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古诗:《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原文译文赏析.docx
4页小学古诗:《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原文译文赏析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际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际 如今似乎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解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许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自天际:来自天涯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见一次牵牛:即传奇中的牛郎 【赏析】 这首绝句仿照淘金者的口吻,说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妙生活的憧憬。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舒适而美丽,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成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予了他们心底对安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这种浪漫的抱负,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实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际”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很多的抄砾,它们伴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际始终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坚韧性格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纳了张骞为武帝查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这首诗通俗易懂,常见诸儿童读物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星宿名称,和高高在上、距己遥远的朝中之位相像刘禹锡本在高处任职,由于谗言遭到贬谪下放的不公待遇,但诗人为苍生造福的社会抱负永不转变刘禹锡渴望回到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位,有一番作为,纵然是恶浪频袭也不改入世的初衷。
由此可见,诗人百折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是多么让人欣羡!这首诗用夸大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概大起大落,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一不留神就会落后于诗人的思路 扩展阅读: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着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来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