(生活方式;体能;情绪;意志);意志);•审美与表现审美与表现(感受美;表达美)感受美;表达美) 评价结果评价结果采用采用A、、B、、C、、D四个等级四个等级呈现综合素质评价要通过呈现综合素质评价要通过成长记录成长记录袋袋体现,其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包体现,其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包括作业、论文、手工、照片录像等括作业、论文、手工、照片录像等9.9.赋予学校很大的自主权赋予学校很大的自主权 课程设置权,课程设置权, 学分认定权等学分认定权等。
10.10.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理念、角色、教法的转教师教学方式(理念、角色、教法的转变)变)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11.11.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教师“个性化个性化”的发展(形成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师在教师在“选择选择”中发展(在教学内容、学中发展(在教学内容、学习时间、教学方法等拥有自主权);习时间、教学方法等拥有自主权);•教师教师“多样化多样化”的发展(知识结构、思维的发展(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能力、学习方式和发展途径等)方式和能力、学习方式和发展途径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自我自我反思反思同伴同伴互助互助专业专业引领引领12.12.高校招生考试模式的改革高校招生考试模式的改革(以陕西省为例)(以陕西省为例)•高考项目的设置:高考项目的设置: ““3+3+小综合小综合””+ +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 +综合综合素质评价素质评价二、目前高中课改实施情况二、目前高中课改实施情况•20042004年年9 9月开始至今,全国已有月开始至今,全国已有2020个个省份进入高中新课程;省份进入高中新课程;•20072007年年6 6月四个省份第一次进入新课月四个省份第一次进入新课程程高考高考;;•至至20082008年年9 9月,全国共有月,全国共有1048910489所高所高中学校、中学校、13111311万学生(占万学生(占52%52%)学习)学习新课程。
新课程•20102010年,高中课改在全国全面推开年,高中课改在全国全面推开三、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的三、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的职业准备职业准备(从当前高中学校对未来教师的要求来谈)(从当前高中学校对未来教师的要求来谈)新课程、新要求、新角色新课程、新要求、新角色 1.1.打好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打好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为未来专业化发展奠定为未来专业化发展奠定2.2.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树立职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树立职业角色 引导促进者角色、引导促进者角色、 参与者角色、参与者角色、 开发利用者角色、开发利用者角色、 研究者角色研究者角色 3. 3.努力把握本学科高中努力把握本学科高中《《课课程标准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教材内容和,了解新课程教材内容和结构 4. 4.了解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5.5.泛读教师职业书籍泛读教师职业书籍1 1)教师礼仪类书籍;)教师礼仪类书籍;((2 2)教师技能类书籍:)教师技能类书籍: a. a.教学准备的技能(包括了解和分析学生教学准备的技能(包括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技能,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技能,教学方法选的技能,教材分析与处理的技能,教学方法选用的技能,教案编写技能);用的技能,教案编写技能); b. b.课堂教学实施的技能(包括课堂导入技课堂教学实施的技能(包括课堂导入技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教学举例技能,教学能,课堂提问技能,课堂教学举例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学结束技能);语言技能,教学结束技能); c. c.教学技术操作技能(包括组织教教学技术操作技能(包括组织教学技能,教学的应变能力);学技能,教学的应变能力); d. d.多媒体教学技能(包括多媒体教多媒体教学技能(包括多媒体教学与素质教育,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学与素质教育,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的基本技能,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技能);基本技能,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技能); e. e.培养学生能力的技能(包括培养培养学生能力的技能(包括培养学生识记能力的技能,培养学生理解能学生识记能力的技能,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技能)力的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技能) 6. 6.建立与中学的密切联系。
建立与中学的密切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