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一精品教案.doc
9页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一)精品教案【精品文档】第 9 页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一)设计理念本课设计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课件操作活动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从解决生活问题到抽象建立有余数除法数学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观察、发现抽象概括的数学化能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3—4页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乘法认识与乘法口诀,除法认识与用乘法口诀求商及前课学习“竖式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又是后续学习除法的基础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除法知识的认识与生活经验,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索发现生活中平均分除了分完,还有剩余的情况,从直观的教学操作中抽象出有余数除法与余数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数学化过程教学目标1.经历摆小棒的实验操作过程,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体会的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实验操作,经历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操作、观察、探究、分类、发现学习活动并体验成功喜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磁性),学具:每人14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原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在学习数学时小棒帮助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小棒可以摆图形,摆出数字等现在大家自己用小棒摆一摆一个数或一个图形(学生操作交流)学情预设:摆数字2根摆 、3根摆 ……摆图形2根摆 、3根摆 ……师:老师也用小棒摆一个式子请看:(课件出示 - - - = )这个减法式子谁用除法表示出来?生:12÷4=3.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除法计算的知识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摆数字或图形与课件中用小棒摆出12连续减4的式子,让学生用除法的式子表示,目的是唤起已学过除法知识的原知,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有余数除法的操作作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建立模型1.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师:请同学们取出14根小棒,按要求进行摆小棒活动⑴用相同根数的小棒摆你喜欢的一种图形或数字⑵直到摆完14根小棒或余下小棒不够摆一个相同图形或数字为止⑶再把摆图形或数字的过程用除法表示并计算学生操作)学情预设:经上个教学环节铺垫,学生能独立去操作教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用不同根数小棒摆图形或数字,使课堂生成更丰富。
学生可能摆的图形或数字2根小棒可能是: 或 算式14÷2=7(个),摆3根的可能是: 算式14÷3=4(个)……2根,摆4根可能是:□□□ 算式14÷4=3(个)……2根,摆5根的可能是算式14÷5=2(个)……4根, 摆7根小棒可能是: 算式14÷7=2(个)……2.反馈交流评价,形成共识⑴让学生在磁性板上展示操作结果;⑵说一说操作过程以除法计算的思考过程;⑶学生相互评价;⑷教师评价与小结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使分一分过程,由直观形象过渡到抽象的除法计算过程,使学生感受、体验分一分有两种情况:一是刚好摆完小棒,除法计算没有余数;二是剩下小棒不够摆一个相同图形或数字,在除法计算里有余数3.观察分类,发现余数规律师: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除法算式分类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刚好除完没有余数,另一类是有余数师:揭示课题:有余数除法(板书)师:请同学们观察每个除法式子的余数和除数,发现了什么?(同桌议一议)生: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师:谁能结合摆小棒过程说一说为什么?生:余数表示剩下的小棒不够摆一个相同的图形或数字所以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如14根小棒摆3个正方形还余下2根不够摆一个正方形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两种情况除法分类培养学生分类的思想,从有余数的除法中观察、发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并能解释为什么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深刻地建立余数规律数学模型,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三、质疑与解释1.看书质疑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3页,看课文是怎样分橘子,并完成下方试一试题目,有什么不理解和疑问可问同学或老师2.判断解释判断下面计算对的打√,错的打×并说理由 6 6 76 4 2 8 5 5 9 6 03 6 4 8 6 3 6 ( ) 7 ( ) 3 (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让学生看课文完成试一试并质疑,再让学生对除法算式进行判断,目的让学生用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解决、解释数学问题四、拓展应用,强化新知1.圈一圈填一填,教材第4页练一练⑴2.算一算练一练2、3、4题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个生活中实际问题,用有余数除法解决。
学情预设:提示学生把班级里25张桌子分组的问题、全班47人租8座位的车的问题、多少个水果多少人吃的问题等设计意图:以上三个练习层次,由易到难,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习空间,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体验有余数除法应用价值,也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相应发展】五、全课总结师:通过本课学习,谁说一说你是怎样学会有余数除法?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你认为应注意什么问题请提醒同学?生:略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生反思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提醒学生,比教师强调要求效果更好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 日 日 14÷2=7(个) 14÷7=2(个)14÷3=4(个)…2根 14÷4=3(个)…2根 14÷5=2(个)…4(根)…4 3 23 1 4 4 1 4 5 1 41 2 1 2 1 02 2 4规律: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报书设计呈现教学重点与过程,从直观的摆小棒结果,到抽象的除法计算,最后呈现余数规律设计思路根据《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设计思路主要致力于以下几点:1.情趣引入,唤起原知激发求知欲由学生用小棒摆图形或数字和课件展示,唤起学生的原知与已有的经验,为下一环节探究新知学习活动做好铺垫2.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教学实效本课教学设计体现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14个橘子每盘放4个的教学主题图与通过几道除法计算发现余数规律重新整合教材设计或用14根小棒摆数字或图形,使教学重点整合在一起,一气呵成该设计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受教师的框框束缚按教材进行教学发现余数规律由于以抽象的除法计算到发现抽象的余数规律,学生获取知识是表面的本教学设计发现余数规律可以回到摆小棒过程,余数是剩下小棒不够摆一个相同的图形或数字使学生对余数规律的理解达到:知其然又知所以然的境界3.预设促生成,资源共享本课教学设计呈现开放性,活而不乱,用14根小棒自主摆图形或数字,可以选择不同根数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和数字。
学生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时空,学生课堂中教生成的环境,个体自主探究的学习资源,在反馈交流时达到全体学生共享的目的然后,通过板书有序、整理、揭示认知冲突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模4.充分体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摆图形或数字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除法和余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又引导学生应用到生活中去,举例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用问题的实例,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5.教学与学法的和谐统一本教学设计教法体现导学理念,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评价者的角色学生学法以探究学习为主,亲身经历操作,抽象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的“建模”学习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