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章节作业.doc
9页第一章 总论一、 单选题1. 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涵义是指(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B.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2. 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A.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解析:总体的基本特征有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3. 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 )A.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C.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解析: 总体单位是个体,是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4.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身高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解析: 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 5. 统计工作的基础是( )A.统计设计 B.统计调查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解析: 统计设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前提,统计调查是基础,统计整理是介于调查和分析之间承上启下的左右,统计分析是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活动。
6.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A.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B.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 C.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再到定量认识 D.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二、 多选题1. 下列属于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 )A.总体 B.总体单位 C.标志 D.变量 E.指标2.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商品零售额 B.工龄 C.计划完成百分数 D.合同履约率 E.企业经济类型解析: 企业经济类型是品质标志合同履约率可用数量来区分,是数量标志 3. 下列各项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全国总人口 B.年龄 C.平均工资 D.钢铁产值 E.某市三资企业个数解析:离散变量一般只能取整数,只能用计数的方法取得 4. 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A.统计设计 B.统计预测与决策 C.统计调查 D.统计整理 E.统计分析解析:统计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5. 总体的基本特征有( )A.同质性 B.大量性 C.差异性 D.相对性 E.绝对性解析:总体的基本特征有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第二章 统计调查一、 单选题1. 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所谓原始资料是指( )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解析:原始资料(初级统计资料),直接向调查对象收集反映调查单位的统计资料2. 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的关系是( )A.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 B.二者不相干 C.原始资料就是次级资料 D.次级资料质量上次于原始资料3. 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 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 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 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4. 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调查,因此,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就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B.对全国的人口进行普查 C.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 D.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复查5.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统计调查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下述调查中属于连续调查的是( )A.每隔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B.对2006年大学毕业生分配状况的调查 C.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D.按旬上报钢铁生产量二、 多选题1. 非全面调查是仅对一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调查种类,下列各项畔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全面统计报表 E.定期调查解析: 定期调查有全面和非全面,一般大型的全面调查都是定期的2. 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 C.确定标志性质 D.确定资料的使用范围 E.确定调查项目3. 全面统计报表是一种( )A.全面调查方法 B.报告法调查 C.经常性调查方法 D.一次性调查方法 E.快速调查方法4. 通过调查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来了解我国钢铁的基本状况,这种调查属于(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E.非全面调查5. 重点调查是一种( )A.统计报表制度 B.非全面调查 C.就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D.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的调查方法 E.能够大致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调查方法第三章 统计整理一、 单选题1. 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 B.总体标志 C.一总体与它总体 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解析: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同一性中存在的特殊性2.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A.组中值 B.组距 C.组数 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3. 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 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解析:性别分组时按品质标志进行的分组,其他几个都是按数量标志进行的分组。
4.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A.变量值的大小 B.组数 C.组中值 D.组距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使用什么样的数量作为数量界限5. 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品质标志分组 D.平行分组解析:简单分组是对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分组标志进行的分组二、 多选题1. 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部分的统计方法它( )A.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B.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 C.是在统计总体之间进行的 D.对总体而言是分 E.对个体而言是合解析:统计分组是对一个总体在内部进行的,不是不同总体之间的2. 统计分组有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两种,下列人口总体分组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按性别分组 B.按年龄分组 C.按文化程度分组 D.接收入水平分组 E.按居住地区分组解析: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区都是品质标志3. 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80%~100%.第二组为100% ~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会( )。
A.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布数列 B.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C.此类数列只能是等距数列,不可能采取异距数列 D.各组的上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一组 E.各组的下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100%应归第二组解析:C的错误在于变量数量可以使等距的,也可以是异距的D的错误在于给出的几个数是下限,不是上限4. 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B.企业按产值分组 C.企业按工人数分组 D.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解析:产值、工人数、计划完成程度是数量标志;所有制、隶属关系是品质标志5. 统计分组是(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无关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解析:统计分布的实质是把总体的全部单位按某标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是根据标志的不同划分的。
6. 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又称为次数解析:在次数分配数列中,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正比;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频次又称为次数第四章 统计指标一、 单选题1. 统计指标反映的是( )A.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B.总体现象的社会特征 C.个体现象的数量特征 D.个体现象的社会特征解析: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2. 总量指标( )A.能从无限总体中计算出来 B.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无关 C.与数学中的绝对数是一个概念 D.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某种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解析:数量指标(外延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它用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示,并有计量单位。
数量指标的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3. 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绝对数和相对数 C.绝对数和平均数 D.相对数和平均数解析:质量指标(内涵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4.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基期指标和报告期指标 D.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解析:按反映总体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5. 统计指标体系是由( )A.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整体 B.若干个相互矛盾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C.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组成的整体 D.若。
