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增收见证小康历程(二).doc
9页1农民增收见证小康历程农民增收见证小康历程----山西省代县峨口镇以科学发展观增加农民收入调查之二本报记者 张全林编者按: 2004 年新年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文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进一步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乡镇一级党委和政府做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如何切实把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落实好,代县峨口镇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围着农民增收转的发展思路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近年来,山西省代县峨口镇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 把“和谐乡镇、富裕农民”的中心目标任务放在首要位置, 并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围着农民增收转的发展思想,在统揽全局、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中,不断改善、提高工作方式和领导水平,不断寻求和拓宽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通过行政服务带路、政策扶持引导、区域布局分工,龙头引路先行、整体规模推进,形成了该镇三化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三大板块增加农民收入,五大重点繁荣农村经济的小康建设模式三化服务即:建设党政服务效能型领导班子,实现党政领导服务化、优质化2和高效化;三大板块为:以节能温室、立体种植、万寿菊种植三个基地组成的优质高效农业板块,以乳牛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板块,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组成的新兴工业板块;五大重点是企业改造、小城镇建设、综合治理、教育建设、文化创新。
由此,使全镇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日益加快,小康建设稳步推进成为代县第一个基本小康镇,跨入了全省百强镇的先进行列思路围着农民增收转思路围着农民增收转从从农农民增收的民增收的实际实际出出发发,在在创创新理新理论论思思维维中研究新情况中研究新情况,在在创创新新战战略思略思维维中确立新目中确立新目标标,是峨口是峨口镇镇以人以人为为本一切本一切围围着着农农民增收民增收转转的的显显著特点之一著特点之一该镇党委反复强调,资源整合的进与退、结构调整的上与下、管理权限的收与放,都要围着农民增收转,由农民利益来决定,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做为党政决策施政的中心为此,党政一班人从“三看峨口”开始找出路,通过站在峨口看峨口,把农民增收的优势找出来;通过跳出峨口看峨口,把农民增收的差距找出来;通过着眼未来看峨口,把农民增收的办法找出来,从而确立了峨口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峨口镇作为代县的第一大镇、重镇、古镇,所辖总人口3. 8 万人、20 个村,是太刚峨矿驻地自古以来为代县东部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枢,因此,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较大份额改革开放以来,峨口镇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与发达地区乡镇比较,尚处于欠发达的后进状态,同时与全县最大乡镇的地位很不相称。
3在众多原因中主要的一点,欠就欠在了长期农业生产力的落后上,欠就欠在了农村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上,从而形成了制约农民增收无法回避的现实矛盾峨口镇党政一班人在正确分析峨口、认识峨口的基础上,科学地梳理出了峨口的比较优势和发展走势他们认为峨口镇具有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等特点,在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蕴藏着较大的潜力于是,在充分发挥本镇比较优势中,把撬动峨口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定位在“政府牵头引导、特色蔬菜支撑、新兴畜牧提升、科技文化推动、城建综治铺底”的运行轨道上确立了把峨口镇打造成代县第一个种、养、加特色镇,农民增收富裕镇,文化建设繁荣镇,经济发展龙头镇的奋斗目标政府围着农民增收转政府围着农民增收转由由过过去政府管理型向服去政府管理型向服务务效能型效能型转变转变,不断提高不断提高为农为农民致富服民致富服务务的的质质量量和水平和水平,实现领导实现领导方式方法方式方法创创新新,是峨口是峨口镇镇以人以人为为本一切本一切围围着着农农民增收民增收转转的的显显著特点之二著特点之二通过开展“当官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大讨论,党政一班人认为,他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广大人民给予的权力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把农民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党政一把手首先从自身做起,从群众最关心和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以一种党性和人格的魅力感染人、影响人、带动人遇到问题,在集中体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当众拍板解决,一竿子到底,被群众称为是最信任、最贴心的领导在领头人的带动下,全镇领导干部为农民办4好事、办实事蔚然成风2005年4 月,根据许多村适宜发展温室蔬菜种植的实际,镇党委、政府随即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到山东寿光市考察温室蔬菜种植,回来后便带领农民建设温室,种植温室蔬菜之后,又多次组织乳牛养殖户到山阴、忻州、祁县、运城等地考察乳牛养殖,组织镇、村两级干部赴河北省怀来、涿鹿等地考察优质葡萄种植同时根据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科技知识的情况,为农民从山东农大聘请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培训、现场指导果树栽培技术;聘请省内外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传授温室蔬菜种植技术通过为农民谋实事、办好事,使全镇领导干部在改善领导方法中提高了领导水平转变了政府职能村官围着农民增收转村官围着农民增收转选选好一个班子、找准一条路子好一个班子、找准一条路子,是峨口是峨口镇镇以人以人为为本一切本一切围围着着农农民增收民增收转转的又一的又一显显著特点。
著特点镇党委和政府针对个别村级班子涣散,替农民利益考虑少,工作有所不为的情况,在全镇开展了“三问三访”活动,要求各支部、村委成员到农民中访贫问苦、访民问愿、访富问计村干部通过走访,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许多村干部痛心地说,过去总是埋怨群众不听话、难管理,实际上是我们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想得少、做得更少村干部思想认识提高后,纷纷主动上门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提高了村支部的活力佛光庄支部书记王贵贵带头发展乳牛养殖业,买回 26 头乳牛,饲养见到了实效,很快带领全村 30 多户农民建设圈舍,养殖乳牛正下村支部书记郎银德、村委主任铁计文外出考察万寿菊、优质葡萄种植后在本村作示范尝到了甜头,随即带动5农民大规模种植,使农民们得到了实惠对于个别确实不能担负起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村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该镇全力进行组织整顿,选拔任用了一批有能力的带头人,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组织保障东下社村民赵双全当选为村委主任后,围绕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想了好多办法,并自费到山东寿光市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在自家的责任田建起了 8 座温室蔬菜大棚,一年下来,亩收入超过 2 万元尝试成功后,他积极发动村民建温室,种蔬菜,当年全村恢复旧温室 30 座,新建温室 40 座,仅温室蔬菜种植一项就实现菜农人均增收 2000 元。
通过选能人、用强人,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真正起到了领头雁和带头人的作用记记者:由此可者:由此可见见:基基层组织层组织只有在以人只有在以人为为本一切本一切围围着着农农民增收民增收转转的的过过程中程中,创创新思路、新思路、摆对摆对姿姿态态、找到自身的位置、找到自身的位置,抓好班子走抓好班子走对对致富的路子致富的路子,才能把才能把农农民引向富裕因此民引向富裕因此,农农民能不能增收民能不能增收,是是检验检验基基层领导层领导班子班子,特特别别是一把手是一把手政能力和能力和领导领导水平的水平的试试金石全力主攻全力主攻, ,优质高效农业取得全面突破优质高效农业取得全面突破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途径峨口镇党委和政府把省、市、县调产战略与峨口镇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政策导向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产区倾斜集聚,在分类指导、6集中连片、连为成区的合理布置中,实施了种、养、加三大产业升级战略,形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三大主导产业和经济板块采取采取“三三统统两分一扶持两分一扶持”办办法和法和“基地基地+ 技技术术+ 农户农户+ 市市场场”的的经营经营格式壮大格式壮大主主导产业导产业,是峨口是峨口镇实现镇实现增加增加农农民收入目民收入目标标的重要支撑之一。
的重要支撑之一镇党委和镇政府明确提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能够载负众多农民长期增收的主导产业上寻求突破;必须在发展办法和经营格式上寻求突破2002 年,峨口镇首先在优质高效农业上做文章,大力推广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种植,全盘嫁接山东寿光模式,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户建设、分户经营和政府扶持的“三统两分一扶持”办法,投资67 万元在东下社村建起了占地面积80 亩的40 座日光节能温室,并实现了室、路、水、电、渠五配套为了确保种植成功,该镇专门承包了一座温室种植20多个品种给农民做样板,常年聘请山东技术人员给农民做顾问,使温室蔬菜在2003 年2 月份陆续上市,实现了当年组织建设、当年投入使用、当年收回成本的“三当年”预期目标2004年春节前夕,记者深入菜农采访了解到,一座温室菜农年收入可高达2 万元,菜农们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基础上,还掌握了热地线增温、黄瓜嫁接南瓜等新技术目前,峨口镇温室蔬菜种植已初成气候,温室已达到160 多座据不完全统计,仅此一项年总收入突破200 万元,全镇人均增收100 元左右,150 多户菜农直接受益,使峨口蔬菜种植迈上了“基地+ 技术+ 农户+ 市场”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运行轨道。
在温室蔬菜形成规模的同时,峨口镇高产、高效、立体农业种植基地也形成了优势全镇种植夏山药回茬秋菜3500 亩,种植小弓棚地沟黄瓜300 亩,架7豆回茬秋菜3000 亩,地膜覆盖夏山药套种玉米2000 亩,地膜覆盖甘蓝套玉米间作豆角1000 苗,这些蔬菜亩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最高可达2300 元,立体农业种植基地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由于所产夏山药、豆角品质好、产量高、上市早,以其较大的规模优势形成了市场优势每年上市之际,山东、河北、太原、阳泉等地纷纷组织车辆前来购买,成为山西的一个季节性蔬菜基地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峨口镇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从山东莘县引进优质黄金梨品种,在西下社村集中连片推广种植了500 亩,且长势喜人,明年即可挂果以三年建设千亩葡萄园为目标,又从河北省怀来、涿鹿县引进了订单葡萄100 多亩截至2003 年年底,全镇优质高效农业的区域布局已初步建起了以东下社村、东滩上村为代表的温室大棚蔬菜基地,以下木角村、南新村、下园街村为代表的粮菜立体种植基地,以富村、正下社村为代表的万寿菊种植基地,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格局全镇粮经比由原来的8 :2 调整为现在的4 :6 ,特色种植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0 %以上,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使农民走上了富裕路。
重点培育重点培育, ,现代畜牧业取得崭新突破现代畜牧业取得崭新突破借助峨口借助峨口镇镇日益增日益增长长的市的市场场需求和建需求和建设设雁雁门门关生关生态态畜牧区的畜牧区的历历史机遇史机遇,强强化化“牧牧字当字当头头,乳牛立乳牛立业业”的意的意识识,健全服健全服务务体系体系,大力大力发发展园区化展园区化规规模养殖模养殖,是峨口是峨口镇镇拓拓宽农宽农民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支撑之二增收渠道的重要支撑之二8近年来,峨口镇在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干部带头、集体搭台、群众唱戏”的方针下,借鉴和嫁接发展日光节能温室“三统两分一扶持”的成功经验,把养殖乳牛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点听说养牛,有的农民就找到书记镇长说,让我们养牛是好事,问题是牛得了病死了或者是产下奶卖不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当时就已经解决了按照代县县委、县政府的优惠政策,峨口镇对养殖乳牛的农民所建的舍饲养殖小区在占用土地、购进种畜等方面全部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凡购买乳牛的农民,镇政府负责与县畜牧中心和保险公司联系,购买两年的乳牛保险,负责协调金融单位提供一半的贴息贷款靠政策激励,全镇乳牛养殖很快形成了大户牵头、小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3 年5 月已经规划建设了佛光庄乳牛养殖园区。
园区规划用地210 亩,由70 个养殖场和两个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